-
公开(公告)号:CN1133943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60616.2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比以往提高电池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该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该负极的制造方法。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1,其具备集电体10、及形成于集电体10上的负极层,其中,负极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11、导电助剂、粘合剂、及包含具有硅氧烷键的硅酸盐或具有磷酸键的磷酸盐的骨架形成剂12,并且,骨架形成剂12,至少配置于负极层中的与集电体10的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57605.9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了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是用以获得以泡沫金属作为集电体的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进一步,能够提高耐久性、以及输出入特性(输出密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使用了由泡沫金属构成的集电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层上配置多孔质的覆盖层,并使覆盖层吸收、捕集因负极活性物质膨胀而从电极层中被挤出的电解液。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50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8186.2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1264 , H01M4/0459 , H01M4/131 , H01M4/50 , H01M4/587 , H01M4/9016 , H01M12/06 , H01M12/065 , H01M12/08 , Y02E60/128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氧电池。锂离子氧电池(1)具备以氧为活性物质并含有锂源的正极(2)、由能够吸收或释放锂离子的材料构成的负极(3)以及被包夹在该正极(2)和负极(3)之间并能够对锂离子进行传导的电解质层(4)。正极(2)、负极(3)以及电解质层(4)被容纳在密封壳体(5)中。正极(3)具备储氧材料和作为锂源的锂化合物(但是该锂化合物不包括锂和其他金属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利用该锂离子氧电池能够获得较高的能量密度而不会因为大气中的水分或二氧化碳导致其性能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1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41511.2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94 , H01M2/0255 , H01M4/38 , H01M4/60 , H01M4/9016 , H01M4/9033 , H01M12/06 , H01M12/08 , Y02E60/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氧电池,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不会进入到电池内,能够稳定地提供氧而无需依赖光线,并能够进行充分的充放电。金属氧电池(1)具备以氧为活性物质的正极(2)、以金属为活性物质的负极(3)、配设在正极(2)和负极(3)之间的电解质层(4)以及密封地容纳正极(2)、负极(3)和电解质层(4)的壳体(5)。正极(2)包含储氧材料,该储氧材料对电池反应具有催化功能并具备以下功能:放电时将氧离子化,使其与从负极(3)经由电解质层(4)向正极(2)移动的金属离子结合生成金属氧化物;充电时将金属氧化物还原并储藏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