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19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991832.4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以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能源模式分析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综合能源模式划分为四个模块;步骤2):确定综合能源模式指标体系,将不同的指标来源和指标类型都纳入到指标范畴中,再采用逐级细化分解的方式进行指标分层;步骤3):对综合能源模式进行评价;步骤4):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本发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能源模式分析,以定量和定性方式运用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能源评估与评价,以综合得分与综合评价值,对不同综合能源模式的发展现状、优势与短板、发展潜力和未来进行有效评估,进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使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均可以逼近最优状态;同时提升能源安全可靠性,保障能源安全智慧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65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03070.0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霄 , 窦文雷 , 穆永强 , 宁辽逸 , 佟俊达 , 陈明丰 , 李剑峰 , 高靖 , 李芳 , 宋坤 , 张娜 , 颜宁 , 黄南天 , 王义贺 , 程孟増 , 吉星 , 商文颖 , 侯依昕 , 徐熙林 , 杨朔 , 李纯正 , 满林坤 , 刘禹彤 , 乔彦哲 , 牛俊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类型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评估方法。本发明在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的背景下分析灵活性资源调节特性,考虑不同灵活性资源灵活性响应能力与时间尺度、出力水平的关系;从量化评估着手,对于系统可用的灵活性资源类型和潜力进行相关研究,在概率方法框架下开展灵活性评估工作,灵活性供给与需求作为服从特定分布的随机变量,引入概率密度对其进行描述,从而构建相应数学模型。最后,将灵活性量化指标引入至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工作中,优化得到不同灵活性约束阈值下的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实现了系统灵活性平衡的量化评估,保证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条件下,系统的灵活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79280.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霄 , 蒋海玮 , 赵琳 , 张娜 , 吉星 , 刘禹彤 , 商文颖 , 程孟增 , 侯依昕 , 刘广朔 , 赵竞智 , 徐熙林 , 胡旌伟 , 董健 , 陈若镜 , 刘凯 , 王宗元 , 杨方圆 , 杨朔 , 张玫珊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营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收集气象数据、经济数据、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数据、负荷数据以及电网运行数据,并对收集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风险因素量化指标包括经济、气象、一二次能源联动进行供需风险辨识,经过风险推演后建立风险因素与电源出力、预测负荷、供电能力关系模型并预测发展趋势;基于中长期关键供需风险辨识与影响推演,生成服务规划决策的多风险场景,重新划分规划区域,考虑供给侧风险分析和需求侧风险分析结果,分析供需平衡场景,建立资源协调场景,进行结果优化并持续检测与更新。本发明提升电网中长期供需风险辨识和应对能力,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辅助“双碳”目标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13136.2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24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惯量需求解析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含负荷侧惯量资源在内的多种类惯量资源进行响应特性建模;S2:构建含多种类惯量资源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S3:获取频率最低点解析解,实现频率动态约束的解析表达;S4:基于频率动态约束,解析求取系统所需最小惯量,获取惯量安全运行域;本发明能够计及含负荷侧惯量资源在内的多种类惯量资源,无需依赖运行经验和系统时域仿真即可快速准确评估系统所需最小惯量水平,能够为电力系统惯量评估以及惯量资源配置提供更为快速准确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79886.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GO‑enhanced VMD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利用由超级电容‑蓄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来平衡原始风电功率与计划出力之间的不平衡功率,针对VMD方法中模态个数确定的主观性导致计算储能容量结果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基于北方苍鹰优化算法增强的变分模态分解方法,该方法采用北方苍鹰优化算法优化VMD算法中模态分解个数K与二次惩罚项α,并利用NGO‑enhanced VMD模型将不平衡功率分解为高频分量与低频分量,分别作为功率型和能量型储能的参考功率,最后设计了计及投资成本的混合储能系统,为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灵活应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2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1184268.4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全局效益最大化的多能源系统联合装机规划方法。本发明包括:构建抽水蓄能电站联合规划模型;使用两层优化方法对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使用Cplex优化软件得到系统规划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北方地区风电消纳能力,在兼顾公司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系统抗扰动能力与风电消纳能力,改善风电并网后系统调峰能力。本发明还综合考虑系统负荷与风电的波动性、电源结构、电网调峰能力以及风电接入电网对调峰能力的影响等因素,能够定量评估电网调峰对风电接纳能力的限制程度。有助于满足我国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接纳等政策性需求,可用于改善我国电网电源结构,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52252.6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吉星 , 潘霄 , 赵琳 , 侯依昕 , 高靖 , 孟翔宇 , 白坚实 , 邓鑫阳 , 王英旭 , 蒋海玮 , 杨朔 , 刘凯 , 胡旌伟 , 王宗元 , 杨方圆 , 张玫珊 , 李纯正 , 常乐 , 鲁楠 , 吉英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荷能状态预测的配网电氢储能容量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配电网实际运行状况构建电氢储能荷能状态同步指数预测时间序列,并对荷能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处理模型;通过处理后的监测参数计算得到配网电氢储能荷能状态同步指数的影响因子;根据影响因子对配网电氢储能容量进行预测优化。本发明根据实时监测的配网数据对未来时刻的电氢储能荷能状态同步情况作出预测,通过荷能状态同步指数的预测值对配网电氢储能容量进行优化,提高了配网储能容量规划有效性以及配网电氢储能使用效率,减小了电网电氢储能的投入成本,提升了配网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新能源出力波动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17712.9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压归算及相关性分析的园区线变识别的方法及装置,采集配变出口电压数据构建样本数据集;将所述样本数据集输入三相负荷不平衡台区配变出口电压估算模型,通过理论归算出该配变三相负荷平衡时的配变出口电压;将归算后的三相负荷平衡时的配变出口电压输入到电压曲线相关性分析模型中,计算台区电压相关性;将计算的台区电压相关性系数输入台区线路校验模型中,判断台区所属的线路。本发明通过建立配变出口相关性分析园区线变关系识别模型,可用于计算机编程来智能化分析配电网海量运行数据,解决人工方式耗时、耗力问题,提高配电网线变关系识别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3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61487.5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nventor: 张明理 , 张娜 , 王春生 , 宋卓然 , 潘霄 , 赵琳 , 程孟增 , 韩震焘 , 高靖 , 胡旌伟 , 郭玥 , 赵娟 , 牛威 , 商文颖 , 王宗元 , 侯依昕 , 葛磊蛟 , 刘嘉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零碳园区优化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园区和城市内部能源形式与设备组成,构建零碳园区能源系统;基于零碳园区能源系统,构建零碳园区能源系统优化规划数学模型;基于传统被囊群算法改进被囊群喷气行为数学模型,弱化算子对被囊群个体位置更新的影响,建立改进被囊群算法;基于改进被囊群算法实现对获取所述数学模型最优配置方案,按照所述最优配置方案对零碳园区优化规划。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改进被囊群算法,引入被囊群种群的平均个体,提高传统被囊群算法的求解精度,使其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提高获得更好的零碳园区规划结果可能性,指导电力能源企业投资与零碳园区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7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91763.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源荷系统容量优化规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用能行为的多源‑荷互补集成规划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搭建多源荷系统的方法框架;步骤2.依据搭建的多源荷系统方法框架,建立考虑用户实际用能需求的多源荷互补集成规划模型。本发明规划方法具有实现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的特点。同时,即能够兼顾规划问题中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冲突关系,还能够考虑IDR能源价格与用户用能特性,使规划效率与经济性得到显著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