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173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452478.3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励磁动态增益量化调相机暂态稳定影响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扩展后的菲利浦‑海佛隆模型及模型系数;根据模型系数,获取扩展后的菲利浦‑海佛隆模型的同步转矩系数模型及调相机的同步转矩系数模型;根据系统特征模型确定带有附加调差系数的振荡频率;确定扩展后的菲利浦‑海佛隆模型的同步转矩系数及调相机的同步转矩系数;根据扩展后的菲利浦‑海佛隆模型的同步转矩系数及调相机的同步转矩系数确定同步转矩增量,以同步转矩增量对调相机暂态稳定影响进行量化。本发明验证了衡量励磁动态增益对调相机暂态稳定影响的量化方法的准确性,显示出该实测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842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627891.9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交流滤波器组投切过程母线电压波动的方法,包括:实时检测直流换流站控制系统是否发出交流滤波器组的投入控制信号或切除控制信号;在所述交流滤波器组真正投入或切除之后,实时测量直流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的有效值,以实时计算所述交流母线电压的有效值的变化率,生成对应的附加无功功率指令;将所述附加无功功率指令附加在STATCOM协调控制器的原始无功功率指令上,得到目标无功功率指令,并根据所述目标无功功率指令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地减小在交流滤波器组投切过程中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动幅度,从而有效抑制交流滤波器组投切过程中交流母线的电压应力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5260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973531.1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阻抗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电网中的电网电压信号和三相电压电流信号;将电网电压信号和三相电压电流信号输入到预设的柔直换流器控制回路模型,得到三相电压目标信号;其中,柔直换流器控制回路模型包括锁相环控制模型、旋转坐标系模型、有功功率控制模型、无功功率控制模型及电流内环控制模型;将三相电压目标信号输入到预设的等效延时控制模型,得到等效延时三相电压目标信号;根据等效延时三相电压目标信号,得到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的阻抗模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忽略实际工程中电力电子控制器在信号处理的延时效果的问题,能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且能有效降低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51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757497.4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立柔直换流器旋转坐标系阻抗模型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柔直换流器的电压电流在正序电压相角和负序电压相角下的电压电流谐波向量;根据柔直换流器的阀侧电压电流进行派克变换后的结果,获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回路的输出电流;整合上述各输入和输出,得到包含负序电压电流控制的柔直换流器旋转坐标系阻抗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建立柔性直流换流器阻抗模型过程中,通过谐波在柔直变流器控制回路中的传递过程的动态特性,以及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策略下的dq轴谐波耦合特性,为研究包含负序控制的柔直换流器在宽频带上的阻抗特性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信息,进而从机理上分析目标柔直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8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1202044.7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分极接入拓扑结构的控保系统配置,分极接入拓扑结构包括:送端交流系统、整流站、直流输电线路、两个不同区域的逆变站及两个受端交流系统,送端交流系统与整流站相连,直流线路的正极与第一逆变站相连,第一逆变站通过交流出线与第一受端交流系统相连,直流线路的负极与第二逆变站相连,第二逆变站通过交流出线与第二受端交流系统相连,第一逆变站或第二逆变站通过低压电缆连接至接地极区。其控保系统包括站控层、极控层、测量系统和通信系统。该发明能够避免大容量柔性直流单点接入交流系统的运行风险,安全地输送设定的有功功率,减少直流系统故障对受端交流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416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191886.8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STATCOM的电力系统的直流功率提升评估方法,包括:设置直流系统为定直流电流和关断角的控制方式,且所述STATCOM为定无功功率的控制方式;分别在所述STATCOM不发无功功率和满发无功功率的运行状态下,获取所述直流系统可传输的最大直流功率;根据所述STATCOM不发无功功率和满发无功功率的运行状态下的所述直流系统可传输的最大直流功率的差值,评估所述STATCOM对所述直流系统的直流功率输送能力的提升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含STATCOM的电力系统的直流功率提升评估装置和介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评估STATCOM对直流功率输送能力的提升作用,为电网的规划建设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270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88176.2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在阻抗的振荡稳定性判别方法,包括:建立电力系统的视在阻抗模型;根据所述视在阻抗模型,获取所述视在阻抗模型的行列式;计算所述视在阻抗模型的行列式的零点集合;根据所述行列式的零点,判断所述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基于视在阻抗的振荡稳定性判别装置。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电力系统的视在阻抗模型进行振荡稳定性的分析和判别,其可操作性强,且计算过程简单,能有效避免了使用耦合阻抗模型在分析振荡稳定性时的复杂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8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01800.0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稳定性判别方法,包括:根据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结构,建立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阻抗网络;分别构建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电力设备的耦合阻抗模型;根据所述各个电力设备的耦合阻抗模型,构建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聚合耦合阻抗网络模型;基于所述聚合耦合阻抗网络模型的稳定性判据,判断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本发明还公开了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稳定性判别装置。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判断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更加精准、方便地分析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稳定性的判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354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501420.6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波差电流的故障测距方法,包括:获取直流线路起始端J的1模电压uJ1和1模电流iJ1及直流线路末端K的1模电压uk1和1模电流iK1;获取1模波阻抗Zc1及1模传播延时τ1;得到1模正向的行波差电流和1模反向的行波差电流以所述1模正向的行波差电流和所述1模反向的行波差电流中的正向或反向的行波差电流作为参考标准,则对另一方向的行波差电流在时间轴上进行平移,以获取所述1模正向行波差电流和所述1模反向行波差电流的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值时的所述时间差Δt;其中,Δt∈(‑τ1,τ1);其中,所述‑τ1为故障发生在所述起始端J时的传播延时;其中,所述τ1为故障发生在所述末端K时的传播延时;根据所述时间差Δt计算故障位置。能简便可靠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不受故障类型影响,并且具有较强的抗过渡电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5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57497.4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立柔直换流器旋转坐标系阻抗模型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柔直换流器的电压电流在正序电压相角和负序电压相角下的电压电流谐波向量;根据柔直换流器的阀侧电压电流进行派克变换后的结果,获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回路的输出电流;整合上述各输入和输出,得到包含负序电压电流控制的柔直换流器旋转坐标系阻抗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建立柔性直流换流器阻抗模型过程中,通过谐波在柔直变流器控制回路中的传递过程的动态特性,以及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策略下的dq轴谐波耦合特性,为研究包含负序控制的柔直换流器在宽频带上的阻抗特性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信息,进而从机理上分析目标柔直系统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