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10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69174.0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低热传导微应力装夹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支撑结构存在的结构复杂、装调难度大及对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力热性能的影响问题。该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设有n个第一环形凸台,n个第一环形凸台的凸台面用于与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分光棱镜的下表面粘接;还包括压盖,压盖通过支撑杆与底座连接,用于对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分光棱镜的上表面施加预紧力;压盖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环形凸台一一对应的n个第二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的凸台面用于与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分光棱镜的上表面接触,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该支撑结构简单,易于装调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
公开(公告)号:CN11019647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384135.5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2B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长波大口径红外透镜挠性支撑结构,解决现有红外光学系统在低温环境工作时,光学元件易产生变形和位置偏移,甚至使光学元件发生破裂,影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技术问题。该支撑结构包括环形镜座和至少三个柔性挠片;所述环形镜座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三个用于安装柔性挠片的凹槽;所述柔性挠片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凹槽槽底之间存在间隙,其另一个表面与透镜外表面相适配,该支撑结构能够适应常温到低温100K的温差变化,并能实现不同透镜之间的位置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48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267334.8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1J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闪烁光源控制电路、闪烁光源和线阵探测器同步控制电路及方法。闪烁光源控制电路包括光源供电电路、光源充放电触发电路、光源外部参考电压产生电路。并将以FPGA芯片作为闪烁光源控制电路中的光源充放电触发电路,在结合AD转换电路,构建了闪烁光源和线阵探测器同步控制电路。该电路控制闪烁光源和线阵探测器同步的方法主要包括:1、配置线阵探测器的初始曝光时间和帧频;2、配置放电次数;3、配置放电光强;4、接收光信号,并进行数据转换:5、计算图像的像素均值和像素最大值;6、反馈粗调节、7、反馈精细调节。通过本发明不仅实现了闪烁光源的控制,同时也实现了闪烁光源和线阵探测器同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9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97697.1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口径望远镜次镜组件的碳纤维支撑桁架,包括环形桁架组件与桁架承力组件,环形桁架组件包括n组第一桁架杆和n个连接接头,n组第一桁架杆通过n个连接接头首尾相连;桁架承力组件包括中心次镜组件支撑架、m辐第二桁架杆、m个内连接接头及m个外连接接头;m辐第二桁架杆的一端分别通过内连接接头与中心次镜组件支撑架连接固定,m辐第二桁架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外连接接头与环形桁架组件连接固定;其中n、m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解决了次镜组件一体式支撑框架刚度低、加工易变形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8016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615967.5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振动台视频测量系统,克服现有应变片测量方法的局限性。该系统包括左水下振动台视频测量装置和右水下振动台视频测量装置;左水下振动台视频测量装置包括测试桁架、过渡旋转装置、前侧相机光源组件和后侧相机光源组件;过渡旋转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回转轴承、安装基座、旋转支架;伺服电机设置在安装基座上,且输出轴上设置有过渡齿轮,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设置在安装基座上,回转轴承的外圈齿轮与过渡齿轮啮合;前侧相机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安装基板、右外侧光源模块、右内侧光源模块、左内侧光源模块、左外侧光源模块、相机固定支架、相机可调支架、左密封相机安装模块和右密封相机安装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827243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450455.3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A61B5/00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皮肤疾病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创伤性、可在线快速诊断的用于皮肤病诊断的光谱检测系统和分类器模型构建方法,可获取被诊断皮肤组织的一维光谱信息和两维空间图像信息,利用获取的光谱信息实现对病变组织的快速识别与分类,利用图像信息进行病变组织的准确定位,为皮肤疾病尤其是皮肤黑色素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途径。本发明考虑到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在光谱信息上具有较强的差异性,通过采集皮肤病变区域图像,基于组织光谱特征进行病变识别,对成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即可得出识别结果,能够快速定位病变组织与病变位置,同时避免了人为识别造成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805108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450460.4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探测的高光谱高空间分辨积分视场光谱成像系统,解决传统的微透镜阵列光谱成像方法获取的视场较小,无法实现大视场下的高空间分辨,只能够实现在准确波长选择情况下的窄视场探测问题。该成像系统包括密封箱体、前置望远系统、分束器、第一成像镜组、灰度探测器、第一准直镜组、微透镜阵列单元、第二成像镜组、衍射光栅、光谱探测器,通过前置望远系统的光进入分束器,一路保持原入射方向透过,一路垂直于入射方向传播,第一成像镜组对垂直于入射方向的目标光进行收集并成像至灰度探测器;第一准直镜组、微透镜阵列单元、第二成像镜组、衍射光栅和光谱探测器依次设置,第一准直镜组是对沿入射方向透过的光进行准直。
-
公开(公告)号:CN10774127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979343.0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3/2823 , G01J3/0224 , G01J3/0227 , G01J3/0259 , G01J3/4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偏振光谱成像探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前置光学系统、大面阵探测器组件、像素化偏振膜片与线性渐变滤光片,分别用于实现光束的偏振信息获取和窄带滤光;线性渐变滤光片集成在大面阵探测器组件感光面前方,像素化偏振膜片集成在线性渐变滤光片上;或像素化偏振膜片集成在大面阵探测器组件感光面前方,线性渐变滤光片集成在像素化偏振膜片上;目标反射光经过前置光学系统,再通过像素化偏振膜片与线性渐变滤光片后,在大面阵探测器组件上形成目标像。大幅减轻探测系统重量和体积,如同普通相机中,加入两片薄膜片,重量体积几乎等同于普通相机,光机系统结构复杂度远低于基于现有技术方案的偏振光谱成像装置,有利于系统的微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16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283064.2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2B2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红外成像系统和成像焦平面组合调校、对接方法及机构,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像面对接过程中无法保证光学成像系统光轴与成像焦平面的垂直度精度、光学成像系统光轴与成像焦平面靶面中心法线的重合度精度和光学成像系统像面与成像焦平面的重合度精度问题。本发明通过高精度双轴车床一次装夹同时实现了达到既定的调整目标和调整精度后对焦平面组件的对接基准面和光学镜头安装法兰端面的车削加工,以保证两个平面的平行度,充分消除了焦平面组件和光学镜头两个部件在前期装配环节导致的装配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304805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549048.9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探测器非均匀性校正装置,以一种简单的结构方式解决了非均匀性红外焦平面均匀性校正的问题,加工简单,工作稳定。此装置包括用以遮蔽光学镜头的校正叶片,还包括叶片配重座、叶片轴承座、用以驱动校正叶片往复摆动的步进电机及其控制电路,在外镜筒的前端面设置有对应于校正叶片运行的设定限位位置的两个霍尔传感器,对应于所述霍尔传感器在校正叶片上固定设置有磁钢,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控制电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