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差值波谱分析的隔振沟动态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727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53630.1

    申请日:2015-06-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结构的隔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差值波谱分析的隔振沟动态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在两钢板之间构造了线性无关的两组位移差响应:直接位移差响应和复式位移差响应;应变片a采集的是直接位移差响应,其反应的是隔振沟前后位移响应的直接差值;应变片b采集的是复式位移差响应,其反应的是隔振沟前侧的位移响应同质量块位移响应的差值;质量块位移响应是隔振沟后侧位移响应作用于弹簧质量部件后形成的;数据分析处理器对两种位移差响应进行频谱分析,确定每个频率成分在隔振沟前后的频域特征;色带显示器将获得的频域特征实时显示,对处在0-50Hz内的频率成分以不同颜色进行显示,来标定隔振沟的减振效果特征。

    基于目标波波形分析的核电楼层谱人工波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975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91268.2

    申请日:2015-04-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备工程抗震安全分析与评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目标波波形分析的核电楼层谱人工地震波拟合方法。其特征是先分析选定楼层谱目标波的幅值、相位角、频率和能量特征;对目标波的反应谱经过不确定性人工处理得到目标谱;计算对应于目标谱的傅立叶幅值谱;线性组合目标波和来源于目标谱的傅立叶幅值谱求得初始人工波傅立叶幅值谱;以目标波的相位谱和强度包络线定义初始人工波;初始人工波迭代拟合时以目标波的强度包络线为控制条件生成多组人工波,以其和目标波能量曲线间与时程曲线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指标优选楼层谱人工波。本发明能使楼层谱人工波具有一定的目标楼层时程反应的波形特征,能提高楼层谱人工波的表达效果和工程适用性。

    一种基于应变动态量测的多向耦合裂缝计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5747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810229760.4

    申请日:200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变动态量测的多向耦合裂缝计的设计方法,适于土木与机械结构中局部构造缝的静动态多向变位的量测。其特征是,从裂缝侧立面(5)引出形状相似、尺寸不同、相嵌套的两个弧型金属应变载片(1);以载片(1)上的应变片(3)作为唯一测值来分析裂缝多向变位的大小;根据应变片(3)量测值间的线性无关特点,建立裂缝在张开、错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变位与应变片(3)量测值间的公式关系,进而由应变值(3)通过线性方程组求解得到对应缝间的多向变位值。仅以应变动态量测值为依据,利于地震等短时快速加载过程中裂缝变形过程的监测;结构简单,尺寸小,价格便宜,利于在小尺度结构或模型试验中大量一次性采用。

    基于电磁感应空间定位的强震可复位隔震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475362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97922.8

    申请日:2016-04-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与减震措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空间定位的强震可复位隔震垫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点是逐次给导电金属棒通直流电产生磁场,利用电磁感应空间定位技术确定感应接收器的位置,依据变形前后位置变化推算出强震可复位隔震垫的具体变形情况。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准精确获得强震可复位隔振垫每层及整体的空间变形曲线,通过控制限位棒及下固定钢板由下往上逐层调整使其恢复原状。采用预留定位线槽、逐层分布接收器及布设限位棒措施使强震可复位隔震垫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本项发明,可有效提升强震可复位隔振垫的使用可靠性,保障结构抗震安全。

    一种基于差值波谱分析的隔振沟动态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758118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38352.5

    申请日:2015-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结构的隔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差值波谱分析的隔振沟动态监测装置。该装置在两钢板之间构造了线性无关的两组位移差响应:直接位移差响应和复式位移差响应;应变片a采集的是直接位移差响应,其反应的是隔振沟前后位移响应的直接差值;应变片b采集的是复式位移差响应,其反应的是隔振沟前侧的位移响应同质量块位移响应的差值;质量块位移响应是隔振沟后侧位移响应作用于弹簧质量部件后形成的;数据分析处理器对两种位移差响应进行频谱分析,确定每个频率成分在隔振沟前后的频域特征;色带显示器将获得的频域特征实时显示,对处在0-50Hz内的频率成分以不同颜色进行显示,来标定隔振沟的减振效果特征。

