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771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99973.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盐穴大规模储氦方法,属于气体储存技术领域。所述地下盐穴大规模储氦方法包括:将氦气与天然气混合,形成混合气;将所述混合气注入地下盐穴中进行储存。本方法采用盐穴进行国家战略物质的大规模储存,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和稳定性,安全性高,能够永久储存;氦气与天然气进行混合,可以有效地防止氦气分子的扩散和岩层渗漏,从而最大限量地防止氦气分子逃逸;该地下盐穴大规模储氦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地下盐穴氦气的永久式储存和最小量地防止氦气分子逃逸,经济价值高,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105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64142.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气库井场微泄漏点线面多维一体化布置及监测方法,包括传感器布置方法及井场微泄漏监测方法,其中,传感器布置方法包括:布置线型激光甲烷探测仪,使线型激光甲烷探测仪的检测路径保持水平且经过至少一个盐穴井口以及至少一个管道阀组的中心;布置第一点式甲烷探测传感器;布置若干个第二点式甲烷探测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布置一台线型激光甲烷探测仪同穿过井口和管道阀组中心,然后再在2‑3个关键点区域合理布置2‑3台点式甲烷探测传感器,通过点‑线‑面进行联合分析,即可实现井场微泄漏“点‑线‑面”一体化安全监检测布置和多层网格化高精度实时监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10436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299835.4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B65G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预测盐穴储气库天然气库存方法。盐穴储气库天然气库存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得井筒尺寸和盐穴形状参数;S2、将注采气管柱划分为多个注采气管柱微元段;S3、将盐穴划分为多个盐穴微元段;S4、计算出注采气管柱和盐穴的天然气存储量;S5、计算出盐穴储气库天然气库存;S6、计算出盐穴储气库采气量;S7、计算出盐穴储气库剩余库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适用于盐穴型、硬岩洞型、废弃矿坑型储气库,可以用于对这三种类型储气库的最大库容、工作气量、采气量和剩余库存等参数预测和计算;原理明确、可操作性强,通过计算机编程后可以大范围推广到现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0695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605363.0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型盐穴储气库垫底天然气置换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储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环空向置换库中注入高压空气,迫使饱和卤水自第一排卤管、输卤管以及第二排卤管进入第一井并填充水平腔段隔离第一井和第二井,部分垫底天然气自第二、第三环空采出;通过第二环空向第一井中注入高压天然气,迫使饱和卤水向第二井移动推动第二井中的垫底天然气自第三环空采出;通过第三环空向第二井中注入高压空气,迫使饱和卤水向第一井移动,推动第一井中的垫底天然气和高压天然气自第二环空采出。本发明提供的U型盐穴储气库垫底天然气置换方法大幅降低驱替介质的消耗,提升置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81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647951.0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盐岩层储气库建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岩层储气库水平腔的建立方法,所述建立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盐岩层的偏溶特性设置N个直井,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所述偏溶特性包括偏溶方向和偏溶距离;各所述直井沿所述偏溶方向依次排布,且任意两相邻所述直井位于一所述偏溶距离两端附近,使得任意两相邻所述直井之间可自然溶通;两相邻所述直井之间自然溶通后水溶造腔形成所述水平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井造腔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所述盐岩层的偏溶特性设置N个直井,实现了在盐岩层建立稳定性可评判、形状较好、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的水平腔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8979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162388.3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气体三轴/裸三轴压缩试验装置、系统及方法,属于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容器,容器内设置有容腔,用于放置岩心试样,容器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用于穿设为岩心试样加载轴向压力的压头,第二通孔用于向容腔内注入气体,以利用气体对岩心试样施加围压,容器的侧壁下端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用于连通容腔与三轴室,以实现容腔与三轴室内压力传递及平衡。应用时,将试验装置安装于三轴室内,通过三轴室的进出气口以及连通管给容器充气,能够较准确地模拟高压气体施加于盐穴岩壁的近场围压,实现岩石气体三轴/裸三轴压缩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9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2269.0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微渗层盐穴储气库群及其密封性评价方法。含微渗层盐穴储气库群,包括:第一盐穴、第二盐穴、第三盐穴;第一盐穴、第二盐穴和第三盐穴位于盐岩层中,盐岩层中分布有微渗层、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盐岩层上部分布有上覆地层、下部分布有下卧地层。上述含微渗层盐穴储气库群密封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岩心;S2、进行岩石力学实验;S3、进行渗透率测试实验;S4、地层结构参数获取;S5、建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S6、提出安全评价指标;S7、评价结果分析;S8、利用监测数据校核评价结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定量评价微渗层位置、厚度和渗透率对盐穴储气库密封性影响程度;操作步骤简单,参数明确,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13116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0083132.3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气体为阻溶剂的自上而下式盐穴建腔方法,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地下储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盐穴井口的生产套管内从外向内依次下入中间管和中心管,通过中间管和中心管注水排卤,对盐岩层进行溶蚀,形成盐穴的顶部腔体区域;至上而下依次将中间管和中心管下移至对应于中部腔体区域的目标造腔位置,在每个目标造腔位置处,均执行预设的注气造腔操作,直至完成盐穴的中部腔体区域的造腔;将中间管和中心管下移至对应于底部腔体区域的预设造腔位置,通过反循环操作对预设造腔位置处的盐岩层进行溶蚀,形成盐穴的底部腔体区域。这样就可以实现边注气边造腔,储气与造腔同时进行,使得储气库投产时间大大提前。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00768.5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联合盐化有限公司 , 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氢/氦库注气建库期的渗漏率定量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盐穴储氢/氦库的基础数据;S2实时监测并记录注气建库期间井口压力、注气流量和注气温度数据;S3利用盐穴储氢/氦库的基础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对库内氢/氦气的温度场、腔体的蠕变规律以及氢/氦气溶解动态进行数值模拟,进而实现渗漏率的定量评估;本申请通过准确预测氢/氦气漏失、氢/氦气溶解、气体热效应和腔体收缩四种因素,进而可实时反算氢/氦气的漏失率,实现了高精度要求的氢/氦气建库初期的可行性评价和运行周期内的渗漏量预测,满足了盐穴储氢/氦库建库期间对氢/氦气渗漏率预测的重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026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00770.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联合盐化有限公司 , 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氢/氦库井口压力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盐穴储氢/氦库的基础数据;S2监测并记录盐穴储氢/氦库的历史注采气数据以及当前储氢/氦库状态;S3利用盐穴储氢/氦库的基础数据和状态监测数据,对运行期间库内氢/氦气漏失量、氢/氦气溶解损失的氢/氦气量、储氢/氦库腔体收缩量和氢/氦气温度场分布进行预测及定量模拟;S4根据所述S3获取的参数计算井口压力,对井口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本申请通过准确预测氢/氦气漏失、氢/氦气溶解、气体热效应和腔体收缩四种因素对井口压力变化的贡献度,进而准确预测井口压力的变化趋势,满足了盐穴储氢/氦库运行期间对井口压力变化趋势预测的重大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