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8380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83920.7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体化多功能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包括用于输入待处理污水的进水管(1)、依次用于对待处理污水进行处理的预处理区(2)、集泥区(3)、好氧反应区(4)、异养反硝化区(6)、硫自养反硝化区(7)、过渡处理区(8)、TiO2负载陶粒消毒区(9),用于输出处理水的出水管(10),曝气管(5)用于向好氧反应区(4)和异养反硝化区(6)曝气。本发明通过对装置内关键组件的连接关系、各部件内在结构等进行改进,综合硫自养技术与波形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形成一体化消毒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为污水处理提供一种成本较低、运行管理容易,集预处理+净化+脱氮+消毒+自动防堵塞于一体的处理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22088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085488.8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5K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延性电路制造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延性电路互联结构的制造装置,包括注射器、高压发生器、金属收集板和振动发生器,其中注射器中充有静电纺丝溶液并将静电纺丝溶液输送至金属喷头;金属收集板承载有基板位于喷头的喷射下方,并通过与之相连的运动平台一同沿着X轴或Y轴方向移动;振动发生器用于当金属收集板及所承载的基板沿着X轴或Y轴方向平移的同时,使其沿着与平移方向垂直的Y轴或X轴方向产生振动;高压发生器的正极与金属喷头相连,其负极与金属收集板相连。本发明中还公开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通过本发明,可生成具备高延展性、高精度级的二级波纹结构,并尤其适用于延性电路互联结构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3220882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85488.8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5K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性电路互联结构的制造装置,包括注射器、高压发生器、金属收集板和振动发生器,其中注射器中充有静电纺丝溶液并将静电纺丝溶液输送至金属喷头;金属收集板承载有基板位于喷头的喷射下方,并通过与之相连的运动平台一同沿着X轴或Y轴方向移动;振动发生器用于当金属收集板及所承载的基板沿着X轴或Y轴方向平移的同时,使其沿着与平移方向垂直的Y轴或X轴方向产生振动;高压发生器的正极与金属喷头相连,其负极与金属收集板相连。本发明中还公开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通过本发明,可生成具备高延展性、高精度级的二级波纹结构,并尤其适用于延性电路互联结构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252936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0675.5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体动力喷印的阵列化图案喷印装置,包括金属针头,承印层,金属基板,运动平台和高压发生器,其中,所述金属针头设置在承印层上方,该承印层设置在金属基板上,该金属针头和金属基板分别连接到高压发生器正负端,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电场,所述金属基板可在运动平台的驱动下作平面运动,从而带动承印层运动,在电场作用下,喷印溶液通过金属针头流出并形成射流喷射到运动的承印层上,即可在该承印层上形成所需的喷印图案。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装置制备图案的方法。本发明基于拉伸辅助的高精度定位,实现了在工程环境下,高精度阵列化图案的简单、快速制造,突破了传统静电喷印技术在射流定位与喷印特定图案方面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2134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252325.8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9B3/00 , B09B5/00 , B09B3/40 , B09B3/70 , B09B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焚烧飞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废焚烧飞灰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确定待处理的固废焚烧飞灰中可溶性盐的实际比例,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投放第一可溶性盐的操作来保证目标溶剂与待处理的固废焚烧飞灰混合后的溶液中可溶性盐的比例在10%~20%之间,而该比例在保证可溶性盐较高脱除效率的前提下,能够有利于提高目标溶剂对固废焚烧飞灰的碳的脱除效率。此外,通过利用目标溶剂中溶于水的异丙醇和乙醇来提高固废焚烧飞灰的有害有机物的脱除效率,利用目标溶剂中的目标碳酸盐来提高洗脱灰中的钙含量,利用目标溶剂中的水来保证固废焚烧飞灰的可溶性盐的脱除效率。上述方案可以提高固废焚烧飞灰中可溶性盐、碳和有害有机物的脱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2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5953.4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C01F7/02 , B09B3/80 , B09B3/38 , B09B3/40 , B09B3/70 , C01D3/04 , C01F11/22 , C01B32/00 , C25C3/12 , C25C3/18 , B09B101/55 , B09B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铝大修渣的资源化处理系统。