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3633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96799.2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3/30 , C02F3/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含有机氮化工废水氨化速率的方法,属于废水治理方法领域。其步骤为:A、通过废水收集池收集化工废水;B、收集池内的废水进入厌氧水解酸化池;C、在厌氧水解酸化池中添加活化催化剂,通过活化催化零价铁强化厌氧水解酸化池中氨化菌群的活性,强化有机氮的氨化速率;D、厌氧水解酸化出水经过后续的缺氧和好氧实现氨氮的硝化和反硝化;E、好氧池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池,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厌氧池;F、二沉池出水氨氮能够直接排放,活化催化剂强化后的厌氧水解酸化池相比较于传统厌氧水解酸化池,其氨化速率提高了2~3倍。
-
公开(公告)号:CN10413993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77589.7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B65D9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罐呼吸气收集净化系统及方法,属于储罐呼吸气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储罐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密封盖和排空口,收集管网的支管与排空口连通,主干管与动力输送风管连通,动力输送风管通过风机与净化机构连通,动力输送风管上设置有调节阀和压力表,本发明的收集净化过程为:储罐产生大呼吸气时,保证压力表示数维持负值,大呼吸气进入收集管网,经风机输送至单独设置或厂区内现有的净化机构;储罐产生小呼吸气时,调小调节阀开度,保证压力表示数维持负值,重复与大呼吸气相同的收集、净化操作。本发明中多个储罐产生的大、小呼吸气均能得到统一、完全收集,且均能得到有效净化处理,建造、运行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7219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40269.2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7C65/05 , C07C51/50 , C02F9/04 , C02F10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412 , C02F9/00 , C02F2103/36 , C07C51/42 , C07C6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步酸析回收生产5-氯水杨酸的母液废水中5-氯水杨酸的方法,属于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回收步骤为:(1)将5-氯水杨酸的母液混合,泵入酸化搅拌釜Ⅰ,滴加浓盐酸或浓硫酸,搅拌均匀得酸化液A;(2)将酸化液A离心,得离心清液B和离心颗粒沉淀物;(3)将离心清液B滴加浓盐酸或浓硫酸,搅拌均匀得酸化液C;(4)将酸化液C离心,得离心清液D和离心颗粒沉淀物;(5)依次重复步骤(3)所述的酸析操作和步骤(4)所述的离心操作,直至回收操作结束。本发明实现了5-氯水杨酸的有效回收,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母液废水中的COD,降低了废水处理难度,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99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30587.9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1 , C02F1/285 , C02F1/42 , C02F1/5245 , C02F3/06 , C02F9/00 , C02F2101/20 , C02F2101/22 , C02F2103/16 , C02F2201/46105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高效组合深度处理方法,属于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步骤为:电镀废水经过破氰、除铬、混凝沉淀前处理后,在接触氧化槽中进行生化处理,该接触氧化槽的出水经二沉池,采用斜管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再进入混凝沉淀槽,投加絮凝剂及助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述出水作为树脂吸附槽的进水,采用磁性树脂进行吸附反应;吸附出水经过滤器后,进入固定床树脂吸附单元,其出水得以达标排放或者回用。本发明的出水中重金属如Cu2+、Ni2+浓度均小于0.02mg/L,COD能维持在20mg/L,能同时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标准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该工艺对废水适应性强,经济性能好,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92182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1248104.3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反硝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静态挂膜和动态挂膜相结合的微生物挂膜方式,梯度式增加或减少培养基质浓度的方式培养反硝化菌群,大幅提高了生物膜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提高了污水脱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1128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0841630.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9/0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甲醇碱性树脂脱附液的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树脂脱附液再生领域。它包括:(1)采用真空膜蒸馏法处理脱附液,分离出甲醇;(2)对回收甲醇后的脱附液采用均相膜电渗析法分离脱附液中的氢氧化钠,并对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提浓,达到回用要求;(3)将均相膜电渗析系统淡室的有机废水采用湿式催化氧化降低COD并提高B/C比后进生化系统进一步处理。本发明方法能耗低,而且最大程度实现甲醇和氢氧化钠的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企业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91158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053542.3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江苏国创新材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32 , C02F101/30 , C02F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戊唑醇农药生产废水处理及硫酸钾盐资源回收方法,属于农药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为:将戊唑醇农药生产工艺中烯酮、缩合生产工段废水和环氧生产工段进行分开收集和处理,其中烯酮、缩合生产工段废水采用吹脱‑微电解‑芬顿氧化‑中和沉淀处理,而环氧生产工段废水采用树脂吸附处理并回收硫酸钾,最终将两种方式处理后的出水合并进入生化处理。所述处理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烯酮、缩合生产工段产生的可降解废水与环氧生产工段的难降解废水混合处理时后续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且废水中硫酸钾盐实现了资源化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0332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74524.8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江苏国创新材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比表面积吸附树脂的合成方法,属于树脂合成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二乙烯苯自聚合过程中,用乳酸和致孔剂进行复配,有效地控制二乙烯苯自聚的平均孔径,并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树脂上的残留悬挂双键得以浸润,形成具有强吸电子能力的阳碳离子,与邻近的苯环发生亲核攻击作用,进而形成桥联,增加孔道,提高比表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7445249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710786215.4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江苏国创新材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2F1/42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树脂互相强化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和硝态氮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为:(1)首先使经生物化学反应后的废水流过丙烯酸系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2)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废水流过苯乙烯系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3)经步骤(2)处理后废水回流进入步骤(1)、步骤(2)重新处理;(4)树脂再生步骤,使再生液先流过苯乙烯系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脱附液再流过丙烯酸系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洗脱。该方法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硝态氮均具有较好去除效果,同时可实现较好的抗有机污染性能,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56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16443.9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公司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1/122 , C02F101/16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利用聚糖反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继而采用厌氧-好氧的生化处理,最后利用高级氧化法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厌氧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预处理后的废水中COD浓度≥6000mg/L时,所述厌氧池以串联的形式工作;当处理后的废水中COD浓度<6000mg/L时,所述厌氧池以并联的形式工作。所述处理方法能有效应对聚氨酯生产过程中废水水量、水质波动大的情况,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聚氨酯废水难生化处理和实际处理过程中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