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业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2596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710176613.0

    申请日:2007-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业务处理系统,包括接入网关、第一边界路由器,与接入网关相连接,用于将接入网关接入承载网,对用户数据流进行汇聚及分类;网内业务服务器,用于为不同用户域中的用户提供访问数据业务的能力;第二边界路由器,与第一边界路由器和网内业务服务器相连接,用于将网内业务服务器接入承载网,转发数据流。本发明还涉及数据业务处理方法,包括:接入网关将用户的业务请求数据包发送给第一边界路由器;第一边界路由器经过第二边界路由器,将用户的业务请求数据包发送至网内业务服务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数据业务处理方法。因此本发明实现自有数据业务的自由访问,不需经过NAT地址转换以及任何地方都能访问到归属位置的业务。

    一种应用调用业务能力的方法、计费方法以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7276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613153.5

    申请日:201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调用业务能力的方法以及装置,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接收应用对业务能力的调用请求,该调用请求包括该应用的标识;根据调用请求包括的标识,获取该标识对应的业务签约关系;在根据该标识对应的业务签约关系确定该应用具备对该业务能力的调用能力后,允许该应用调用该业务能力。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费方法和装置,在允许所述应用调用所述业务能力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包括的标识,对与所述标识对应的应用的提供方进行扣费处理。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应用调用业务能力的过程中,对应用的调用能力的安全性管理以及计费管理。

    一种Web应用订购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6790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8411.9

    申请日:2010-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eb应用订购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Web应用订购方法包括:A、平台侧对接收到的应用侧发送的应用订购请求中的WebToken进行验证成功后,生成临时Token,并将临时Token作为参数组装到订购页面URL中,将临时Token和订购页面URL返回给应用侧;B、应用侧根据订购页面URL将用户浏览器重定向到相应的订购页面,通过用户浏览器直接将临时Token发送到平台侧进行验证;C、当平台侧对临时Token进行验证成功后,根据应用订购请求完成订购。本发明的Web应用订购方法、装置及系统,实现了在不向应用侧泄露用户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实现应用订购,并且通过确认机制保证用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进而有效保证了计费、用户隐私以及应用使用等的安全性。

    电子邮件传递方法及系统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04700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10286306.X

    申请日:2010-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邮件传递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包括用户信息及密码信息的鉴权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鉴权请求确定鉴权成功时返回的鉴权成功反馈消息;客户端在收到鉴权成功反馈消息后执行收件操作或发件操作。本发明使得服务器根据收件起始命令及发件起始命令即可一次性完成鉴权,使得鉴权操作只需一次交互,减少交互次数,降低交互时延、提高邮件收发的稳定性。

    业务支撑能力的测试方法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72575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10064741.6

    申请日:2007-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业务支撑能力的测试方法,其包括:获得当前网络中各网元的实际服务质量参数;根据体验质量与服务质量的参数映射模型将所述实际服务质量参数映射为体验质量参数;判断所述体验质量参数是否符合测试业务必需的体验质量参数水平,是则输出所述当前网络适合开展该测试业务的结果,否则输出不适合开展该测试业务的结果。本发明建立了不同网络层次、不同逻辑网元之间的映射关系,构成了二维逻辑体系,并根据二维逻辑体系建立数学模型,以分析QoS和QoE参数之间的量化映射关系,在选择QoE参数时,根据用户调查和市场研究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大样本的测试和统计分析进行选取,从而可以量化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系统及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

    公开(公告)号:CN102088420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242224.2

    申请日:2009-12-04

    Inventor: 黄卿 张炎 李德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媒体消息传输方法及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心。方法包括:MMSC接收发送方UE发来的携带多媒体内容标识的多媒体消息,判断该多媒体内容标识对应的多媒体内容是否存在于本地多媒体种子库中,若否,等待UE上传该多媒体内容,将UE上传的该多媒体内容保存在本地多媒体种子库中,并将该多媒体内容转发给接收方UE;若是,通知发送方UE停止上传该多媒体内容,并从多媒体种子库中取出该多媒体内容,将该多媒体内容转发给接收方UE。本发明可减少传输多媒体消息占用的带宽等网络资源,也可以降低MMSC处理多媒体内容的负担,提高多媒体消息转发效率。

    分布式用户接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2559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092621.6

    申请日:2009-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用户接入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位于核心网和业务网之间,包括:分流设备,与核心网相连,用于汇聚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协议类型和预设的转发策略,将数据包重定向至对应的用户接入网关;分布式部署的多个用户接入网关,与分流设备和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相连,作为代理节点向业务服务器发起数据包对应的业务请求,并将返回的业务响应通过分流设备和核心网回送至用户终端。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分布式用户接入系统及方法,通过将各功能实体分开布置,并在相互之间设立统一的协调调度机制,实现了分布式用户接入方式的灵活布置,便于业务的扩展和后期的管理维护。

    一种数据业务的路由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754332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40164.6

    申请日:2008-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业务的路由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业务的路由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业务更换APN时存量用户终端不能接入数据业务的问题。数据业务的路由方法,包括:SGSN接收用户终端在发起数据业务时发送的PDP上下文激活请求,其中携带配置在用户终端客户端中的业务标识;根据PDP上下文激活请求中携带的业务标识,查询业务标识和APN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数据业务的APN;并根据确定出的APN建立数据业务通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本发明提升了数据业务的灵活性,促进了数据业务的发展。

    一种分布式通信网络、设备及通信网络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959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225304.2

    申请日:2008-10-29

    Inventor: 张炎 孙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通信网络、设备及通信网络分离方法,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本发明公开的通信网络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并判断用户的业务请求;根据业务请求的内容将业务请求转发给业务分发网或分布式业务网。本发明公开的分布式通信网络、设备及通信网络分离方法,根据增值业务和传统通信业务的不同,设计了将增值业务和通信业务分离的分布式网络组网方式,使增值业务和传统通信业务得到更好的融合,提高了业务服务的质量。

    业务下载的方法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6396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087022.1

    申请日:2006-06-12

    Inventor: 何彬 张炎 徐浩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业务下载的方法,包括:终端向业务管理装置发送用于获取业务的资费信息的请求信息,请求信息中携带有业务名称信息与终端的号码信息;业务管理装置从信息数据库中获取业务的资费信息与用于标识业务的下载业务的验证码,将资费信息与验证码封装成业务校验信息并发送给终端;终端从接收到的业务校验信息中获取验证码信息并发送给业务管理装置;业务管理装置判断终端发送的验证码与该业务管理装置封装成的业务校验信息中的验证码是否相同,若不相同,结束;相同,终端根据业务管理装置发送的指示信息提供业务。采用本发明,有效避免了资费信息被篡改,从而保证了用户的合法利益,促进了下载业务的正常开展与健康发展,方便了用户与运营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