    一种基于脉冲激励差值响应分析的地基指定深度水平向动阻抗的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881832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20365151.0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的场地动力特性检测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脉冲激励差值响应分析的地基指定深度水平向动阻抗的测定装置。测定方法基于测定装置实现,两个长度不同的刚性桩嵌入地基深度不同,在相同的脉冲激励作用下,两根刚性桩与外界碰撞冲击过程中的运动特性存在差异,根据该差值响应由公式反推指定深度处地基的动阻抗。两个桩头顶部设置单自由度振子,单自由度振子底部布置应变片,得到其应力状态,从而推得单自由度振子的相对位移。分别在每个单自由度振子上布置一个激光源,通过与两个刚性桩轴线平行的一侧布置的感光带及与感光带相连的信息采集器,测得单自由度振子的每一时刻的绝对位移。双向电磁激振器位于两个刚性桩中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测量可靠,便于数据搜集和处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在役预应力钢筋局部位置有效应力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091074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868513.4

    申请日:2015-11-03

    Abstract: 一种在役预应力钢筋局部位置有效应力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将夹具通过支架固定于套筒上,夹具夹在待测预应力钢筋上,制动器、质量球套在导轨上用制动器固定,导轨一端固定于套筒上,导轨另一端与待测预应力钢筋紧密接触,套筒内壁中心放置点光源,沿套筒轴线方向放置一定长度的光电条带,点光源和光电条带相对布置并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不同预应力水平下钢筋侧向刚度不同,从而与外界的碰撞冲击过程中能量传递特性存在差异,利用外界质量球的机械能改变量来捕捉这种差异,实现不破坏钢筋传力整体性的前提下对在役的预应力钢筋指定位置处有效应力检测。

    一种基于动态量测离心力的追踪悬浮结构转动中心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488080U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21056646.1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量测离心力的追踪悬浮结构转动中心的装置,属于工程结构动态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三组装置,每组装置均可以确定出一条过真正结构转动中心的直线。其中,两组装置用于测量,一组装置用于拟合和复核;所述的每组装置包括前后两个单位装置,以单位装置中实心球为头部,则每组装置的头部均面向结构中部,三组装置之间要求互不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应变片及其他构件检测结构转动过程中装置中实心球的离心力和角速度,并由此计算出假设的结构转动中心与装置的距离,通过该距离和固有的几何关系,确定出过真正结构转动中心的直线。本实用新型可长期实时测量追踪悬浮结构的转动中心,监测过程简单易行、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成本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带圆弧形格栅的储液罐

    公开(公告)号:CN207843994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20038189.7

    申请日:2018-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液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圆弧形格栅的储液罐,包括罐壁、罐顶、格栅、注液口、罐底。所述的格栅为圆弧形;格栅和罐壁在任意横截面同心;格栅与罐顶以及罐底通过焊接相连接;格栅为开孔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栅格张开的角度;注液口在罐壁的下部,用于向储液罐内注入液体。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减晃效果好,其开孔结构能够减少耗材、质量轻、经济,对储液罐有效容积影响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带双层圆筒形格栅的储液罐

    公开(公告)号:CN207791704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20037510.X

    申请日:2018-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液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双层圆筒形格栅的储液罐,包括罐壁、罐顶、格栅一、格栅二、注液口、罐底;罐壁、格栅一、格栅二均为圆筒形,三者在任意横截面同心,其中格栅一为内层格栅,格栅二为外层格栅;格栅一、格栅二均为开孔结构,孔隙影响系数是均匀的;格栅一、格栅二与灌顶和罐底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注液口在罐壁的下部,用于向储液罐内注入液体。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减晃效果好,其开孔结构能够减少耗材、质量轻、经济,对储液罐有效容积影响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