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反应池可以将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洗液和电解铝大修渣的粉料进行混合反应来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通过设置第一资源化处理组件可以对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洗渣和浸出渣进行第一资源化处理来分别得到碳质成分和资源化产物,而碳质成分可以作为铝电解的阳极原料,资源化产物中的氟化钙可以作为改善窑炉燃烧条件的矿物质;通过设置第二资源化处理组件可以对浸出液进行第二资源化处理来分别得到氧化铝和氯化钠,而氧化铝可以作为铝电解的溶质,氯化钠可以作为铝电解的电解质。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实现电解铝大修渣的资源化处理,从而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24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1268026.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灰中硒形态分析的方法。该分析方法包括:称取第一质量的飞灰,并将飞灰分成第二质量的第一飞灰和第三质量的第二飞灰;将第一飞灰进行消解,以确定飞灰中硒的总含量;向第二飞灰中添加第四质量的惰性化合物,并在惰性气氛中将第二飞灰和惰性化合物进行加热,以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分成第五质量的第一混合物和第六质量的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进行消解,以确定飞灰中物理吸附态硒的含量;向第二混合物中添加弱酸缓冲液,以确定飞灰中氢氧化钙结合态硒、氧化钙结合态硒和硅酸钙结合态硒的含量和飞灰中硫酸钙结合态硒和氧化铁结合态硒的含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解决飞灰中硒形态难以区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02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24369.5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强化重金属稳定化的飞灰螯合处理方法和复合稳定剂,该用于飞灰螯合稳定化处理的复合稳定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CaO‑Fe复合微晶体3‑5份和有机螯合剂3‑8份。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和用于飞灰螯合稳定化处理的复合稳定剂混合均匀,得混合液;将垃圾焚烧飞灰、硅酸盐水泥和混合液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固体混合物,将固体混合物进行养护。通过该复合稳定剂对飞灰进行处理,能够强化控制飞灰螯合稳定化过程中氧阴离子型重金属,有效控制飞灰中重金属在螯合稳定化处理过程中的浸出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2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08911.6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1/28 , G01N1/34 , G01N1/40 , G01N21/31 ,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渣中铅的形态分析方法,属于痕量元素形态分析领域。包括:第一步,加入分离剂1,分离得到X1=PbCl2+PbSO4;第二步,加入分离剂2,分离得到X2=PbO+PbCO3;第三步,消解,分离得到X3=其他形态的铅,一般认为是硅铝酸盐结合态铅;第四步,加入分离剂3,分离得到Y1=PbCl2+PbO+PbCO3,对于部分特殊灰渣,本步添加CaO扩大本发明适用范围;第五步,加入分离剂1,分离得到Y2=PbSO4;第六步,消解,分离得到Y3=其他形态的铅,一般认为是硅铝酸盐结合态铅;最后计算和分析。本发明提出的灰渣中铅形态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燃煤电厂灰渣、垃圾焚烧灰渣、生物质燃烧灰渣等固体中的含铅化合物。铅形态分析方法的建立有利于研究固体燃烧过程中铅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而加强铅的脱除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4283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596625.1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铁接触网拉线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对拉线的缺陷进行分类,根据拉线的缺陷类别对包含待测目标的数据样本进行标注;对所述标注好的数据样本进行预处理并转换格式;将转换格式后的数据样本输入到搭建好的网络模型中,输出预测结果;对预测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最终的缺陷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对人造物体固有属性的建模,提高了网络对拉线角度的鲁棒性,也提高了传统正框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同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摒弃了繁复地手工设计特征的过程,直接利用深度网络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提取关键部件的缺陷特征,实现了端到端的缺陷检测,并替代人工筛选缺陷图像的过程,减轻了人的工作量,缩短了从发现缺陷到检修的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