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16601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068624.2
申请日:2006-08-31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臭氧吸光度变化分析臭氧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人为误差大以及运算工作对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等问题。技术方案是,臭氧与有机物氧化反应过程中,臭氧作为有限反应物不断消耗,使得臭氧的吸光度不断变化,通过光路系统实时检测臭氧吸光度的变化,得到吸光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At-t),数据处理系统根据得到的关系曲线,可以得到任一时刻的臭氧吸光度At,数据处理系统根据公式可以快捷计算出动力学参数,从而避免了大量数据的运算以及大量实验等烦琐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793809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04666.2
申请日:2005-12-24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激光测距原理探测波浪和船舶随浪运动规律的方法,在船舶的前后左右安装多个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多点测量,得到多点的距离信息,通过系统数据处理可以得出波浪、船舶的俯仰、倾斜和升沉数据,从而获得在不同波浪作用下的船舶运行规律的综合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202886287U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20578900.0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N21/7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检测臭氧氧化液相发光光谱的仪器,它可以获取臭氧氧化水体物质产生发光的光谱,即不同波长下光强度的分布数据。技术方案是,在反应室内设有聚光镜系统,在聚光镜系统后面设有准直镜,光纤光谱仪通过光导纤维与准直镜连接,光纤光谱仪与电脑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研究和分析被测物质被臭氧氧化发光产生的光谱,对应分析检测被测物质被臭氧氧化产生发光的特定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被测物质的成分不同,会产生不同波长范围、不同强度分布规律等的发光现象。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不需要添加试剂,不产生二次污染,可在普通的室外环境中长期可靠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1210052Y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20024087.6
申请日:2008-06-11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弃式海流剖面测量仪,包括水上主机和水下探头两部分,两部分之间通过水密电缆连接;所述水下探头包括三部分,前端为引导头部分,中间为密封舱部分,所述密封舱内设置有测量传感器组、电路板模块及电池组,后端为尾翼部分,三部分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海流剖面测量仪能够实现单船携带走航施测海流数据,施测时不需要停船,而且该测量仪成本较低,测量完毕可以抛弃至海中,不需要回收,节约了海上作业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735190U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20250393.1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nventor: 吴宁 , 曹煊 , 褚东志 , 王昭玉 , 马然 , 吴丙伟 , 张述伟 , 孔祥峰 , 张颖颖 , 刘岩 , 张颖 , 高杨 , 郭翠莲 , 曹璐 , 张国华 , 范萍萍 , 吕静 , 程岩 , 石小梅 , 刘东彦 , 侯广利 , 尤小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剂连续定量注射装置,包括动力机构、至少一个注射器以及支撑连接机构,所述支撑连接机构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转接板,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动力输出轴,所述注射器包括针头、针筒、活塞杆以及固设于所述活塞杆端部的活塞,所述上固定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微流控芯片的上方,所述下固定板位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下方,且通过连接杆与所述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试剂连续定量注射装置,通过设置动力机构以及至少一个注射器,动力机构接受上位机的控制,驱动注射器完成注射,能够实现连续自动注射,而且动力机构可以同时驱动一个及以上注射器,进一步提高了注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814876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390250.7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水水下原位荧光检测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较大,在没有专门的海水采样器的情况下无法对较深层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的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海水水下原位荧光检测装置,包括激发光光源、荧光光学透镜组、光电倍增管、激发光光学窗口和荧光光学检测窗口,改进之处在于,激发光光学窗口和荧光光学检测窗口的玻璃采用镀ZnO膜的光学石英玻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大大压缩了光程,实现了体积小型化。此外,激发光和荧光检测窗口采用的玻璃为镀ZnO膜的K9光学玻璃,这使得光学玻璃对油类物质的粘附性大大降低,缓解了待测物质附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814875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382727.7
申请日:2012-08-0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置光源的荧光检测装置测量样品池,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连续测定时干扰测定的精度、对低浓度的待测物质测定性能不理想,以及激发光利用效率较低,能量分散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样品池主体、入射光源接头以及光电倍增管,入射光源接头斜置设在样品池主体上,入射光源接头内设有光学聚焦透镜组。本实用新型的样品池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经氧化发黑处理的铝合金材料降低入射杂散光的影响,采用光学玻璃内衬以降低待测物质在样品池的粘附,提高样品的测定精度;以斜置光源和反光层实现入射光在光学内衬中的反射以达到增加荧光入射光光程,提高荧光检测灵敏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1548834U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920280010.X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5B19/0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监测通用智能型信息采集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电源模块、数字信号控制输出单元、采集信号输入单元和通信接口单元;在所述采集信号输入单元中包含有分别与处理器相连接的模拟信号输入接口和数字/脉冲信号输入接口;在所述通信接口单元中包含有与处理器连接通信的远程通信模块和串口模块。该设备可以针对各种海洋监测项目的不同要求,同时连接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海洋传感器进行灵活配置并直接使用,对各种监测信息可以实现从采集到简单或者复杂处理,再到控制通讯的全过程操作,不仅避免了各种海洋监测项目重复开展的相似研发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和开发成本,而且能够确保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控制更加系统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203773248U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20190877.7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nventor: 张颖颖 , 张颖 , 吴宁 , 吴丙伟 , 刘东彦 , 王茜 , 吕婧 , 张述伟 , 褚东志 , 马然 , 刘岩 , 程岩 , 尤小华 , 侯广利 , 王洪亮 , 曹煊 , 高杨 , 范萍萍 , 曹璐 , 张婷 , 王昭玉 , 石小梅 , 郭翠莲 , 张国华 , 杨小满 , 孔祥峰 , 邹妍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仿真实验的硬件平台,包括宿主机和至少一组测试系统,所述宿主机通过路由器和以太网与每一组测试系统连接通信;所述每一组测试系统均包括仿真器和主控计算机,所述仿真器和主控计算机通过USB数据采集卡进行通信。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仿真实验的硬件平台通过在仿真器和主控计算机之间采用USB数据采集卡进行通信,提高了仿真器和主控计算机的通信速度,缩短了仿真实验的周期,而且所述的硬件平台可以同步进行多组仿真实验,实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02533310U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20165964.8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nventor: 任国兴 , 张颖 , 马然 , 汤永佐 , 程岩 , 褚东志 , 刘岩 , 张颖颖 , 高杨 , 范萍萍 , 曹煊 , 王洪亮 , 刘东彦 , 吕婧 , 赵彬 , 尤小华 , 石小梅 , 王茜 , 孙继昌 , 侯广利
IPC: G01N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液反应的气体扩散曝气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气体扩散效率低、无法实时监测气路、维护复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气液反应的气体扩散曝气装置,包括底座、气室和反应室,反应室与气室之间具有微孔膜,在微孔膜下部的气室上设有预扩散支架。采用预扩散支架支撑和配合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进行气体扩散,不仅能对较软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提供有效的刚性支撑,使之不会在液压下扭曲和变形,而且能够使气体预先在预扩散支架内部先行扩散弥漫,然后再进入微孔膜扩散,使得气相向液相扩散地更加均匀,提高了扩散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