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98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90593.6
申请日:2017-03-28
Inventor: 赵大伟 , 马进 , 钱敏慧 , 刘艳章 , 朱凌志 , 姜达军 , 韩华玲 , 张磊 , 陈宁 , 赵亮 , 何洁琼 , 于若英 , 赫卫国 , 陈梅 , 丁杰 , 吴福保 , 周邺飞 , 居蓉蓉 , 胡东平 , 江星星 , 秦昊 , 彭佩佩 , 罗芳 , 陆菲菲 , 李广磊 , 于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3 , H02J3/1821 , H02J3/38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电站模型误差定位方法及装置,根据新能源并网点、馈线汇集点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实测数据,建立等值外部系统的元件载体模型;将实测数据注入等值外部系统的元件载体模型,并根据其模型建立新能源电站模型;模拟现场扰动,得到该扰动下的风电场与光伏电站并网点的仿真数据;根据实测数据和仿真数据确定偏差值,并根据偏差值对所述新能源电站模型进行校准,确定新能源电站模型的参数误差来源的位置。本发明能精确和完整的定位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模型误差,有效避免对外部系统建模的误差,并大大减小建模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11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47779.2
申请日:2016-08-26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网络在预置时间内的发电参数和负荷参数,并将预置时间划分为多个相等时间长度的时间间隔;顺次在多个时间间隔内对输电网络进行灵活性分析;构建单间隔储能设备优化方案集合;依据单间隔储能设备优化方案集合修正输电网络;在预置时间内对修正后的输电网络进行潮流多间隔优化,得到储能设备的最优配置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通过对输电网络进行灵活性分析、潮流单间隔优化和潮流多间隔优化,可以同时确定储能设备配置的时间间隔、母线节点、功率值、电能值和成本的最优值,从而可以有效解决输电网络的网络拥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4441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84428.5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业扩报装智能移动终端。本发明建立的电力调控资料管理系统为各地各专业工作提供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的全方位实时资料支撑。本发明包括调度管理模块、资源分类管理模块、资源标识模块、资源协作模块、专业服务模块、数据综合检索模块以及服务器。调度管理模块的输入端外接电网运行系统,调度管理模块的输出端接资源分类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调度管理模块的输入端接服务器的输出端,调度管理模块的输出端外接用户显示器。资源分类管理模块的输出端接资源标识模块,资源标识模块的输出端接服务器的输入端,服务器分别与资源协作模块、专业服务模块和数据综合检索模块双向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359252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384289.7
申请日:2013-08-29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轨迹灵敏度的光伏逆变器模型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所述光伏逆变器的带辨识参数;获得带辨识参数的动态轨迹灵敏度;确定带辨识参数中的主导参数;设定扰动试验方案,获得扰动试验数据,预处理所述扰动试验数据;建立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该方法针对典型的光伏逆变器结构,提出其控制参数的动态轨迹灵敏度定义方法,并设计不同的扰动试验,确定控制器的主导参数,利用现代参数辨识方法辨识主导参数,从而得到光伏逆变器的准确仿真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509107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187791.3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IPC: F24D19/10
Abstract: 电热储能炉监控系统属于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储能炉监控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对电热储能炉进行远程监控的电热储能炉监控系统。本发明包括电网调度计算机、远程监控管理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电热储能炉用户端,其结构要点电网调度计算机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远程监控管理计算机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远程监控管理计算机信号传输端口通过远程通讯网络与电热储能炉用户端信号传输端口通讯;所述电热储能炉用户端包括电源部分、电热储能炉储能体、热交换器、供暖热水装置、炉温检测装置、水温检测装置、系统控制器、通讯模块和本地监控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042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95144.6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开关柜断路器动作告警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块、输入隔离模块、中央处理器模块、音频模块、数码管和指示灯显示模块、按键输入模块、报警灯输出控制模块、报警指示模块和为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户外开关柜断路器动作告警装置,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多个断路器故障传感器和多个接地故障传感器,对应断路器故障传感器采集对应开关柜的故障信号,对应接地故障传感器采集对应开关柜的接地故障信号。报警指示模块指示对应开关柜的断路器故障和接地故障。数码管用于显示报警开关柜的柜号,利用指示灯区分断路器故障和接地故障,以保证开关柜健康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545848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485138.0
申请日:2013-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群有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获取电网允许最大光伏发电出力值Pmax;2、获取光伏电站群计划出力总量Pn_plan;3、对光伏电站的计划出力值Pi_plan进行调整;4、获取光伏电站计划出力值Pin_plan。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站群有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各电站实际资源情况,兼顾公平性原则,对各光伏电站出力计划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光伏发电出力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76492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202555.9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IPC: G01R19/145 , G01R15/00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涉及配电网络的电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熔断器验电工具。其包括高压验电器和高压拉闸杆,高压验电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个螺帽,高压拉闸杆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螺帽相匹配的螺纹部,高压验电器通过底部的螺帽与所述螺纹部螺接以安装于高压拉闸杆上,高压拉闸杆上通过金属扎带连接着一个与所述螺纹部相匹配的铝护套,在高压拉闸杆不安装高压验电器的情况,铝护套套接于螺纹部。该熔断器验电工具可有效降低作业风险,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0949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05393.2
申请日:2014-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60/76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特征距离的光伏发电单元群等值建模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一、对光伏电站中各发电单元进行编号,读取每个发电单元中逆变器的参数;二、计算一个发电单元中逆变器参数的轨迹灵敏度并组成一个列向量;三、计算所有发电单元之间的特征距离;四、将每个发电单元依次作为主单元,分别计算每个主单元与其余所有发电单元之间的特征距离之和;五、选择特征距离之和最小的主单元作为主导发电单元;六、将主导发电单元中逆变器的参数作为光伏发电单元群等值机的参数,并将该等值机的额定容量修改为群内各发电单元的额定容量之和。本发明的等值建模方法物理概念清晰,提高了等值建模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0891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59962.9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带电处理水平旋转式高压隔离开关闸口发热的分流装置,属于隔离开关闸口发热处理的技术领域。隔离开关闸口和导电杆暴露在空气中,承受风、雨、雪、污秽、凝露、冰及浓霜的影响,易导致发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既能有效降低闸口温度,又操作灵活方便的水平旋转式隔离开关闸口分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电处理水平旋转式高压隔离开关闸口发热的分流装置,包括:所述分流装置的自力型触指、连接铜排,用可调节螺栓相连,短接操作前根据发热隔离开关导电杆的截面进行调整,保证接触压力,并固定挂钩;通过绝缘操作杆和挂钩将所述闸口分流装置与所述发热隔离开关闸口进行可靠并联;适用于电力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