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刃转向和立刃犁式刹车的复合运动操纵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654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21818.4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立刃转向和立刃犁式刹车的复合运动操纵机构,属于机器人领域。解决传统机器人滑雪时刹车效果不好且关节多故障率高的问题。它包括机架、转向组件和悬架组件,转向组件设置在机架内,悬架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连接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全部悬架组件均与转向组件相连;转向组件包括转向驱动组件、横向滑动架、刹车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直线驱动组件、上叉臂框架、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和转向连杆,转向驱动组件与机架相连,转向驱动组件与横向滑动架相连;刹车状态时,转向驱动组件自锁,刹车电机用于驱动两侧转向连杆带动两侧悬架组件内的雪橇板向内旋转刹车。它主要用于雪车的转向和刹车。

    一种风电混合驱动极地科考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66204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21817.X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电混合驱动极地科考机器,属于机器人领域。解决现有极地科考机器人能耗较高、行驶性能较差、没有对极地天气进行合理利用且采集的样品容易污染的问题。它包括底盘、转向组件、风力驱动模块、履齿高度可变式履带和采样装置,底盘包括机架、前悬架组件和后悬架组件,前悬架组件设有两个并对称布置在机架的前部两侧,后悬架组件设有两个并对称布置在机架的后部两侧,转向组件用于与前悬架组件配合进行立刃刹车和转向控制,履齿高度可变式履带用于驱动机器人行进,风力驱动模块设置在底盘上端用于风动模式下驱动机器人行进,采样装置与底盘相连用于采样并存储样品。它主要用于极地科考采样。

    用于医疗康复机器人的柔性触觉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6067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15623.3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用于医疗康复机器人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属于医疗机器人触觉感知领域。解决压阻式柔性触觉传感器满足动态和静态测量的条件下动态测量数据采集迟滞及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将压电式与压阻式敏感单元交替排列,构成大范围阵列式的传感区域,具体应用时可依托选上压电选通层和下压电选通层对形成互锁的相应的两个压电式敏感单元或相应的压阻式敏感单元进行选通,完成触觉信号的输出;所述的通过将压电式敏感单元和压阻式敏感单元设置为由紧密排布的半球形阵列构成。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医用康复场景的机器人上。

    基于光学定位的穿刺模板、辅助放疗恒力跟踪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48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147701.2

    申请日:2022-02-17

    Abstract: 基于光学定位的穿刺模板、辅助放疗恒力跟踪系统及方法,涉及基于3D打印模板的机器人辅助近距离放疗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基于3D打印模板重量分布不均易发生偏移、操作难度大、光学小球追踪难度大、以及无法对其进行恒力跟踪的问题。穿刺模板包括3D打印模板、夹持连接件、N个定位基准柱和N个光学小球;夹持连接件固定在3D打印模板的下端中部;3D打印模板为曲面结构,且其上设有多个穿刺针道;N个定位基准柱固定在3D打印模板的上表面,且每个定位基准柱的顶端固定有一个光学小球;3D打印模板的下端中部设有夹持连接件。本发明主要用于对3D打印模板进行恒力跟踪。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或检查的力反馈主手

    公开(公告)号:CN11463189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163422.5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外科手术或检查的力反馈主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力反馈主手操作空间小,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它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部与转位机构相连,所述转位机构输出端水平设置并与固定板一侧相连,固定板另一侧连接有第一轴电机和第二轴电机,所述第一轴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轴连接轴相连,所述第二轴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轴连接轴相连,所述第一轴连接轴上端与第一轴A连杆一端相连,第一轴A连杆另一端与第一轴B连杆相连,所述第二轴连接轴上端与第二轴A连杆一端相连,第二轴A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轴B连杆相连,所述第一轴B连杆与第二轴B连杆相连。它主要用于外科手术或检查。

    一种耐高温履带式机器人底盘

    公开(公告)号:CN11324712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733057.2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一种耐高温履带式机器人底盘,它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履带式机器人存在无法在石化爆燃等极端恶劣工况条件下,其电气、控制及传动系统受高温影响导致作业失效的问题。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安装在驱动腔室内,电控腔室内设置有真空腔,真空腔与本体形成的空隙填充冷却液,电控单元安装在真空腔内,悬挂系统安装在耐高温防护板与本体长度方向的外侧壁之间,且悬挂系统在驱动单元的带动下行走,视觉传输处理系统和雷达扫描装置安装在上方盖板上,且位于电控腔室的上部,无线传输模块安装在上方盖板上,且位于驱动腔室的上部。本发明用于灾后救援、险情勘察、危化品处理的过程中。

    一种雪地自主漫游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系统及其作业与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97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83496.2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雪地自主漫游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系统及其作业与路径规划方法。所述感知系统,用于感知机器人所处的雪地极端环境与自身状态;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机器人漫游的平稳性与可靠性,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移动与避障;同时机器人借助风场环境进行能源的合理利用,最终达到风帆助航的效果;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完成控制系统下达的控制指令与作业任务,实现雪地漫步;所述远程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机器人状态信息,并下达作业任务和目标路径到控制系统,进行作业及全局路径规划。用以解决机器人在雪地环境中的长距离大范围自主漫游问题,同时解决了机器人在利用风帆助航前行时可能存在倾覆的问题。

    一种风动力雪地漫游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572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88496.4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一种风动力雪地漫游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辅助工作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雪地漫游机器人能耗高以及路面适应性差的问题。它包括机架、转向机构、风动力驱动模块及四组悬架;其中四组所述悬架两两相对安装在机架的两侧,每组所述悬架均包括固装在机架上的主架体及铰接在主架体底端的雪橇板,通过传感器,自动改变风帆的角度,实现自动控制,并保证风帆角度始终处于风能利用的最优状态。采用四块雪橇与地面接触,阻力小,接触面积大,不易陷入雪中,拥有更好的路面适应性和通过性。转向机构可以改变前方雪橇的方向进行转向,还可以实现犁式刹车。机构简单,能量损坏小,易于控制。

    一种基于串联弹性驱动的医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447409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62543.8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联弹性驱动的医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现有按摩末端执行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它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上方设置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从前端至后端依次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二号滑块和三号滑块,一号滑块、二号滑块和三号滑块上方分别设置有按摩球连接杆、弹簧连接板和滑块弹簧固定板,按摩球连接杆的一端与按摩球相连,另一端与一号弹簧的一端相连,一号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板相连,滑块弹簧固定板上设置有弹簧固定板,弹簧固定板与二号弹簧一端相连,二号弹簧的另一端弹簧连接板相连,支撑底板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弹簧固定板相连。它主要用于医疗按摩。

    一种气浮支撑三维主动移动的重力卸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3874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1419298.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一种气浮支撑三维主动移动的重力卸载装置,属于微重力模拟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微重力模拟设备不适用于大载荷被卸载物的问题。每个气浮块在其对应的气浮导轨上的运动均通过直线电机实现,所述电动缸式卸载机构包括连接框架、角度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及电动缸,所述连接框架固接在第二气浮块底端,所述角度传感器水平装设在连接框架上,所述电动缸位于角度传感器的下方且通过拉力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固接,被卸载物通过钢丝绳固装在电动缸的活塞杆底端。二维运动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响应快,精度高,适用于大型、重载设备。竖直方向采用电动缸式重力卸载机构,来完成对实验设备的重力卸载任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