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4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4783.5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超临界二氧化碳分离与回注一体化系统及方法,涉及海洋油气开采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生产井流程管线、温度压力控制管线和高压水下分离器,以及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所述生产井流程管线用于提供生产井物流流入,并与所述温度压力控制管线相连;所述温度压力控制管线用于调节所述生产井流程管线内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其出口与高压水下分离器相连接;所述高压水下分离器用于将井物流分离为富轻烃气相、富烃液相和富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该系统能够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差异,实现井流油气产物中二氧化碳分离与回注,从而大幅降低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生产处理成本,同时通过回注二氧化碳提高油气田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3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60508.7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集输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地热能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及工作方法。系统包括:原油加热与分离系统,电脱水器的冷流进口侧连接第一换热器,冷流出口侧连接第二换热器;地热闪蒸循环系统,闪蒸罐的工质进口侧与地热连接,闪蒸罐的液相出口端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闪蒸罐的气相出口端依次连接蒸汽透平膨胀机和第三换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有机工质泵的出口侧依次连接第三换热器、有机朗肯透平膨胀机和第一换热器,有机朗肯透平膨胀机为电脱水器供电。通过本发明不仅能够快捷高效地对原油乳状液实施预加热处理以及油水高效分离,同时实现了热能与电能的直接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1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65186.9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对原油乳状液实施预加热处理以及油水高效分离,实现了电能的直接回收利用;大幅度降低了油田地面工程的运行与维护成本。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预加热与油水分离系统、水蒸汽直接膨胀系统、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所述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通过所述第四换热器与所述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实现热量交换;所述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所述预加热与油水分离系统;所述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水蒸汽直接膨胀系统实现热量交换;所述有机朗肯透平膨胀机和蒸汽透平膨胀机产生的电能供应给所述脱水器电源实现对原油进行电脱水。
-
公开(公告)号:CN1172986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09721.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集输系统多相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处理油田含气采出液的管中管式气液预分离装置,主管第一端通过扩径管连接来液管线,第二端连接缩径管,主管顶部设有若干开孔以形成排气孔,且开孔段套接两端利用外部套管封闭以进行气液强制分离,缩径管、外部套管顶部出口、外部套管底部出口均通过带有调压阀的管路与分离缓冲罐连接;通过主管上扩径管、缩径管以及管中管段的设置,实现段塞流消除与缓冲预分离功能;其通过排气孔进行气相的初步分离,并将初步分离的气相、液相汇集输送到缓冲分离罐中进行收集、稳定、分离,结合扩径管、缩径管的特点提升整体的分离效果,缓冲并消除段塞流,避免段塞流的出现对设备稳定运行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31763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25754.9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0G33/02
Abstract: 一种电脱水器入口配液构件,包括主导流管,该主导流管连通一级分导流管;一级分导流管通过管径各不同的若干分支连通二级分导流管,二级分导流管通过若干分支连通分配管;所述分配管上设有若干管间距不同的管流出口。本发明可以使得各管流出口均匀布液,减少流入液体对分离装置中液体的冲击和扰动,提高电脱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3961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543945.1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F17D3/01
Abstract: 一种管道中定长度定速度液塞发生装置,能准确控制产生特定长度和速度的液塞。装置主要包括两相流干线管路、两相流引入管路、液塞注入管路、压力平衡管路、电磁阀、造塞筒体和液位计等。通过同步切换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实现在气液两相流管路中注入液塞。液塞长度由液位计监测的液位高度变化确定,并通过数控系统两次启闭电磁阀控制;液塞速度由压缩气源控制;压力平衡管路的关闭或开启可控制液塞速度或者液塞完整性。本发明可用于液塞的水动力特性研究以及液塞对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59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685399.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静电聚结装置,包括聚结主体、顶部封堵组件、底部封堵组件、电极组件、变压器组件;聚结主体包括筒体,筒体的上部左侧设有入口管,筒体的上部右侧设有排气管;顶部封堵组件与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底部封堵组件与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封堵组件的中心处设有出口管;电极组件设置在筒体内部,变压器组件设置在筒体内部。本发明旋流静电聚结装置采用电场与旋流场的协同作用,电场促使油中水滴相互吸引、碰撞合并成大水滴;旋流场一方面提高油中水滴碰撞强度和频率,加速水滴聚并过程,另一方面使油中水滴在筒体内壁聚集形成水膜,进一步增加环形流道内电场强度,提高油中水滴聚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674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1054563.4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溶气原油测试的环道实验装置,利用高压柱塞泵在两个活塞筒之间循环泵水,从而推动活塞循环交替运动来推动溶气原油流动,保证柱塞泵与溶气原油不接触,并通过两个电动四通阀转换管路之间的连接情况,注入管线始终与注入管线相连接,输出管线始终与输出管线相连接,保证流体流动的单向性,通过环道的两个回压阀调节活塞筒与环道压力;环道初始端与末端设有玻璃观察管段,对管道水平、垂直纵截面及横截面上气泡粒径、分布进行显微拍摄,并利用加权重构技术对管道内流动状态进行三维仿真,得到流体三维流动状态。与现有流动环道系统相比,本发明具有无泵驱动,无剪切,管流多维显微可视,压力可调,多工况运行,可循环流动,可用于高温高压环境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57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060075.7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场作用下油中水滴微观特征的实验系统,包括基座、纵向滑块、横向滑块、高速摄像仪、光学镜头、控温样槽部、光源部;控温样槽部包括支架及样槽装置,样槽装置包括有机玻璃骨架;有机玻璃骨架内部设置热媒加热通道。利用热媒加热通道达到热媒与实验样槽内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目的,从而为电场作用下液滴的运移、变形、破裂、聚集与聚并等微观行为规律的研究提供温度可变可控的条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场作用下油中水滴微观特征的实验系统的实验方法,通过改变电场参数、油水物理性质以及实验样槽内的实验温度,得到电场参数、油水物理性质以及实验温度对油中水滴微观瞬态演变特征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59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85399.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33/02 , C10G33/06 , C10G230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静电聚结装置,包括聚结主体、顶部封堵组件、底部封堵组件、电极组件、变压器组件;聚结主体包括筒体,筒体的上部左侧设有入口管,筒体的上部右侧设有排气管;顶部封堵组件与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底部封堵组件与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封堵组件的中心处设有出口管;电极组件设置在筒体内部,变压器组件设置在筒体内部。本发明旋流静电聚结装置采用电场与旋流场的协同作用,电场促使油中水滴相互吸引、碰撞合并成大水滴;旋流场一方面提高油中水滴碰撞强度和频率,加速水滴聚并过程,另一方面使油中水滴在筒体内壁聚集形成水膜,进一步增加环形流道内电场强度,提高油中水滴聚结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