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1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56712.0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熵权突变法的项目群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基于熵权突变法的项目群评价方法包括:进行项目群目标实现程度量化分析;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相对重要性即指标权重;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利用归一公式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采用突变级数法,准确简单,在应用时只需考虑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突变级数法对矛盾关系进行运算,项目群评估指标之间相对重要程度的决定机制即是各个评价指标内在的矛盾关系;使用熵值法确定指标重要性排序、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间的互补类型,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主赋权法的缺陷,改进后的突变级数法使项目群评价结果和针对性建议更加具有信服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235177.6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线缆架设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安装作业、牵引作业以及固定作业等多种工序,使用到的线缆架设滚轮设备包括开口朝下的匚型板、滚动单元、连接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的匚型板上安装有滚动单元,匚型板上端安装有连接单元,连接单元上安装有固定单元,本发明可以解决线缆在架设安装时存在的以下难题,一、现有的线缆滚轮在起吊架设过程中,由于滚轮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并且线缆贯穿而过,滚轮的拆装较为繁琐,费时费力,降低了线缆的架设效率;二、线缆在滚轮上滑动时,由于滚轮上没有封闭机构,线缆在牵引时容易滑出滚轮,需要人工重新将线缆放置到滚轮内,降低了线缆的架设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344443.9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涛 , 盛金马 , 韩承永 , 蔡冰冰 , 朱晓峰 , 吴磊 , 常江 , 李鸿鹏 , 周方圆 , 朱国伟 , 蒋继勇 , 王绅阳 , 杨帆 , 黄珂 , 金子冉 , 余跃 , 姜克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终端杆塔桩基修复的预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预加固装置包括竹节管桩、承台支撑结构和注浆设备。竹节管桩包括桩帽、桩头、桩身、桩尖,在桩头和桩身连接处均设置注浆孔,可以增强连接处强度,提高抗拔能力;桩尖设置凸棱槽,可增强破土效果,利于排浆,提高桩基承载能力。承台支撑结构包括支墩、分配梁、表式千斤顶、垫块,可以减小对承台的损坏,且便于回收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预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可以提高钻孔注浆前地基的承载能力,有效减小后续钻孔注浆加固对输电终端杆塔的扰动,保证输电终端杆塔桩基修复作业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098721.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双钢管杆塔连接节点加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对接环、加强板和对接杆,上述输变电双钢管杆塔连接节点加固结构进行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接设备,使用上述焊接设备制造上述输变电双钢管杆塔连接节点加固结构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作准备、焊接成型和零件安装,本发明提供的焊接设备能够通过固定单元和焊接单元的作用,实现对焊接零件的多级固定,进而避免了焊接零件在进行焊接时,自身出现偏移情况,影响后续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9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98721.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双钢管杆塔连接节点加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对接环、加强板和对接杆,上述输变电双钢管杆塔连接节点加固结构进行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接设备,使用上述焊接设备制造上述输变电双钢管杆塔连接节点加固结构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作准备、焊接成型和零件安装,本发明提供的焊接设备能够通过固定单元和焊接单元的作用,实现对焊接零件的多级固定,进而避免了焊接零件在进行焊接时,自身出现偏移情况,影响后续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17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1007167.2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铁塔架空线路电线电缆连接架,包括底板、夹持装置、定位装置和对接装置,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上安装有定位装置和对接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电线电缆在连接时存在的以下难题,一、传统的电线电缆在对接时,需要人工将需要对接的电线电缆拉住,并使用工具对电线电缆之间进行连接处理,然后使用电缆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处理,这样连接的电线电缆不牢固;二、现有的电线电缆连接件不能对电缆线进行稳定的夹持作业,经常发生电缆线夹破的现象,电缆连接件对电缆夹持夹持力不够,而且后期不足以经受恶劣的天气,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松动,使得电线电缆从高空掉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089530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0970710.X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石墨接地装置的防雷性能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输电线路的接地数据,分析杆塔接地装置结构,将圆钢接地材料换成石墨烯材料,运用CDEGS仿真软件的SESCAD模块建立地网模型;(2)将土壤模型带入,利用MALZ模块计算出工频接地电阻,并与原圆钢接地模型接地电阻进行比较,判断石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是否符合标准;(3)针对雷击塔顶的方式,采用ATP-EMTP软件仿真建立线路和杆塔模型,分析采用石墨接地情况下对耐雷水平的影响;(4)根据需要多次修改雷电流幅值,多次仿真计算,直至求得耐雷水平。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接地电阻,耐雷水平得到提高,为石墨烯接地装置设计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043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09726.6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段杆塔,属于输电线路杆塔领域,包括第一杆身、第二杆身和第三杆身;所述第一杆身、第二杆身和第三杆身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杆身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杆身和所述第三杆身的半径。本发明通过将杆塔的杆身分为三段,其中设置有横担的一段杆身半径小于其它两段杆身,由于杆身半径和横担尺寸相关,因此当杆身半径减小时,横担的尺寸相应减小,从而减小了输电线路的长度和输电线的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3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59516.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克儒 , 陈天佑 , 刘瑞 , 张俊 , 陈伟 , 聂治豹 , 丁士君 , 王绪利 , 李鸿鹏 , 朱刘柱 , 夏凯 , 周跃 , 张金锋 , 靳幸福 , 刘军 , 金文 , 王灿 , 常江 , 朱勇 , 杨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力触探探头快速校准及数据纠偏方法,涉及数据纠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进行一次初步静力触探试验,记录下探头的初始校准数据;将初步静力触探试验中得到的初始校准数据与设定标准的理论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探头的误差范围和偏差类型;根据探头的误差范围和偏差类型,对静力触探探头的传感器进行调整和校准;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并与预设的误差容限范围进行对比,判断当前数据是否存在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若超出范围,则启动数据纠偏算法;在数据纠偏后,通过回馈机制对探头进行进一步的校正调整并验证校正前后的数据是否满足预定标准,若不满足则继续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09836.3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潘东 , 姜克儒 , 李鸿鹏 , 朱刘柱 , 靳幸福 , 刘军 , 张金锋 , 丁士君 , 常江 , 周跃 , 陈天佑 , 金文 , 夏凯 , 王灿 , 王绪利 , 盛金马 , 葛成 , 何辉 , 刘瑞 , 邢超 , 孟晓星 , 李坤 , 赵迎迎 , 李志伟 , 朱勇 , 杨帆
IPC: G06V2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分布图绘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输变电工程地质分布图绘制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工程数据准确度反馈以及图像绘制处理反馈;首先将输变电地质区域按照等面积划分为各地质子区域,并获取各地质子区域的输电塔数据、勘探点数据以及检测点数据,由此分析各地质子区域的工程数据准确度,能够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提高输变电工程中地质数据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获取各地质子区域的初始地质图像以及卫星影像,综合评估输变电地质区域的图像绘制处理评价值,并对输变电地质区域的图像绘制处理状态进行反馈,有利于更准确地描述输变电工程中地质特征的细节,为输变电工程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