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连接器、连接方法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355209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31700.9

    申请日:2008-07-28

    Inventor: 松冈宏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的装置连接器。与容纳在金属壳体(C)中的装置侧端子相连的装置连接器设置有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50),该第一外壳用于通过螺栓紧固对能够与装置侧端子相连的第一端子(20)进行保持,该第二外壳能够与第一外壳相连,且适于保持固定至电线(61)端部的第二端子(60)。第一和第二端子(20,60)的连接部分(21,63)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方式布置在第二外壳(50)的装配部分(11)中,且分别形成有螺栓插入孔(21A,63A)。装配部分(11)形成有操作孔(23),用于连接部分(21,63)的螺栓紧固操作。

    连接器、其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599139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92110.1

    申请日:2004-06-14

    Inventor: 松冈宏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1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避免模具被模具拆除孔的边缘挡住而不增大连接器。因为梁(22)在两个边缘部分(21e)之间延伸,所述边缘部分是模具拆除孔(21)开口边缘的部分并且基本上相对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成直角延伸,模具拆除孔(21)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40)拆除方向的方向被隔开成分隔孔(21a、21b),从而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模具(40)的拆除方向各分隔孔(21a、21b)的尺寸较小。从而,与模具拆除孔具有未被梁隔开的大开口的情况相比,第一模具40的模具装配空间41的开口边缘41e更不可能被模具拆除孔21的开口边缘21e挡住。

    连接器
    44.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61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80037427.1

    申请日:2022-06-03

    Inventor: 松冈宏幸

    Abstract: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连接器具备:壳体(30),具有插入部(35);和环状的第1密封构件(50),装配于插入部(35)的外周面。第1密封构件具有密封主体(51)和包括第1卡合突起(53)及第2卡合突起(54)的卡合部(52A)。第1卡合突起和第2卡合突起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相互重叠的位置。第1卡合突起向比第2卡合突起靠周向的一方突出。第2卡合突起向比第1卡合突起靠周向的另一方突出。设置于插入部的外周面的第1收纳槽(36)具有槽主体(37)和包括第1卡合槽(39)及第2卡合槽(40)的被卡合部(38A)。第1卡合槽向比第2卡合槽靠周向的一方延伸。第2卡合槽向比第1卡合突起靠周向的另一方延伸。

    连接器单元及线束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282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80025092.7

    申请日:2021-04-08

    Abstract: 公开具备能目视确认连接器位置保证部件的连接器盖的新颖结构的连接器单元及线束。连接器单元(10)具备:连接器(11),具有与电线(40)的末端部连接的端子(42)、和保持端子(42)的壳体(44);和筒状的连接器盖(48),由弹性材料构成,覆盖壳体(44),连接器(11)具有保证向对方侧连接器(12)的正规嵌合的连接器位置保证部件(46),连接器盖(48)具有使连接器位置保证部件(46)露出到连接器盖(48)的外部的开口窗(92)、和开闭自如地覆盖开口窗(92)的盖部(98)。

    连接器
    46.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4115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519613.0

    申请日:2022-05-13

    Inventor: 松冈宏幸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连接对象和连接器的连接作业的连接器。连接器(10)具备:具有可挠性的电线(20);端子(30),与电线(20)连接;以及壳体(40),收纳电线(20)及端子(30)。壳体(40)具备收纳电线(20)的壳体主体(50)、和收纳且保持端子(30)的保持体(70)。保持体(70)通过以与壳体主体(50)之间具有游隙的状态装配于壳体主体(50),从而构成为相对于壳体主体(50)能与端子(30)一起在面方向摇动。在壳体主体(50)与电线(20)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容许追随端子(30)的摇动的电线(20)的弯折。

    线束
    47.
    发明授权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7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80061946.7

    申请日:2014-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98 H01B7/0045 H01B7/04 H01R9/032 H01R13/6593

    Abstract: 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连接的线束(10)具备: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一设备连接;第二屏蔽连接器(30),与第二设备连接;电线(40),配置在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二屏蔽连接器(30)之间;及屏蔽部件(5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布构成;并且,形成如下结构,在电线(40)被配置于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二屏蔽连接器(30)之间后,将呈片状的屏蔽部件(50)覆盖于电线(40),由此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被屏蔽。

    屏蔽连接器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843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641918.4

    申请日:2014-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3/30 H01B1/02 H01R13/6593 H01R13/65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蔽连接器,能够将具有呈板状的压接片的托架组装到壳体。本发明的第一屏蔽连接器具备:树脂制的第一壳体;电线;屏蔽部件,被盖在电线上进行屏蔽;以及一对托架,具有压接于屏蔽部件的周缘部的呈板状的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且具有与马达的外壳连接的外壳连接部,一对外壳连接部配置于呈对置状态配置的一对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的侧方并在重合状态下螺栓紧固于外壳,在外壳连接部形成有具有孔的防脱部,在第一壳体形成有贯通插入于孔的防脱突起,通过将该防脱突起贯通插入于孔来将一对托架保持于第一壳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