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554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61238.4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故障信号检测与波形识别方法,其方法如下:首先利用电流互感器采集电力系统信号数据,通过互感器与数据采集卡连接,由数据采集卡转换为数字信号发给上位机;然后在上位机采用优化算法估计电力系统信号的基波分量(包括振幅、频率、相位)、谐波分量(包括各谐波的振幅、频率、相位)、指数衰减的直流偏移(包括幅值、时间常数)及故障起始点,最后根据这些估计参数重构电力系统信号,优化目标为重构信号与实测信号之间的最小二乘方差误差最小。本发明能够准确估计在无故障及有故障情况下的信号参数;故障起始点的检测与故障信号波形的识别同时进行,优化算法能够在半周期长的采样窗口内完成上述两项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94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55129.X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态学梯度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变压器差动保护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差流信号I;(2)对差流信号I进行采样;(3)当采样得到的差流信号I超过差动保护的启动元件的整定值Icd时,进行励磁涌流的判别,具体步骤如下:(3-1)取数据窗口为半个基频周期长的差流信号I,利用改进的数学形态学梯度算法得到I的形态学梯度结果;(3-2)引入判据σ:若σ>σset,则判别I为励磁涌流,否则执行步骤(3-3);(3-3)引人判据C:若C>Cset,则判别I为励磁涌流,否则为内部故障信号。本发明方法具有步骤简单、计算量小、延时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在CT饱和条件下,也能识别出励磁涌流实现闭锁差动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735654.3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构过完备表示的稀疏信号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包括:1)根据故障等效在故障区段两端注入电流的特点,建立稀疏的虚拟注入电流模型,将故障定位问题转化为虚拟注入电流向量的重构问题;2)为了降低重构虚拟注入电流向量精度的要求,提出过完备表示的重构模型,通过插入高密度的虚拟节点逼近故障点;3)为了降低过完备表示重构模型的计算量,提出二阶段重构策略,第一阶段重构未过完备表示的模型,并根据重构结果建立过完备表示的虚拟注入电流向量;第二阶段重构过完备表示的虚拟注入电流向量,并根据重构结果中最大值所对应的位置估计故障区段和故障位置。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对稀疏重构算法的要求并提高故障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79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84428.X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处理终端,包括底座和工作台,所述底座和工作台相互靠近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盘,两个所述转动盘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底座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壁设有多个呈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座,多个所述支撑座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壁上均设有转动口,多个所述转动口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多个所述转动块上均固定连接有轮罩,多个所述轮罩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轮轴,多个所述轮轴上均转动连接有滚动轮,所述底座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工作管。本发明可以方便的进行装置的移动和固定工作,还方便了用户进行相应的线路连接和断开工作,十分方便用户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249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11178389.3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SO和SVM算法的低频振荡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基础数据,包括电网电压信号、电流信号;2)采取数学形态法的开闭运算对电网电能信号预处理;3)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确定低频振荡的模态数量;4)根据群优化算法(GSO)拟合得出各模态低频振荡的相关参数值;5)采用叠加计算得出当前低频振荡波形函数表达式,再根据表达式进行检验。本发明将SVM算法和GSO算法结合起来,通过基于信息的方法找出实时动态电能信号中的低频振荡分量及其参数特征,以便后续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低频振荡带来的潜在危险,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153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85947.2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3/0484 , G06F3/0488 , G06F16/36 , G06F16/16 , G06N3/04 , G06N3/08 , G06Q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人机交互系统包括:文件获取模块、指令确定模块、控制模块和投影模块;文件获取模块、指令确定模块和投影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文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文件;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界面触觉信息解析用户指令;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知识图谱构建指令对待整理文件进行处理,得到知识图谱;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投影启动指令控制投影模块将课件或者知识图谱投放到幕布上。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构建的知识图谱,能够直接作为教学的材料,或作为教师制作课件的基础,能够缩短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同时保证课件的质量,尤其是在教学大纲更改时,能够极大地提高知识点整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9070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1307509.5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梯度和数学形态熵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直流线路电压信号,并对电压信号进行线模转化;2)构建改进的形态滤波器,滤除线模电压信号中的噪声奇异点,并进行多尺度形态梯度处理,根据处理结果构造故障启动判据;3)对故障信号进行多尺度数学形态梯度处理,利用不同尺度下的数学形态梯度学处理结果,构造数学形态熵,构造区内区外故障判据及正负极故障判据。本发明可快速滤除信号中的噪声奇异点,通过多尺度数学形态梯度和形态熵,快速准确的实现故障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9784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01443.5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减量和盲源分离的低频振荡参数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随机减量技术对采集到的环境激励下的类噪声电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自由衰减信号;2)对自由衰减信号采用盲源分离算法,分解出不同的单模式信号;3)对不同的单模式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变换,求解出振荡频率和衰减系数,并采用识别程序,确定最佳的模式结果。本发明突破现有识别方法基于明显扰动下的事后识别缺点,利用盲源分离和随机减量算法,实现高效准确的事前低频振荡参数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56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637916.7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2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稳态特征波形匹配的电能分项计量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通过采集家用负荷的稳态特征波形,与数据库中的负荷标准特征波形的相似程度来进行负荷识别,根据负荷的功率变化量以及负荷的开关时刻来计算各类负荷所消耗的电能,用来实现家用负荷的分项计量;所述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可对用电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形成电能分项计量报表供用户查询,并可将电能分项计量报表上传云端供电网公司参考,功耗小,成本低,易于安装,为用户了解自家用电情况提供详细数据,也可作为电网电能测量系统中的一个终端设备,为电网公司了解负荷结构等数据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427566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510908850.6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8C17/02 , H04L29/08 , G05B19/418 , H04W84/18 ,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风电场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无线传感器节点、基站、监控中心和移动监测设备;所述无线传感器节点安装在风力发电机上负责获取风电场的运行数据,包括风力发电机的状态数据以及风场的气象数据,每个传感器节点有唯一的ID号地址;所述基站负责无线传感器节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双向信息交互;所述监控中心采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测量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显示;所述移动监测设备通过无线网络随时随地获取风电场的各种运行状态信息。本发明系统具有体积小、安装维护简单、扩展容易、通信灵活、监测方便的特点,能够对风电场进行远程实时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