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7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468555.4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机电暂态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电力系统支撑需求,确定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机电暂态建模范围;根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机电暂态建模范围进行建模,并结合储能系统外环和内环控制,对建模完成后的模型进行电路等效表达;根据电路等效表达结果,结合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构网型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后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获得等效电路参数;根据等效电路参数,进行等效电路设计,完成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机电暂态建模。本方法建立了完整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机电暂态仿真模型,真实反映构网型控制策略对于电网的支撑作用,准确反映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动态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92943.9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88 , G01R31/396 , G01R31/367 ,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考虑充电安全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剩余容量的预测方法,包括,采集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时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的数据信息;基于采集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时数据信息,改进支持向量回归作为电池SOC的预测方法;基于电池SOC的预测方法,增加数据维度来预测电池的剩余充电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电池剩余容量的预测,相较于已有方法预测所需的时间过长问题,本发明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通过预测剩余充电时间可以让用户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进行计划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对电动自行车锂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过程进行高效智能化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370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67612.2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6F18/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负荷辨识特征的选择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电动自行车负荷数据采集平台,采集电动自行车充电时数据;基于采集的数据,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负荷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考虑区分度与冗余度,提出改进Fisher计分方法度量特征区分度以及基于最大信息系数度量特征集冗余度作为特征选择;采用贪婪算法,按特征选择目标对特征集中所有特征进行排序,选择辨识效果最好的特征子集。本发明提供的负荷监测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监测的应用场景,研究出电动自行车负荷充电辨识方法,对于治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提高居民用电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94715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66022.8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关键节点的识别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数据处理和应用技术领域。所述电力系统关键节点的识别方法,通过对整个电网进行分区,求取每个分区的Local PSNodeRank向量和整个电网的Block PSNodeRank向量,再计算每个节点的PSNodeRank值,根据PSNodeRank值的排序确定电力系统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避免了传统识别方法不考虑输电线路实际传输能力或只关注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对节点故障或者退出运行后电网输电能力的变化和节点间电气拓扑结构的变化,可以定量表征某个节点在电网中重要的地位,从而建立更准确的现代电网的关键节点辨识方法,找到电网运行的薄弱环节,预防系统向连锁故障临界状态演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0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9850.6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24 , G01R23/02 , G01R23/16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近工频振荡相量的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目标电力系统中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对其执行预处理和滤波操作,生成电压滤波信号和电流滤波信号;基于电压滤波信号和电流滤波信号,估算每个近工频振荡频率,并通过预设的模态带通滤波器计算每个近工频振荡频率对应的目标近工频振荡相量和目标近工频振荡频率;计算预设带阻滤波器和模态带通滤波器在每个近工频振荡频率处的总幅频响应和总相频响应,以根据总幅频响应和总相频响应对每个近工频振荡相量进行补偿。由此,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难以有效区分近工频振荡相量和工频相量,从而无法准确测量近工频振荡相量等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