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3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13960.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角度断层粘滑错动可视化振动试验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模型箱组件、监测组件和加载组件,其中,模型箱组件用于容纳试验器材并可视化模拟多角度断层工况、断层位错工况、地震动工况、断层位错和地震动共同作用工况;监测组件用于实时拍摄试验过程图像并进行图像处理分析;加载组件用于施加动力给模型箱组件以实现断层位错工况的模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较小体积下实现非接触的全场可视化监测,在传统监测手段的基础上,能够直观地进行变形传递机制的研究,整合了断层区地下结构模型试验的多种试验需求,实现了同一个试验装置模拟多种断层倾角工况下断层位错和地震动共同作用的功能,具有工况灵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96895.X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立体化土体大变形流动灾害韧性防护体系,包括主动防护体系和被动防护体系。主动防护体系包括木本植物防护体系和草本植物防护体系,通过植被强大的根系主动提高松散斜坡的稳定性。被动防护体系包括新型抗冲击韧性构件和刚性抗冲击构件。当土体大变形流动灾害发生并冲击被动结构时,新型剪切增稠材料根据冲击力大小,智能化的调节自身粘度,应对冲击并吸收能量,可实现自适应智能化防灾;当新型抗冲击韧性构件发生损坏后,可迅速通过泵车更换剪切增稠颗粒材料,恢复被动防护体系工作性能。本发明具有立体化全过程防护、满足韧性防灾要求、契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施工方便且经济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我国的防灾减灾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6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18855.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质灾害模拟领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底滑坡流动过程中的基底应力测量装置,包括:架支撑系统,正应力测量系统,剪应力测量系统,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本发明不仅可以协同测量海底滑坡失稳‑流动‑致灾过程中的基底正应力、孔隙水压力,并且还能测得与海底滑坡失稳‑流动‑堆积全过程密切相关的基底剪应力;本发明剪应力测量板可以根据真实地貌粗糙条件选取不同地形粗糙度模拟布,从而测量海底滑坡失稳‑流动‑致灾全过程中基底应力状态;本发明可根据不同的海底滑坡规模更换不同几何面积的测量板,可保证力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50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0557.5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工离心机平台的地震断层模拟系统,涉及地震灾害模拟技术领域。该系统的底部支座系统用于支撑水平作动系统、模拟地震断层和场地覆盖层,水平作动系统用于对模拟地震断层和场地覆盖层施加水平推力,模拟地震断层用于填充断层试块,以模拟地震断层的基岩层,场地覆盖层用于在模拟地震断层上填充砂层材料,以模拟地震断层的土壤层。本发明通过土工离心机平台模拟超重力环境,真实还原岩土的真实应力状态,同时通过设置模拟地震断层和场地覆盖层,并通过水平作动系统对模拟地震断层和场地覆盖层施加推力,从而模拟因活动断层破裂而导致的地震发震全过程以及地震在场地中的传播效应,实现跨越断层情境下工程结构动力响应特性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8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0783.3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土工离心机平台的地震断层模拟的实验方法,涉及地震灾害模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在地震断层模拟的实验过程中,监测所述隧道的端部受力和局部变形、所述场地覆盖层的地表位移和加速度及土压力、所述水平作动系统的作动量和作动力、所述表面裂缝破裂图像和所述场地变形图像。本发明通过土工离心机平台模拟超重力环境,真实还原岩土的真实应力状态,同时获取模拟地震断层和场地覆盖层中隧道的端部受力和局部变形、表面裂缝破裂图像和场地变形图像,以及水平作动系统的作动量和做动力,从而模拟因活动断层破裂而导致的地震发震全过程以及地震在场地中的传播效应,也实现了跨越断层情境下工程结构动力响应特性模拟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9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72683.4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模拟变重力环境下岩土颗粒流变冲击全过程的实验方法,涉及工程地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启动实验模块的动力连杆,使装样舱在动力连杆的带动下沿着实验模块的透明实验舱的一端滑向透明试验场的另一端。当装样舱滑动到预设位置时,打开装样舱的可动铁质舱盖,使岩土颗粒从装样舱中流出并进行流变冲击运动。在岩土颗粒流变冲击运动过程中,监测拦挡组件,采集拦挡组件上的应变组件感应到的冲击力,采集冲击图像。本发明通过通过模拟变重力环境下岩土颗粒流变冲击运动,自动采集冲击力和冲击图像,并在流变冲击运动之后,自动引导岩土颗粒回流到初始位置,实验操控过程自动化,有效减轻航空航天实验人员工作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298538.4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型隔震支座加压剪切试验的夹具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夹具使用时安装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用于对微型隔震支座进行加压剪切试验,所述夹具包括换向加载组件与围压组件,所述换向加载组件由第一换向加载板和第二换向加载板之间放置待测试的微型隔震支座试件,所述围压组件由第一滚轴连杆、第二滚轴连杆、第三滚轴连杆和第四滚轴连杆形成围压结构,用于对第一换向加载板和第二换向加载板施加围压力,所述第一换向加载板和第二换向加载板与围压结构配合将电子万能试验机的轴向拉力转换为剪切力,从而对待测试的微型隔震支座试件进行加压剪切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制作成本低、压力均匀、误差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99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05610.6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海底滑坡的滚筒试验装置,包括滚筒、高压装置、动力组件、图像采集系统和防爆玻璃罩。滚筒为封闭的空心圆柱体结构,筒顶为有机玻璃材质,通过法兰与筒身连接,筒身和筒底为一体式结构;高压装置包括高压水泵和高精度水压表,高精度水压表通过高压阀门与滚筒连接,高压水泵通过卸压安全阀与滚筒连接;动力组件包括从动轮、传动轴、步进电机和转速控制器;图像采集系统包括CCD相机和高亮LED光源,分别位于滚筒筒顶正前方和左上方。利用本发明装置可开展模拟海底高水压环境下稳定状态的颗粒流动试验,可模拟不同的海底高水压环境、滑动速度、体积分数等条件,获得颗粒流动性态与水压、滑动速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1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111553.9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弱科氏效应下超高速碎屑流冲击模拟的试验装置,包括气箱组、电磁阀模组、滑槽‑拦挡装置、磁力浮托装置、土体料箱装置、土体料箱气动加速‑减速装置、以及气动闸门开合装置。本发明为离心弱科氏条件下模拟超高速滑坡碎屑流冲击破坏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较好解决了传统离心模拟高速地质过程中的科里奥利效应问题,可为相关地质灾害对结构冲击效应的研究提供支撑,也可为更复杂离心‑科氏复合环境下模拟超高速地质过程相关问题提供对比,用于评估科氏效应的影响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679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90300.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中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泄洪自升式防汛系统,海侧固定墙、陆侧固定墙以及底部的土石海堤构成夹心空腔;活动芯墙竖直设置在夹心空腔内;海侧固定墙的下部具有若干个引水孔,陆侧固定墙高于陆地表面的位置具有若干个排水孔;下引水管水平设置在土石海堤内,一端对应地插入引水孔中,另一端贯穿土石海堤;排水管的一端一一对应地插入陆侧固定墙的排水孔内,另一端贯穿土石海堤,从陆侧坡面伸出。其优点在于既能使防汛墙内外的水力差在一定范围,又能够在遭遇罕见的极端灾害时,通过主动泄洪,减少堤顶漫溢,从而使得防汛墙主体结构不垮塌,泄洪后大幅削弱陆域溢流速度和冲击能量,既保全了防汛墙结构又保障了陆域生命财产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