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4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712888.6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明 , 李探 , 赵峥 , 肖鲲 , 郭铭群 , 张涛 , 董朝武 , 卢亚军 , 黄勇 , 张进 , 郑宽 , 王绍武 , 薛英林 , 何尔文 , 熊凌飞 , 徐莹 , 黄曹炜 , 罗舒翰 , 滕尚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直流柔直换流阀交流侧短路电流抑制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将柔直馈入交流系统的短路电流,通过总电流限流及无功电流低压限流的两级限流方法对所述短路电流进一级抑制;将一级抑制后的所述短路电流根据交流断路器的动作过程,分为第一阶段短路电流和第二阶段短路电流;对所述第一阶段短路电流通过增大dq解耦内环控制器的比例参数和加快交流系统故障的判定速度进行二级抑制;对所述第二阶段短路电流通过增大dq解耦内环控制器的比例参数、增大锁相环比例参数、减小无功限流值和/或加快交流系统故障的判定速度进行二级抑制。本发明能有效降低交流系统的整体短路电流水平,避免系统短路电流超标。本发明能在直流输电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2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05137.X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用全频段谐振抑制无源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其包括:设置全频段谐振抑制无源装置的可行拓扑结构;将所述全频段谐振抑制无源装置并联连接在柔性直流系统的送端换流器或受端换流器的交流母线上。本发明能有效抑制柔性直流系统的全频段谐振风险,高效、便捷地解决柔直系统的全频段谐振问题。本发明可以广泛在柔性直流谐振抑制技术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950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77865.6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系统用直流侧可控储能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若干串联的子模块;每个所述子模块都包括并联的半桥子模块和储能子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半桥子模块实现所述子模块的投切。控制方法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基于前述装置实现,包括:确定需投入的所述子模块数量;采用基于排序的剩余电能容量SOC均衡控制,确定投入/或切出的子模块。本发明能降低故障对电网的功率冲击,提高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本发明可以广泛在电力系统储能技术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8260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84697.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逆变侧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故障处理系统包括直流电压采集模块、分量提取模块及主控模块;所述故障处理方法的步骤是:采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两端的直流电压;提取直流电压中的基波分量和二次谐波分量;根据提取的基波分量和二次谐波分量,判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是否发生短路故障,若确认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发生短路故障,则发出告警。此种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短路故障的识别问题,有效地保护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及其他设备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5707.8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的下垂控制方法和系统,通过获取并网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的第一临界电压值和第二临界电压值;第一临界电压值对应的系统功角为临界功角;第二临界电压值对应的系统功角为额定功角,下垂变换器的无功下垂系数为正常运行下的最小无功下垂系数;当电网电压小于第一临界电压值且不小于第二临界电压值时,以系统功角达到额定功角为目标,自适应调整无功下垂系数;当电网电压小于第二临界电压值时,以系统功角达到额定功角为目标,自适应调整无功功率参考值,同时根据下垂变换器的容量对有功功率参考值进行约束。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保证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于平衡点,同时保证了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并网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0265.8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超级电容的构网型SVG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介质,包括以三角形形式连接在三相交流母线上的三个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支路,每个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支路包括电感和若干串联的超容桥接模块,电感用于平滑超容桥接模块的电流波形;超容桥接模块包括串联的多个全桥子模块与多个超级电容子模块;超级电容子模块包括全桥超容子模块、接口电路和超级电容单元;超级电容子模块用于根据充放电指令调控其储能状态。本发明通过集成超级电容和构网控制策略,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动态无功补偿和电压支撑,同时增强系统惯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4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5922.9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国春 , 徐玲铃 , 王庆 , 李明 , 厉璇 , 熊凌飞 , 陈琦琛 , 赵峥 , 冮明泽 , 郑宽 , 樊林禛 , 张一鸣 , 陈思齐 , 孙修羽 , 白亚玲 , 王迪 , 司志磊 , 王鹏忠 , 刘琦 , 胡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折晶闸管的MMC子模块击穿试验回路及方法,所述回路包括分别由控制单元控制的可调直流电源、第一预充电回路、第二预充电回路和试品子回路组成;试品子回路与可调直流电源之间设有并联连接的第一预充电回路和第二预充电回路;第一预充电回路,由依次串联的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开关组成,用于对试品子回路中的第一稳压电容进行充电;第二预充电回路,由第二限流电阻、第二稳压电容、第二开关和电抗器组成;第二预充电回路用于响应对应的控制指令,产生瞬时电流使试品子回路的上开关管对应的二极管反向失效形成上、下开关管直通;本发明的回路结构能够提高验证晶闸管转折电压及防爆能力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4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7247.5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的海上平台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先基于设计好的海上和陆上换流站的联接变压器阀侧电压初始值,分别计算海上和陆上换流站的PQ运行区间,并不断调整海上和陆上换流站的阀侧电压值,直至海上和陆上换流站的PQ运行区间满足预设需求,再基于满足需求的联接变压器阀侧电压和PQ运行区间,设计绝缘配合参数,最后根据绝缘参数计算海上平台的体积和重量。本发明能够确保海上平台在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的各种运行工况下都能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合理设计海上平台的体积和重量,从而降低海上平台的建造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0168.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耗能装置及故障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直流耗能模块,两端分别电连接至受端侧的正极极线以及第一阀组的第三端与第二阀组的第一端之间;第二直流耗能模块,两端分别电连接至受端侧的中性线以及第一阀组的第三端与第二阀组的第一端之间;第三直流耗能模块,两端分别电连接至受端侧的中性线以及第三阀组的第三端与第四阀组的第一端之间;第四直流耗能模块,两端分别电连接至受端侧的负极极线以及第三阀组的第三端与第四阀组的第一端之间,能够提高直流耗能装置的耗能效率以提升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整体经济性,并提高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5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20671.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出系统,包括发电端、储能单元、送端换流器以及受端换流器,储能单元由多个子模块组成,子模块包括半桥单元和储能元件;送端换流器包括交流端和直流端,交流端与第一交流线路连接,直流端通过直流线路与受端换流器连接;受端换流器通过第二交流线路与受端电网连接,受端换流器用于接收送端换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发送至受端电网;发电端与第一交流线路连接,发电端、送端换流器或受端换流器分别与储能单元连接。上述系统通过在系统中配置储能,可有效平滑风光出力波动,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在保证风、光等安全接入、系统稳定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稳定运行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