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113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668219.1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模块化结构及多模式运行方式,属于微电网模块化设计及运行控制领域,将交直流混合微网分成六个模块,确定各模块内部分布式电源或储能的类型和控制方式;六个模块为:PCC模块、交流微网调节模块、交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直流微网调节模块、直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及互联模块。本发明通过并网状态下的直流微网自控模式、互联模块调控模式和离网状态下的孤岛模式间的转换运行为并网型微网中相对“薄弱”的直流微网提供双重保障;将不同模块中可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及互联变流器组合控制,使微网以一个可变功率的负荷或电源接入大电网;采用包括模块层和微网层的两层控制方法来减少MGCC对通讯系统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22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294277.8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辉 , 高正男 , 孙越峰 , 吴昊 , 王顺江 , 周玮 , 胡姝博 , 彭飞翔 , 王昊天 , 刘重 , 苏安龙 , 高凯 , 葛维春 , 赵军 , 王洪哲 , 凌兆伟 , 句荣斌 , 王铎 , 金宜放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评估及监测领域,提供一种量测大数据下的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变压器状态运行参数及变压器输出负荷判断变压器温升,从而计算变压器绕组温度,再利用变压器绕组温度判断变压器是否处于故障运行状态。通过变压器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变压器结构参数,进而判断出变压器问题原因。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封闭式变压器的故障检修问题,可以实时的发现电力变压器故障,应用量测大数据,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并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75261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72632.7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分功能子微网为自平衡单元的微电网组建方法,属于微电网组网及运行领域。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分类总结并与负荷进行就地平衡来组成具有分功能的子微网A或B,以子微网A、B接受控制并共同组成主体微电网,上述子微网具有脱离微电网作为自平衡单元的独立运行能力。通过这种方法组建的主体微电网在一部分子微网因事故脱离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运行。子微网A、B的内部同时包含电源和负荷,形成一个功率平衡的整体,这个整体在主体微电网的分层控制下接受控制中心MGCC的控制,在自平衡单元和外部的公共连接点PCC处仅表现出受控制的功率流动特性。本发明实现单元内负荷和电源的就地平衡搭配,简化微电网的规划和扩展过程,子微网具有运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9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65273.0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变模式分解和样本熵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领域。该方法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故将系统负荷预测曲线与可再生能源预测出力相减,形成净负荷曲线。其次,对净负荷曲线进行变模式分解,形成多个模式曲线。然后计算每个模式的样本熵值,进行复杂度评估,对复杂度相近的模式进行重组,形成典型的净负荷模式曲线。最后针对不同净负荷模式曲线,安排相应的机组进行日前优化调度,给出日前调度计划。本发明能够避免出现弃风问题;将样本熵大于原始曲线的净负荷模式曲线由燃气轮机机组出力承担,将样本熵小于原始曲线的净负荷模式曲线由燃煤火电机组出力承担,能够减小火电机组的爬坡压力、出力频繁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79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80810.7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样本熵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领域。本发明首先,针对新能源、风电及光伏,进行出力预测;新能源与传统负荷形成净负荷。其次,对净负荷序列进行特性分析,并划分子序列,计算相应样本熵。最后,基于样本熵对净负荷子序列进行复杂度评估,根据反映复杂度的样本熵值进行电源角色调整,传统的电源对净负荷的波动性进行灵活追踪。本发明针对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并网问题,提出使高比例新能源能源优先上网与传统负荷形成净负荷,避免出现弃风弃光现象;针对净负荷曲线的波动程度,调整火电机组出力状态和区间,最小化火电机组波动,最大化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及系统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52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42907.1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王顺江 , 葛维春 , 董恩伏 , 孙辉 , 刘君 , 张涛 , 苏安龙 , 张朝龙 , 陈刚 , 贺欢 , 王智海 , 高正男 , 孙越峰 , 王治 , 高凯 , 赵军 , 鹿军 , 寿増 , 句荣滨 , 刘畅 , 朱茂军 , 阎际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气象环境下的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将电力参数的电阻R、电抗X和电纳B结合微气象检测参数数据:温度和湿度数据,形成系统结构参数数据库;电力参数与微气象参数拟合后形成电力参数-微气象评估曲面;利用实时采集的数据实时更新数据库和电力参数-微气象评估曲面,大量的数据采集更新调整后构建成基于历史大数据的电力参数-微气象评估曲面,作为参数评估的初始基准曲面和形成标准数据库,并设置预报警差值阈值。为电力系统潮流监测,电压动态稳定监测与预警,动态过程监录及事故分析,三态数据的整合和管理提供极大的数据支撑,减轻巡线人员的人力劳动压力,为电力系统提供实时动态准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83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36570.1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考虑发电集团利益主体协调的风电消纳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其步骤为:1)建立不含储热装置的一阶段调度模型并求解,获得各发电集团计划发电功率和风电并网功率;2)以一阶段调度结果作为各集团参考发电计划,引入调峰补偿成本,建立考虑发电集团利益主体协调的二阶段多目标调度模型;3)对二阶段模型多目标进行等效转化和光滑化处理并求解,获得考虑发电集团利益主体协调的调度结果。本发明针对解决弃风问题,实现风电消纳,引入发电集团间的调峰补偿,形成发电集团内部调整、发电集团间相互协调的调度策略;能够区分不同发电集团利益主体的独立性,在保证系统风电并网最大化的同时,调动发电集团参与系统调峰的积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0259.4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2G技术的提高风电最大并网容量的方法。针对电网预期无法接纳的风电功率,通过P2G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天然气形式接入天然气网络中,替代部分或全部气井出力供给天然气负荷,借助气源及气网的调节能力,实现天然气网络与电网的协同运行,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水平。以混联系统风电并网容量为优化目标,考虑P2G装置耦合的电网和气网的运行约束,建立混联系统的概率优化潮流模型。引入试验风速,将概率优化模型转换成确定性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克服风电并网容量受限的问题,利用P2G装置将电网与天然气网耦合,提高电网对风电接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195097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47877.2
申请日:2010-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电能质量调节系统,属于电能质量调节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系统由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3、双向DC/DC变换器4、超级电容器5组成,系统并联接入电网系统1;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3稳定直流侧电压,同时实现无功、谐波补偿,超级电容5经双向DC/DC变换器4控制充电;电网系统1发生短路故障时,超级电容器5经双向DC/DC变换器4控制输出稳定直流电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3发出无功功率以支撑电网系统1电压,改善电压质量。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系统兼具有无功、谐波补偿及低电压穿越能力,减少了设备冗余;超级电容器5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系统可对超级电容器5充电,节省了额外的充电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16113.4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平面构件车削装夹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减小盘类平面构件车削加工变形的局部粘接装夹方法,首先根据点阵粘接单元的给定半径和平面构件受力平衡条件确定出粘接点数量,并初始化粘接点位置;据此建立平面构件的多次切削仿真模型,进而施加初始内应力场,并依据确定的粘接点位置局部约束目标构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非均匀材料去除技术确定被去除网格集合,提交计算并确定加工完成后的平面构件面形PV值;最后以最小加工变形为目标,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粘接点位置,直至最终获得粘接点阵的最优位置序列。本发明采用局部点阵粘接装夹方式既减小了平面构件的装夹变形,又有效降低了车削加工过程所引起的应力变形,显著提高了平面构件的加工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