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067106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197634.9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IPC: E04B1/8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吸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块化声学结构,包括:依次拼接的多块声学板单元,所述声学板单元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的声学材料层,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磁吸装置,相邻的两块所述声学板单元之间通过各自的所述磁吸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声学结构,将声学板单元设置成模块化的硬质声学板,并通过磁吸装置将多块声学板单元快速拼接组合、搭建、堆叠成不同形状、样式、面积的声学结构,并且声学板单元的形状及面积可根据实际声场需要连接搭建使用,使其具有较好的吸声、隔声、散射等声学调控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097446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802909.8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IPC: G10K11/1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线性磁力负刚度主动吸声装置。其包括吸声结构、调制控制器以及噪声频率采集元件;所述吸声结构包括基体、振膜和电磁铁,所述基体中空且顶部敞口,所述振膜覆设于所述基体的敞口处,所述振膜和基体共同围成吸声空腔,所述吸声空腔底部设有电磁铁,所述振膜外表面设有铁质片;所述调制控制器一端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另一端作为信号接收端口与所述噪声频率采集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该吸声装置能够根据噪声频率的不同,改变电磁铁对薄膜的负刚度作用,使薄膜结构的共振频率与噪声频率一致,实现对于不同频率噪声的可控主动吸声性能,扩大吸声结构的有效吸声频带,增强吸声结构的环境适应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291372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035665.7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声技术与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复合吸声结构,包括微穿孔板基体和空气净化单元,微穿孔板基体与安装面之间形成吸声背腔,微穿孔板基体上具有安装部,空气净化单元设置于安装部内。本实用新型将微穿孔板基体与安装面连接形成吸声背腔,吸声背腔能够与微穿孔板基体起到共振作用,可通过调整微穿孔板基体的参数,实现不同的吸声要求;也可通过选择或改变空气净化单元填充材料的净化参数以及空气净化单元与微穿孔板基体的面积比,实现不同的净化要求。在保证吸声结构吸声效果的同时,兼具空气净化作用,减少了分别使用的空间占用率,有助于空间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204348329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852335.1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IPC: G10K11/16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吸声板。该复合吸声板包括贴合设置的微穿孔板和基体;其中,所述微穿孔板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吸声孔;所述基体上设有多个吸声空腔,相邻两个所述吸声空腔之间设有连通通道;所述基体的开设所述吸声空腔的表面与所述微穿孔板贴合设置,且所述微穿孔板上的吸声孔与所述基体上的吸声空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微穿孔板、吸声空腔及空腔间的连通通道均能有效参与耗能吸声,利用微穿孔板与吸声空腔的共振吸声原理起到耗能的作用,能够使该结构的吸声效果尤为显著。同时,上述吸声结构分别位于基体和微穿孔板上,可分体式独立加工,工艺性较好,具有生产成本可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798473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20187532.6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测钢轨扣件松紧状态的装置,所述钢轨扣件用于固定钢轨,并向所述钢轨下的弹性垫板施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放置于所述弹性垫板的侧面,并监测所述弹性垫板的受力大小和分布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电路,所述电阻应变片放置在所述弹性垫板的侧面,并因受力变形产生电阻变化信号,所述电阻应变片与测量电路连接,所述测量电路处理所述电阻变化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特定结构的传感器和可拆卸放置的电阻应变片,监测垫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及大小,实现对所述钢轨扣件松紧状态进行准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07097447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1065006.2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IPC: G10K11/1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该吸声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振膜,所述基体与所述振膜合围形成吸声空腔,在所述吸声空腔中设有磁环和磁芯,所述磁环与所述磁芯之间设有环形空隙,在所述振膜上悬挂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闭合线圈,所述闭合线圈悬空设置于所述环形空隙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能够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磁阻尼力来消耗声能,进而提高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与传统的单纯薄膜共振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升低频吸声能力,结构简单,便于调节,清洁无污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348328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850564.X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IPC: G10K11/16 , G10K11/1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吸声结构。该复合吸声结构的吸声板包括微穿孔板和板基体,微穿孔板上设有多个贯通的吸声孔,板基体上设有多个吸声空腔,相邻两个吸声空腔之间设有连通通道;板基体的开设吸声空腔的表面与微穿孔板贴合设置,微穿孔板上的吸声孔与板基体上的吸声空腔连通;且结构基体与吸声板的板基体之间设有空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微穿孔板、吸声空腔及空腔间的连通通道均能有效参与耗能吸声,在复合吸声板与结构基体间的空腔能够与吸声板起到共振作用,使得该结构的吸声效果尤为显著。同时,上述吸声结构可分体独立加工,工艺性较好,具有生产成本可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795258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20149139.8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B3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轨轨底坡测量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并顺次连接的角度检测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数据显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有无线数据传输接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用于与钢轨轨底吸附的磁体和为整个装置供电的充电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测量轨底坡坡(角)度及计算其调整值,为铁路线路维护提供准确可靠的轨底坡信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