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风电场综合性能的混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7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17480.6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升风电场综合性能的混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其应用时提供一种根据储能系统的成本模型、风电场AGC服务收益及增加有效上网电量收益,通过风电场分时段参与AGC辅助服务市场,并需要改善风电场出力波动大小提升有效发电上网率,考虑加装混合储能系统后整个风电场综合效益最大,从而对混合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及容量进行优化配置。本发明结合电力系统AGC辅助服务考核奖励规则、风电场接入电网上网考核规则、阶梯电价及混合储能系统自身特点,构建出风电场加装混合储能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升及综合效益模型,然后采用混沌蚁群优化算法,最终实现了对混合储能系统的最优经济配置。

    基于自适应分段聚合近似的电力负荷曲线形态聚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636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42171.3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分段聚合近似的电力负荷曲线形态聚类方法,其包括将原始电力负荷曲线数据序列分为若干数据段,之后通过计算固定时间窗内爬坡事件总数以及基于斜率提取的边缘点总数,并通过爬坡事件总数及边缘点总数对电力负荷曲线进行降维;当电力负荷曲线的维度达到预设维数时,根据聚类数在电力负荷曲线中选取聚类中心,并计算电力负荷曲线的负荷点到每个聚类中心的SBD距离;根据负荷点到聚类中心的SBD距离,将负荷点划分至距离其最近聚类中心所在类别,并更新每个类别的聚类中心;采用更新后的聚类中心对所有电力负荷曲线的负荷点再次聚类,直至迭代次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所有类别的负荷点不再发生变化时,输出聚类结果。

    一种低压直流柔性微电网的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8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2928.6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直流柔性微电网的调度方法,涉及电网配送电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和解析电网运行模拟方案以及实际运行的状态数据;根据当前新能源介入梯度等级评测电网的安全指标等级;测评安全指标等级后仿测电网运行风险模型框架;基于电网运行风险模型框架在电网测试运行阶段获取风险规则信息以及当前电网运行数据;基于风险规则信息以及当前电网运行数据确定低压直流柔性微电网的调度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低压直流柔性微电网的调度方法,能够真实的测出相关数据和风险规则信息,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指定原因进行维修,以降低电网中光伏介入电网后影响,并通过多次风险测算后得出优化配电方案。

    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95494.8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涉及新能源和电力系统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网分析体系中对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影响分析不够全面的问题,方案包括: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数学模型;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最大承载能力的分析模型;建立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多层次影响系数的分析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值法计算影响系数的权重,得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承载能力分析结果。本发明结合多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分析,使得承载能力分析对象符合交直流混联的实际情况,对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分布式资源区域容量限制的光网储协同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9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415449.5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考虑分布式资源区域容量限制的光网储协同规划方法,属于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通过结合k‑means算法和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算法提取典型“光伏‑负荷”场景,同时基于区域屋顶面积等参数对区域分布式光伏饱和装机容量展开预测,使用Logistic函数拟合各区域光伏发展的“S”曲线,从而获得各规划阶段的光伏出力场景。考虑储能的全周期寿命成本和线路扩容投资成本,以及光网储协同规划带来的储能套利收益、环境效益和政府补贴,计及基于支路潮流模型的潮流约束、系统运行安全约束等,以经济性最优构建光网储协同动态规划模型,使用相角松弛、二阶锥松弛和Big‑M法凸化原约束条件,将原问题转化为便于求解的混合整数二阶锥凸优化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