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81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56935.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阀暂态电流及对地避雷器协同设计方法和系统,包括:确定待分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对地避雷器设计初值;基于确定的对地避雷器设计初值,对预设关键故障工况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换流阀暂态电流设计初值和对地避雷器设计初值进行协同调整,实现暂态电流与绝缘水平满足要求。本发明解决了避雷器设计在控制系统过电压和过电流方面的矛盾,通过阀控过流保护定值和避雷器参数迭代整定实现暂态电流与绝缘水平满足要求,简化了故障类型,实现了换流阀暂态电流和换流阀对地避雷器协同设计,可广泛应用于特高压/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8051.4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 H02J3/38 ,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靠性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回路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方法以降低直流电压等级和MMC可靠性为目标,建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主回路参数多目标优化函数,根据MMC换流器稳态运行原理并结合MMC换流器的主器件参数选择原则,确定主回路参数的约束条件;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函数进行求解,得到主回路参数的最优配置参数,根据最优配置参数对主回路进行优化配置;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迭代,提升了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并合理规划系统的电压等级,也满足了实际系统设计的高可靠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0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057731.5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汇集直流串联送出主接线系统及其启动方法,包括:交流汇集模块、直流汇集模块、混合直流汇集模块和直流输出模块;交流汇集模块,用于汇集近区新能源场站交流系统的交流信号;直流汇集模块,用于汇集远区新能源场站直流系统的直流信号;混合直流汇集模块,用于分别将交流汇集模块和直流汇集模块中电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将直流信号按照串联方式进行汇集;直流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混合直流汇集模块汇集的直流信号。同时发挥了交流系统在近距离、小容量与直流系统远距离、大容量汇集方面的优势,显著减少了汇集模块的变换环节、交流汇集电压水平,对降低工程投资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147495.6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单极柔直系统深度过电压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对称单极柔直系统预设的限制因素,进行电抗器数值的配置,所述限制因素包括系统暂态电压应力、系统暂态电流应力、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以及系统运行经济性;基于所述对称单极柔性直流系统换流站的主接线,配置系统避雷器,所述系统避雷器包括桥臂电抗器阀侧避雷器、联接变压器阀侧避雷器和直流极线避雷器;结合所述对称单极柔性直流系统单极接地故障下系统的过电压演变过程和电抗器的暂态分压特性,开展所述系统避雷器的参数设置。本发明利用优选电抗器的暂态分压特性以及换流阀超高速保护解决避雷器的长时暂态耐压和超大能量耐受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57731.5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汇集直流串联送出主接线系统及其启动方法,包括:交流汇集模块、直流汇集模块、混合直流汇集模块和直流输出模块;交流汇集模块,用于汇集近区新能源场站交流系统的交流信号;直流汇集模块,用于汇集远区新能源场站直流系统的直流信号;混合直流汇集模块,用于分别将交流汇集模块和直流汇集模块中电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将直流信号按照串联方式进行汇集;直流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混合直流汇集模块汇集的直流信号。同时发挥了交流系统在近距离、小容量与直流系统远距离、大容量汇集方面的优势,显著减少了汇集模块的变换环节、交流汇集电压水平,对降低工程投资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668296.3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M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阀的漏水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直流输变电技术领域,其中该装置包括:探测头、发射光缆通道、回报光缆通道;探测头,用于接收发射光缆通道传输的光信号,利用第二透镜将光信号通过三棱镜的斜面传递到三棱镜内部,经由三棱镜的一个槽缝的第一内壁面的反射传递到三棱镜的另一个槽缝的第一内壁面;再经过两个直角面的反射后,通过三棱镜的斜面传入第一透镜,经由第一透镜再将光信号通过回报光缆通道传递给控制系统,以供控制系统根据传递回的光信号判断冷却水泄露情况;发射光缆通道,用于根据控制系统的信号发射指令向探测头传输光信号;回报光缆通道,用于将探测头返回的光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提高漏水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5103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97996.X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398 ,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并联母排设计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对目标方案的并联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确定目标方案的不同运行工况;基于预先建立的评估指标及评估函数,计算得到不同敏感性顺序下,目标方案在不同运行工况时的评估结果;基于预先确定的不同运行工况的权重以及不同敏感性顺序下目标方案在不同运行工况时的评估结果,计算得到目标方案的综合评估结果;根据目标方案的综合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方案是否满足要求,若无法满足,则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对目标方案进行优化,并重新评估;若满足,则评估结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评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6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47495.6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单极柔直系统深度过电压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对称单极柔直系统预设的限制因素,进行电抗器数值的配置,所述限制因素包括系统暂态电压应力、系统暂态电流应力、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以及系统运行经济性;基于所述对称单极柔性直流系统换流站的主接线,配置系统避雷器,所述系统避雷器包括桥臂电抗器阀侧避雷器、联接变压器阀侧避雷器和直流极线避雷器;结合所述对称单极柔性直流系统单极接地故障下系统的过电压演变过程和电抗器的暂态分压特性,开展所述系统避雷器的参数设置。本发明利用优选电抗器的暂态分压特性以及换流阀超高速保护解决避雷器的长时暂态耐压和超大能量耐受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510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97996.X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398 ,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并联母排设计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对目标方案的并联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确定目标方案的不同运行工况;基于预先建立的评估指标及评估函数,计算得到不同敏感性顺序下,目标方案在不同运行工况时的评估结果;基于预先确定的不同运行工况的权重以及不同敏感性顺序下目标方案在不同运行工况时的评估结果,计算得到目标方案的综合评估结果;根据目标方案的综合评估结果,确定目标方案是否满足要求,若无法满足,则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对目标方案进行优化,并重新评估;若满足,则评估结束。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评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57740.4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汇集直流并联送出主接线系统及其启动方法,包括:交流汇集模块,用于汇集近区新能源场站交流系统的交流信号;直流汇集模块,用于汇集远区新能源场站直流系统的直流信号;混合直流汇集模块,用于分别将交流汇集模块和直流汇集模块中电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将直流信号按照并联方式进行汇集;直流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混合直流汇集模块汇集的直流信号。混合直流汇集模块包括交‑直变换器和直‑直变换器,交‑直变换器的正极输出端与直‑直变换器正极输出端相连,并连接正极直流母线,交‑直变换器的负极输出端与直‑直变换器负极输出端相连,并连接负极直流母线。其能够同时满足近距离与远距离需求,能够降低工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