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括片层结构的PVDF涂层的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013741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0135477.9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片层结构的PVDF涂层的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复合隔膜包括含有孔的多孔基膜,以及在多孔基膜一侧或两侧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中包括片层结构的PVDF。所述涂层中的片层结构的PVDF的加入有效提高PVDF与多孔基膜的接触面积,使得涂层中粘结剂的含量降低的同时起到很好与隔膜基层粘结的效果;由于采用片层结构的PVDF,使得涂层中粘结剂含量显著降低,导致所述复合隔膜的透气性能受涂层的影响比较小,使得制备得到的复合隔膜具有较好的透气性,采用该复合隔膜的电池具有很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片层结构的PVDF能形成松散的堆积结构,提高涂层的孔隙率,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施,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用于锂空气电池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633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0386080.2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空气电池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得到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体系中包括以下组分:(a)锂盐,(b)醚类化合物和(c)用于锂空气电池的电解液或其溶剂;通过调节所述体系中锂盐、醚类化合物和用于锂空气电池的电解液或其溶剂的组分含量和种类,可以制备得到强度可调、形成时间可调、转变温度可调,同时也具有可逆性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产物收率高、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所述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可应用于锂空气电池等领域中。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3327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386733.7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得到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体系中包括以下组分:(a)锂盐,(b)醚类化合物和(c)用于锂硫电池的电解液或其溶剂,所述醚类化合物选自环状醚类化合物;通过调节所述体系中锂盐、环状醚类化合物和用于锂硫电池的电解液或其溶剂的组分含量和种类,可以制备得到强度可调、形成时间可调、转变温度可调,同时也具有可逆性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产物收率高、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所述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可应用于锂硫电池等领域中。

    一种包含石墨烯/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电池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332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391808.0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石墨烯/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电池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浆料包括以下组分:(a)石墨烯/纤维素复合材料、(b)水、以及(c)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浆料进一步包括下述组分中的至少一种:(d)无机微纳颗粒,(e)有机微纳颗粒。所述浆料制备得到的电池不仅可以实现高倍率的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使锂离子电池容量高、使用寿命长性能;当所述浆料涂覆到负极表面或是涂覆到朝向负极一侧的隔膜上时,其还可以有效抑制枝晶的生长;所述包含石墨烯/纤维素复合材料的隔膜在使用过程中,所述隔膜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作周期短,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

    复合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37303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110394485.3

    申请日:2011-12-01

    Inventor: 周建军 李林 张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多孔膜,包括多孔膜基体和无机颗粒和/或温敏性颗粒以及粘合剂,所述无机颗粒和/或温敏性颗粒通过粘合剂粘结在所述多孔膜基体一侧或两侧,从而形成独立的无机颗粒涂层和/或独立的温敏性颗粒涂层和/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的混合涂层,其中所述多孔膜基体内部的孔中没有粘合剂和/或无机颗粒和/或温敏性颗粒。本发明的复合多孔膜在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适用于制备高放电倍率的动力锂离子电池。

    一种含有交联剂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06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1269909.1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交联剂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得到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体系中包括以下组分:(a)锂盐,(b)醚类化合物和(c)交联剂,所述(b)醚类化合物选自环状醚类化合物或直链醚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调节所述体系中锂盐、醚类化合物和交联剂的组分含量和种类,可以制备得到强度可调、形成时间可调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产物收率高、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所述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可应用于锂系电池、建筑材料等领域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可以应用于锂系电池等领域中。

    一种含沿横向拉伸方向取向的纳米纤维状多孔层的复合微孔膜

    公开(公告)号:CN11035015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134250.7

    申请日:2019-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沿横向拉伸方向取向的纳米纤维状多孔层的复合微孔膜,所述复合微孔膜包括至少一层多孔基层和位于所述多孔基层一侧或两侧表面的至少一层沿复合微孔膜横向拉伸方向取向的纳米纤维状的非聚烯烃类聚合物多孔层,所述沿复合微孔膜横向拉伸方向取向的纳米纤维状非聚烯烃类聚合物多孔层能抑制复合微孔膜在使用过程中的纵向开裂,提升复合微孔膜的使用性能。所述复合微孔膜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可有效改善电解液对隔膜的浸润性能,改善电池的循环和使用性能;且还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通过溶液缓释控制锂沉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34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319877.6

    申请日:2019-12-19

    Inventor: 周建军 闫俊 李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溶液缓释控制锂沉积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在正极极片或隔膜中加入可在锂金属电池用电解液中微溶的组分,电池组装后,在锂表面还原形成锂成核位点,促进锂均匀沉积,形成大块锂,而不形成枝晶,从而降低锂沉积层的比表面积,减缓电解液的消耗,提高锂金属电池的性能。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高锂盐浓度电解液避免产生锂枝晶的方法,本申请的方法可以适用各种电解液体系,无需采用高浓度锂盐。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3328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0386738.X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得到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体系中包括以下组分:(a)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锂盐,(b)醚类化合物和(c)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或其溶剂,所述醚类化合物选自环状醚类化合物;通过调节所述体系中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锂盐、环状醚类化合物和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或其溶剂的组分含量和种类,可以制备得到强度可调、形成时间可调、转变温度可调,同时也具有可逆性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产物收率高、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所述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等领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