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340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0920.6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需求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STM和供需互动的园区综合能源用能需求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短期负荷预测影响因素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价格激励前的用户用能需求预测值;求解得出各类能源价格;基于步骤四中的能源价格,构建用户效用模型,以其净效用最大为目标,对用能量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用能信息反馈给运营商;判断用能价格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满足则转入步骤七,否则转至步骤四;判断用能需求值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满足则达到稳定状态,结束循环过程,并给出需求预测值,否则转至步骤三。本发明,运营商可根据用户的能源选择偏好,实现能流关系的相互转换,以此达到最优的售能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738447.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蒙金有 , 衣立东 , 车彬 , 陈宝生 , 唐茂林 , 齐彩娟 , 张泽龙 , 田宏梁 , 肖清明 , 韦冬妮 , 靳盘龙 , 张玮琪 , 史磊 , 赵亮 , 杨燕 , 杨钊 , 纪强 , 刘桐
IPC: H02J3/00 ,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28 , H02J3/4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高比例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电力系统运行模型;建立新能源模型与储能模型;建立确定性优化调度模型;其中,所述确定性优化调度模型以最小化系统总成本为目标函数;基于所述目标函数,建立不确定性优化调度模型;输入源电力系统数据、设备参数及运行参数至所述不确定性优化调度模型,利用求解器进行求解,获取调度运行结果。本发明属于多源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技术领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建立的不确定性优化调度模型,应用于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可以提高电网对太阳能和风能的消纳能力,同时配合火电机组参与调峰,有效维护系统的安全稳定,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2547.2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及配电网承载力约束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优化方法,属于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配电网承载力约束量化模型;步骤2:以电动汽车负荷综合充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设定约束条件,建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优化模型;步骤3:基于配电网承载力约束量化模型,求解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优化模型,并进行评价。该方法通过价格信号的引导和控制措施的干预,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在时空上的平移,挖掘配电网的承载力空间,提高配电设备利用率,延缓配网投资改造周期,避免因尖峰时刻负荷过大,造成配电设备重载或过载。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53277.8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电量标定固定产线工业企业总能耗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标定固定产线工业企业在单位时间内各类能源的用量并将各类能源的用量分别转换为各类能源对应的标准煤消耗量Ect,从Ect中获取电能对应的标准煤消耗量act计算电能占比率p;获取待标定固定产线工业企业当前实时的总电量a当前,将a当前转换为电能对应的标准煤消耗量,记为ac当前;根据p和ac当前,计算待标定固定产线工业企业当前实时总能耗Q,循环上述步骤,动态获取Q。利用工业企业具有固定能耗比的特征,引入实时动态的、准确的用电数据推算出企业的实时动态的、准确的总耗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91949.2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光伏耦合的充电网络规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模型;步骤2:建立电动汽车交通行为模型;步骤3:基于步骤1和步骤2,抽取电动汽车容量及其时空分布样本集;步骤4:通过聚类优化确定充电站选址;步骤5:利用排队算法确定充电设施容量与数量;步骤6:进行光伏‑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联合优化规划。该方法以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投资建设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了充电负荷供需平衡、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等交通网络约束,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配电网电气系统、配套光伏发电系统等电力网络运行约束条件,用于给定区域内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其配套光伏发电系统的联合规划布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