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采集海水闪光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771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0897067.X

    申请日:2021-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集海水闪光信号的装置包括:反应室,其通过蠕动泵将待测样品与臭氧收集到容腔内进行混合;光电倍增管,其对所述反应室内产生的光信号进行收集;臭氧发生器,其与所述蠕动泵连接,用于输出臭氧;控制模块,对所述光电倍增管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其中,所述反应室外周设有保温层和光学密封层;所述蠕动泵设有用于与所述待测样品软管,该软管的外侧设有伴热层和紫外辐射层。本发明的装置操作简便快速,待测样品与海水的反应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的试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另外本发明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具体是利用加热以及调节紫外辐射层的辐射强度,能够有效增强闪光信号的强度,提前过滤干扰信号。

    一种海水微生物量光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10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0006065.X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海洋微生物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不同区域采集不少于50份海水样品;(2)分别培养各个海水样品中的微生物,获得各个海水样品中可培养微生物群落;(3)高温高压灭菌所有海水样品;(4)将培养后的微生物一对一接种到灭菌后的海水样品中,培养7天;(5)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培养后的海水微生物量;同时采集培养后的海水光谱数据;(6)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光谱数据和微生物量的相关模型;(7)采集海水光谱数据,代入所述的模型,测得海水中微生物的总量。本发明的方法建立光谱数据和微生物量的相关模型,通过海水光谱准确反演海水中微生物数量。

    一种用于采集海水闪光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771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97067.X

    申请日:2021-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集海水闪光信号的装置包括:反应室,其通过蠕动泵将待测样品与臭氧收集到容腔内进行混合;光电倍增管,其对所述反应室内产生的光信号进行收集;臭氧发生器,其与所述蠕动泵连接,用于输出臭氧;控制模块,对所述光电倍增管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其中,所述反应室外周设有保温层和光学密封层;所述蠕动泵设有用于与所述待测样品软管,该软管的外侧设有伴热层和紫外辐射层。本发明的装置操作简便快速,待测样品与海水的反应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的试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另外本发明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具体是利用加热以及调节紫外辐射层的辐射强度,能够有效增强闪光信号的强度,提前过滤干扰信号。

    一种反射光谱法测定土壤/沉积物中元素形态的建模方法及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6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96748.6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射光谱法测定土壤/沉积物中元素形态的建模方法及测定方法。本发明包括:1)取土壤或沉积物样品;2)利用化学方法逐步分离并测定待测元素的N种形态的含量,获得去除了相应元素形态的残渣样品,N为自然数,N≥1;3)取去除了M种元素形态的残渣样品,以去除了M+1种元素形态的残渣样品为参照样,测定反射光谱,得第M+1种元素形态的反射光谱,M为非负整数,M+1≤N;4)利用遗传算法提取特征光谱,通过最小二乘回归建立光谱模型。本发明直接获得了元素形态的反射光谱,操作简单,不需要相应元素形态的纯净样品,也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最大限度地排除了添加物质对反射光谱的影响,可以速测元素形态含量。

    一种用于获取光谱仪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177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88620.1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获取光谱仪性能的方法,评价光谱仪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根据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光谱仪。具体的,检测样品属性的实际值,通过光谱仪采集样品的光谱数据,建立样品属性的光谱模型,根据光谱模型的光谱值得到样品属性的预测值,建立预测值分布图,根据分布图建立分布函数,计算出分布函数能够被不同光谱仪测定的最大值、最小值、分辨率及误差,作为选择光谱仪的系列计算指标。本发明为选择不同光谱仪进行有效科学研究提供了直接参考。利用本发明可以列举出不同光谱仪对应的光谱分析技术指标,根据研究需求,选择满足要求的低成本光谱仪,用于科研和生产,实现既定目标的同时能够节约成本。

    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光谱模型转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609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50670.0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光谱模型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分类,采用密度聚类算法,按照样品光谱间的密度距离,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类;(2)光谱建模,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针对同类样品分别建立光谱模型;(3)自动模型转移,对于待测样品,采集其光谱,根据步骤(1)的方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判定其所属类别,从而确定所属的光谱模型;按照样品所属的光谱模型,进行样品速测,自动完成模型转移。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完成光谱模型转移,能够用于仪器自动校准,真正实现样品速测,并保证测量准确性。

    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268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53848.9

    申请日:2017-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14 G01N21/33 G01N2021/31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初期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基于生物膜对不同波长光线的阻碍和散射作用,借鉴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能够测定物质浓度的基本原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被附着材料的吸光度曲线,通过透光率峰值(或者曲线积分)对生物附着试样的生物量(或者生物覆盖率、叶绿素a含量等)建立标准工作曲线,再通过被测试样的吸光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完成对玻璃等透明材质的生物附着情况的监测和评价,为透明材料的防生物附着性能的评价提供依据,有助于新型耐生物污损材料的开发,最终有效避免生物附着和污损造成的损失及危害。

    一种高精度吸光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1591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383761.4

    申请日:2015-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吸光度检测装置,包括盖板、检测室和进液室;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排气孔和透气膜,在所述检测室中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空腔,通过将所述空腔设计成表面光滑的圆柱孔,这样即便有气泡进入到所述空腔,也可以顺利地上浮通过盖板上的排气孔排出。在检测室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对应开设有光源接口和检测接口,通过将光源接口和检测接口同轴设计在检测室偏下方的位置处,此处气泡不易存在,由此可有效减少气泡对吸光度检测的影响。在进液室中设置过滤膜和倾斜向上的进液口及透气膜,由此可以减少气泡进入检测室的可能性。此外,通过在检测室上增设感温元件,从而可以有效反馈待测样品的温度,以用于修正,继而实现吸光度检测精度的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