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镍钴双氢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织物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6865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24059.4

    申请日:2021-01-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镍钴双氢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织物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钴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其浓度为0.01‑0.5mol L‑1;有机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其浓度为0.1‑1mol L‑1。将以上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加入清洗过的导电织物,水热反应,洗涤并干燥,得到金属有机框架/织物。(2)镍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其浓度为0.01‑0.5mol L‑1,将步骤(1)所得样品放入上述溶液中,反应,洗涤并干燥,得到镍钴双氢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织物电极。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织物电极在镍锌柔性电池领域的应用。该电极具有柔韧性好,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好等特点。

    一株荧蒽降解菌及其应用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5815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611121318.0

    申请日:2016-12-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蒽降解菌及其应用,该真菌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sp.)DTQ‑HK1。已于2016年11月8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181。菌株在LB固体培养基上于28℃下恒温培养先呈淡黄色后期呈灰绿色的毛絮状菌落,背面呈淡黄色,直径约为2‑3mm,显微镜下和扫面电镜可观察到菌株有菌丝,头部有1μm左右圆形孢子结构。DTQ‑HK1从受荧蒽污染的河道底泥中筛选而来;分离方法简单,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strain DTQ‑HK1能够有效降解荧蒽,有利于修复荧蒽污染的河道底泥。

    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聚偏氟乙烯复合超滤膜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3772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09475.7

    申请日:2020-03-23

    摘要: 一种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聚偏氟乙烯复合超滤膜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和聚乙二醇通过酯化反应形成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作为亲水材料备用;将设定量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进行超声分散;向超声分散后的溶液中加入设定量的聚偏氟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形成共混体系,并在设定温度下的水浴中搅拌溶解至均匀溶液,静置脱泡后得到铸膜液;通过刮膜器将铸膜液在玻璃板涂刮成膜,放入凝固浴中分相成型,浸渍2h后取出,并用蒸馏水冲洗,制成氧化石墨烯-聚乙二醇/聚偏氟乙烯复合超滤膜,保存于蒸馏水中。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复合超滤膜的水通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亲水性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并显示出优异的抗污染性能。

    一种Ti4O7-硼掺杂碳复合阳极电催化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023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34163.8

    申请日:2019-07-15

    IPC分类号: B01J21/06 B01J35/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i4O7-硼掺杂碳复合阳极电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以钛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硼酸之后在氢气气氛中煅烧,原位构建Ti4O7-硼掺杂碳复合材料并基于此材料构建电催化膜。本发明所得的Ti4O7-硼掺杂碳复合阳极电催化膜以钛基金属有机骨架为前驱体,保证复合电催化膜中金属氧化物和碳的良好分散,明显提高了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同时,通过原位硼掺杂改性,Ti4O7-硼掺杂碳复合阳极电催化膜的稳定性明显提升,延长了电催化膜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植酸和糖类化合物的活性炭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015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88037.3

    申请日:2019-07-02

    IPC分类号: C01B32/3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植酸和糖类化合物的活性炭制备方法,其以蔗糖、葡萄糖等糖类化合物为原料,将糖类化合物与植酸按一定质量比溶解到水中后,经水热处理使两者充分交联共混,再将水热后的物料依次经干燥、煅烧和洗涤,得到活性炭。本发明所得的活性炭制备过程仅使用植酸和糖类化合物作为原料,相较于现有的活性炭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无需使用额外的物理或化学活化剂,流程简单,环境友好。所得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表现出高比表面积,在生物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乙二胺四乙酸钾盐的活性炭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28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634161.9

    申请日:2019-07-15

    IPC分类号: C01B32/3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乙二胺四乙酸钾盐的活性炭制备方法,其将乙二胺四乙酸钾盐依次经高温煅烧、酸洗、水洗和干燥,得到活性炭。本发明提出利用乙二胺四乙酸钾盐作为前驱体经原位活化制备活性炭,在保留现有技术中以乙二胺四乙酸钠盐为前驱体时所得活性炭具有氮掺杂这一优势的同时,利用钾比钠更好的活化造孔性能,制备比表面积更丰富的活性炭,对基于活性炭的吸附和催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种改性纳米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99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23255.0

    申请日:2018-12-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膜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聚砜和致孔剂加入到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并搅拌均匀,获得铸膜液,利用铸膜液制得聚砜基膜;将锌盐与咪唑衍生物添加至溶剂中,制备ZIF-8纳米颗粒;将ZIF-8纳米颗粒加入到聚电解质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分离获得作为固体产物的改性ZIF-8纳米颗粒;将改性ZIF-8纳米颗粒加入到水相溶液中,将水相溶液倾倒至所述聚砜基膜的上表面,除去多余水分,再将油相溶液倾倒至所述聚砜基膜上表面,移除多余油相溶液,烘干,制得改性纳米复合膜。本发明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所制得的改性纳米复合膜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分离盐和染料效率高,适用于印染废水的回收处理。

    一种利用土著微生物高效修复河道底泥中荧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538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810025458.0

    申请日:2018-01-11

    IPC分类号: C02F11/02 C12N11/02 C12R1/80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土著微生物高效修复河道底泥中荧蒽的方法,是以河道底泥菖蒲根际圈中筛选出的青霉素菌DTQ-HK1作为荧蒽降解菌,以10-12目玉米芯作为吸附固定化载体,水生菖蒲为河道底泥中荧蒽降解植物,麦芽糖作为外加碳源,包括如下步骤:在含有荧蒽污染的河道底泥中种植长势旺盛的水生菖蒲,将浓度为OD600=1降解菌用粒径为10-12目的玉米芯按照v∶m=50∶1进行吸附固定化后,按照每升底泥25mL吸附固定化菌投加水生菖蒲根际底泥中,同时向其中投加一定量麦芽糖(C麦芽糖∶C荧蒽=3∶5),吸附固定化菌与水生菖蒲联合可在90天后对河道底泥中荧蒽几乎完全去除。此修复方法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对底泥中荧蒽的去除率高,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