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TE系统的耦合线宽带移相器

    公开(公告)号:CN104201441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26042.1

    申请日:2014-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LTE系统的耦合线宽带移相器,包括相移参考电路和相移控制电路;相移参考电路包括第一组耦合微带线和第一顶端连接点,通过微带线连接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相移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组耦合微带线和第三组耦合微带线以及第二顶端连接点和末端连接点,通过微带线连接第二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第一输入端口用于输入信号作为相位参考,第二输入端口用于输入信号作为相位控制,通过电路控制,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值为指定的相移量。通过使用耦合微带结构实现指定的移相值,拓宽工作带宽且简单、紧凑、实用,实现稳定的移相值的同时保持较小面积。

    一种基于立体十字介质谐振器的窄带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0602547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1013.4

    申请日:2016-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8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立体十字介质谐振器的窄带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属于电气领域。具体包括:金属盖,金属腔体,十字形微波介质块,介质底座,三个端口和三个相同的金属棒;金属腔体为长方体金属空腔;上方匹配金属盖密封;介质底座固定设置在金属腔体的内部底部中心,介质底座上边安装十字形微波介质块;三个端口分别设置在金属腔体的三个侧壁上,其末端分别连接三个金属棒,金属棒深入金属腔体内部,末端接触金属腔体的底部,且不与金属腔体侧壁接触;优点在于:在进行功率分配的同时具有窄带滤波的特性,集成了滤波功能,有效地提升系统的集成度。

    集成高次谐波抑制和宽带带通滤波功能的耦合线功分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7759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08677.0

    申请日:2016-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集成高次谐波抑制和宽带带通滤波功能的耦合线功分器,包括: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均位于介质板顶部;三对耦合线水平连接,另外两对耦合线垂直放置。包括两条微带线,分别和两对耦合线末端连接。介质板,为印刷电路的基板,用于承载整个电路。过孔用于耦合线末端与接地面之间的连接。本发明的集成高次谐波抑制和宽带带通滤波功能的耦合线功分器实现了超宽通带,超宽带隔离带,且在通带范围内,有较小的插入损耗,相位差稳定,能实现良好的匹配和隔离,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径向线介质谐振天线阵列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7063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28129.1

    申请日:2016-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10 H01Q1/38 H01Q21/00 H01Q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向线介质谐振天线阵列,包括径向线缝隙波导、介质谐振天线阵列、馈电部分及介质层;径向线缝隙波导包括金属板、金属底板和金属侧壁,介质层为中空圆柱状,填充于径向线缝隙波导内部,中空部分与金属底板的凸台相对应;介质谐振天线阵列包括若干个介质谐振天线单元,介质谐振天线单元位于金属板上表面缝隙的正上方;馈电探针部分包括四个金属棒和四个SMA天线接头,一个金属棒和一个SMA天线接头连接,形成一个馈电探针;本发明提供的径向线介质谐振天线阵列采用四馈点的馈电方式辐射圆极化电磁波,实现了高增益及较高的口径效率。

    一种基于耦合线紧耦合器的全双工自干扰信号消除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0620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79315.0

    申请日:2014-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线紧耦合器的自干扰信号消除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发射信号通过紧耦合器的输入端port1接入,通过紧耦合器的直通端port2将发射信号的第二信号发射出去,同时通过紧耦合器的耦合作用将发射信号的第一信号接入紧耦合器的耦合端port3;通过调节耦合端port3的反射系数,使得耦合端反射到隔离端port4的第四信号与泄漏到隔离端port4的所有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从而达到消除自干扰信号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实现了全双工射频自干扰信号消除系统的小型化、简单化,且对宽带而言具有良好的自干扰信号消除效果。

    基于大功率应用的平面微带平衡到平衡的功率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03035995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567670.2

    申请日:2012-12-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功率应用的平面微带平衡到平衡的功率分配器,是基于平衡式Wilkinson功率分配器的结构改进,设有:一对差分输入端口和两对差分输出端口,并增设两条微带传输线和两个接地电阻,用于取代原来分别位于两个对称输出端口之间的一条微带传输线和两个隔离电阻,即在端口2和5之间连接两根对称的微带传输线Z25和位于其中间的接地电阻R2,在端口3和6之间同样连接两根对称的微带传输线Z36和位于其中间的接地电阻R3,藉由该两个接地电阻提供的散热通道,能将该功率分配器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地而散热,从而有利于加设散热器而保证大功率的应用。其他特点是:结构对称、简单、紧凑,易于小型化和工程实现。

    集成平面阻抗匹配巴伦的射频识别近场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3050778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19616.9

    申请日:2013-01-18

    Abstract: 一种集成平面阻抗匹配巴伦的射频识别近场天线,设有:天线主体部件、阻抗变换部件、馈线和介质板,天线主体部件包括双面带线、8个电阻和一个过孔,这些元器件构成双面平衡结构,双面带线与上下面板上的电阻串联实现阻抗匹配,且因双面两条带线的传输电流反向,在天线正上方和正下方形成两个磁场,通过磁场耦合使两侧都能读写标签,使用便利。阻抗变换部件为介质板上下面板上分别印制的一根U形弯折线,通过弯折引入分布电容和电感实现阻抗变换。馈线是双面平行带线,下侧介面板的带线在馈点处较宽,通过渐变逐渐减小到与上侧介面板带线相同的宽度。本发明为整体平面结构,占用空间小、便于放置;且其远场增益小,磁场分布均匀,盲区少。

    基于大功率应用的平面微带平衡到平衡的功率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0303599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67670.2

    申请日:2012-12-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功率应用的平面微带平衡到平衡的功率分配器,是基于平衡式Wilkinson功率分配器的结构改进,设有:一对差分输入端口和两对差分输出端口,并增设两条微带传输线和两个接地电阻,用于取代原来分别位于两个对称输出端口之间的一条微带传输线和两个隔离电阻,即在端口2和5之间连接两根对称的微带传输线Z25和位于其中间的接地电阻R2,在端口3和6之间同样连接两根对称的微带传输线Z36和位于其中间的接地电阻R3,藉由该两个接地电阻提供的散热通道,能将该功率分配器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地而散热,从而有利于加设散热器而保证大功率的应用。其他特点是:结构对称、简单、紧凑,易于小型化和工程实现。

    双频段射频放大器微带线匹配网络

    公开(公告)号:CN101800346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034336.1

    申请日:2010-01-19

    Abstract: 双频段射频放大器微带线匹配网络,用于无线通信技术双频放大器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射频放大器匹配网络,使得放大器可以在任意两个频段上同时工作,即采用单套电路完成原本两套电路实现的功能。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三段微带传输线,结构简单,几何尺寸小,易于集成在各种器件中;采用多段传输线级联结构,具有宽的匹配带宽;采用微带线实现,适合于大功率应用。

    小型化平面微带过桥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38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1010034337.6

    申请日:2010-01-19

    Abstract: 小型化平面微带过桥,用于射频微波领域的微带线射频电路设计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微带射频电路的过桥,使得两条微带线可以在平面结构内无干扰的交叉通过。过桥中的微带线设计参数固定,不需要额外的计算,且设计参数易于工程实现。其主要特点是:尺寸小,电长度仅为90°×90°;易于设计和实现,特性阻抗为常值;价格低,不需要额外的器件,且可以降低电路板的层数;平面结构,在不引入不连续性的情况下实现两条微带线的交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