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5790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18324.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2 , F24F11/30 , F24F11/61 , F24F11/70 , F24F21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空调器压缩机正常启动后第一计时时间达到时,获取压缩机的电流值作为初始电流值,并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获取压缩机的电流值作为中间电流值;根据所述初始电流值和中间电流值,确定与压缩机连接的高压压力开关是否断开;所述高压压力开关断开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以进入压缩机保护状态;在压缩机停止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压缩机重新启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采用本发明,可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676855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91626.2
申请日:2015-02-28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F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2 , F24F11/30 , F24F11/36 , F24F11/65 , F24F11/83 , F24F2110/10 , F24F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频空调器冷媒泄漏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变频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并获得室外环境温度和变频空调器的停启间隔时间,以及检测变频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判断运行模式、室外环境温度和停启间隔时间是否满足冷媒检测判定条件;如果运行模式、室外环境温度和停启间隔时间满足冷媒检测判定条件,则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和变频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进行冷媒泄漏检测。本发明的变频空调器冷媒泄漏检测方法,检测更加准确,可以降低冷媒泄漏检测时的误报风险。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的变频空调器。
-
公开(公告)号:CN207146761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1065976.2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换向组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电控散热器组件、第一单向节流阀、第二单向节流阀和节流装置。在从第一阀口到第二阀口的流通方向上,第一单向节流阀完全导通,在从第二阀口到第一阀口的流通方向上,第一单向节流阀为节流元件;在从第三阀口到第四阀口的流通方向上,第二单向节流阀完全导通,在从第四阀口到第三阀口的方向上,第二单向节流阀为节流元件;节流装置与第一单向节流阀串联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下,冷媒均可以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由此降低了电控元件的温度,减少了冷凝水的产生,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206771795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460224.X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及第一室外换热器串联形成的制热支路,以及所述压缩机、第二室外换热器、电磁阀以及第二节流元件串联形成的除霜支路,所述除霜支路与所述制热支路并联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之间,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相邻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在不降低室内温度的情况下缩短除霜时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83155U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20460349.2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件及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节流件及第一室外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冷媒制热循环管路,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以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的节流阀以及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节流阀连接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以形成冷媒除霜管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之间连接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可防止除霜时室内温度下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717920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337721.1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声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所述消声器包括:扩张管,所述扩张管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扩张管限定出消音腔室;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设在所述进气口处和所述出气口处,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消音腔室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可以显著降低压缩机产生的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206739672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322947.3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三阀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二阀口相连;毛细管组件,毛细管组件包括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和过渡管,第一毛细管的第一端与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二毛细管的第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过渡管连接在第一毛细管的第二端和第二毛细管的第二端之间;过渡管的内径大于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的内径,第一毛细管的长度不小于第二毛细管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有利于保证制冷剂中的润滑油的油温高于其倾点温度,从而可避免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被堵塞。(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95426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460346.9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以及互相连接的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具有一油池,油池内设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具有进口和出口,第一阀体分别与第二阀体、所述出口、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的回气口、室内换热器连接,第二阀体分别与压缩机的排气口、出口以及进口连接,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在空调系统完成除霜时,调整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切换方向,使高温的制冷剂从排气口流出并进入换热盘管进行换热,以对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空调系统使用制冷剂如R290运行除霜模式时,防止使用毛细管等作为节流装置的空调系统出现油堵现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630203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304926.X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B4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四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一阀口与排气口相连,第四阀口与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二阀口相连,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三阀口相连;电控散热组件包括电控元件和用于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串联在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并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一节流元件,第一单向阀和第一节流元件串联在室外换热器和散热组件之间;并联连接的第二单向阀和第二节流元件,第二单向阀和第二节流元件串联在室内换热器和散热组件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629839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225311.8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壳体、换热器以及感温包组件,壳体内限定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换热器设在第一空间内,感温包组件包括安装件和感温探头,安装件的一端与第一空间相对且连接在换热器上,安装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空间相对,感温探头设在安装件的另一端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外机,通过将感温包组件直接安装在换热器上,从而提高了感温包组件的安装效率,且由于感温探头远离换热器设置,从而降低了换热器对感温探头感温工作的影响,提高了感温探头的感温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