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材料试件模具及其配套拉伸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1178342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15110.2

    申请日:2007-11-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脆性材料试件模具及其配套拉伸试验夹具,包括模具和夹具,模具和夹具之间连接有传送链条,模具包括侧面板、端面板和底板,侧面板和端面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底板上设有防水槽,侧面板和端面板通过防水槽与底板连接;夹具包括夹头,夹头上设有连接球铰,夹头由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模具安装时,将各部件连接完成后,便可往其中浇筑脆性材料制作骨头形状试件,骨头形试件扩大端与均匀段由圆滑曲面过渡。试件拉伸时,先将夹头螺栓松开,将试件放入夹头后拧紧螺栓,连接球铰与拉伸试验机拉伸夹头连接后,便可进行拉伸试验。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成本低、制作效果好、夹持面积大、与试件形状配合良好等优点。

    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9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6231.7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孔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包括:粗骨料800‑1000份、水泥150‑250份、改性纤维素3‑10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水50‑100份;所述改性纤维素为负载金属阳离子和/或铵根离子的羧基化纤维素。改性纤维素优选在二氧化硅气凝胶原位生长的细菌纤维素。本发明通过负载金属阳离子和/或铵根离子的羧基化纤维素,一方面能够提高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络合的金属离子能够逐步释放金属离子,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同时能防止营养元素的流失,因此环境和经济效益良好。

    隧道混凝土裂损特征数值模拟的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54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061350.4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混凝土裂损特征数值模拟的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隧道几何模型,确定裂损区域在模型中的位置并得到对应的几何集合;网格化处理隧道几何模型,得到隧道几何模型中各区域的网格模型,根据裂损区域对应的几何集合,确定网格模型中的混凝土损伤单元集合;根据隧道几何模型、隧道网格模型和混凝土损伤单元集合,设定数值模拟软件中单元删除脚本的运行参数;根据混凝土的材料属性,设定混凝土损伤单元的失效准则;设定隧道几何模型边界条件,运行单元删除脚本,当达到设定的力学程度后删除相应的单元,得到数值模拟的结果。

    一种自动化真三轴劈裂注浆物理模拟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88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18646.X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真三轴劈裂注浆物理模拟试验系统,涉及岩石力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真三轴加载系统、自动装料系统、钻注系统、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真三轴加载系统包括反力框架、加载仓、X轴加载系统、Y轴加载系统和Z轴加载系统,加载仓设置于反力框架的顶部,X轴加载系统、Y轴加载系统和Z轴加载系统分别用于对加载仓内部的试样进行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加载;自动装料系统和Y轴加载系统分别位于加载仓相对两侧,钻注系统和X轴加载系统分别位于加载仓相对两侧。本发明能实现自动填料和劈裂注浆,提升实验效率;可实现钻注一体化,对注浆后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及渗透性能的测试,深入探究劈裂注浆对试样的改善效果。

    一种颗粒间哈梅克常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8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3083.3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间哈梅克常数的确定方法,属于微观相互作用力领域。包括:制备测试样品;将单个颗粒固定在微悬臂探针尖端,制作颗粒探针;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探针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以及颗粒探针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分别得到探针与颗粒间的力‑距离曲线,以及颗粒与颗粒间的力‑距离曲线,得到探针与颗粒间的粘附力F12、颗粒与颗粒间粘附力F12;计算探针‑颗粒间的哈梅克常数,以及颗粒‑颗粒间哈梅克常数。可用于气相环境和液相环境下的颗粒间哈梅克常数的确定方法,方法简单可靠,结果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精度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