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47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17480.6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升风电场综合性能的混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其应用时提供一种根据储能系统的成本模型、风电场AGC服务收益及增加有效上网电量收益,通过风电场分时段参与AGC辅助服务市场,并需要改善风电场出力波动大小提升有效发电上网率,考虑加装混合储能系统后整个风电场综合效益最大,从而对混合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及容量进行优化配置。本发明结合电力系统AGC辅助服务考核奖励规则、风电场接入电网上网考核规则、阶梯电价及混合储能系统自身特点,构建出风电场加装混合储能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升及综合效益模型,然后采用混沌蚁群优化算法,最终实现了对混合储能系统的最优经济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59636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42171.3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分段聚合近似的电力负荷曲线形态聚类方法,其包括将原始电力负荷曲线数据序列分为若干数据段,之后通过计算固定时间窗内爬坡事件总数以及基于斜率提取的边缘点总数,并通过爬坡事件总数及边缘点总数对电力负荷曲线进行降维;当电力负荷曲线的维度达到预设维数时,根据聚类数在电力负荷曲线中选取聚类中心,并计算电力负荷曲线的负荷点到每个聚类中心的SBD距离;根据负荷点到聚类中心的SBD距离,将负荷点划分至距离其最近聚类中心所在类别,并更新每个类别的聚类中心;采用更新后的聚类中心对所有电力负荷曲线的负荷点再次聚类,直至迭代次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所有类别的负荷点不再发生变化时,输出聚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2928.6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1/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直流柔性微电网的调度方法,涉及电网配送电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和解析电网运行模拟方案以及实际运行的状态数据;根据当前新能源介入梯度等级评测电网的安全指标等级;测评安全指标等级后仿测电网运行风险模型框架;基于电网运行风险模型框架在电网测试运行阶段获取风险规则信息以及当前电网运行数据;基于风险规则信息以及当前电网运行数据确定低压直流柔性微电网的调度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低压直流柔性微电网的调度方法,能够真实的测出相关数据和风险规则信息,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指定原因进行维修,以降低电网中光伏介入电网后影响,并通过多次风险测算后得出优化配电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0434.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新能源和构网储能的多场景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新能源和储能优化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获取新能源机组的出力数据集,将出力数据集转换为数据矩阵,对数据矩阵进行聚类,以确定出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和供电能力的多个需求场景;根据多个需求场景,构建构网储能参与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调节模型以及新能源机组的出力模型;根据调节模型和新能源机组的出力模型构建电力系统的出力波动性和出力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在预设的水电机组、光伏机组和构网储能运行的约束条件下,调用多场景IGDT方法求解目标函数,得到考虑新能源和构网储能场景运行的出力优化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820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58611.0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农业园区双层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尚无针对配电网运营商和农业园区用户的决策优化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步骤S1,获取配电网拓扑结构、分布式光伏与园区农业设施参数等基础数据;步骤S2,构建分布式光伏发电、温室大棚种植业用电以及畜产品养殖业用电数学模型;步骤S3,考虑配电网运营商与农业园区用户在效益提升上的决策冲突,构建配电网‑农业园区双层优化模型;步骤S4,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结合cplex求解器对S3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配电网运营商与具有可调节资源的农业园区间的互动,在减小配电网运行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农业园区用户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57413.2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特性的水光出力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及预测方法,涉及新能源规划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出力机理模型分析得到水光出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将水电出力影响因素引入到光伏出力的预测中,将光伏出力影响因素引入到水电出力的预测中,使模型学习到同一地区的水光资源与水光出力之前的耦合特征,实现对水光出力的联合预测。考虑了水光资源的相互影响,预测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98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35141.3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多分布资源协调运行的充电桩规划方法,包括: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热点时空分布需求预测模型,获取所设定的配电网节点位置上每辆所述电动汽车在一个月内不同时刻的充电需求分布;基于所述充电需求分布建立一种考虑多分布资源协调运行的充电桩规划方法模型,所述充电桩规划方法模型包括以系统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目标函数以及配电网约束和基于所述动汽车充电热点时空分布需求预测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决策约束;采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对所述充电桩规划方法模型进行处理并求解,得到充电桩的分布情况。本发明建立了考虑配网约束、“水光充储”协调运行的充电站一体化规划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474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720678.2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综合评估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网的降碳贡献率评估方法、系统、介质,包括:配电网负荷概率模型和待接入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出力概率模型;根据待评估配电网若干的历史数据,分别生成基于所述配电网负荷概率模型和待接入可再生能源系统出力概率模型的组合场景;判断配电网系统中是否有储能,若是,则生成不同的组合场景的储能充放电策略,然后跳转至下一步,否则,直接跳转至下一步;基于所述组合场景分别计算原配电网系统的第一总碳排放量和所述原配电网系统接入所述待接入可再生能源系统后形成的新配电网系统的第二总碳排放量;计算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综合降碳贡献。本发明可以获取更为全面合理的降碳效果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95494.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涉及新能源和电力系统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网分析体系中对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影响分析不够全面的问题,方案包括: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数学模型;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最大承载能力的分析模型;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多层次影响系数的分析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值法计算影响系数的权重,得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承载能力分析结果。本发明结合多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使得承载能力分析对象符合交直流混联的实际情况,对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415449.5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考虑分布式资源区域容量限制的光网储协同规划方法,属于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通过结合k‑means算法和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算法提取典型“光伏‑负荷”场景,同时基于区域屋顶面积等参数对区域分布式光伏饱和装机容量展开预测,使用Logistic函数拟合各区域光伏发展的“S”曲线,从而获得各规划阶段的光伏出力场景。考虑储能的全周期寿命成本和线路扩容投资成本,以及光网储协同规划带来的储能套利收益、环境效益和政府补贴,计及基于支路潮流模型的潮流约束、系统运行安全约束等,以经济性最优构建光网储协同动态规划模型,使用相角松弛、二阶锥松弛和Big‑M法凸化原约束条件,将原问题转化为便于求解的混合整数二阶锥凸优化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