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1388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10885078.5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B08B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机物快速清洗装置,包括仪器主体、冷凝盘管、加热棒、洗油皿,所述冷凝盘管设置在仪器主体内腔顶端,所述加热棒设置在仪器主体内腔底部,所述洗油皿设置在仪器主体内腔中部,位于冷凝盘管、加热棒之间。所述洗油皿设置有两层横向的打孔隔板,所述洗油皿内腔底部还设置有固定磁铁。所述仪器主体外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相连接的回流玻管、液位计,所述回流玻管上端连接至洗油皿底部,所述液位计下端连接至仪器主体内腔底部。本发明利用溶剂蒸发回流反复快速清洗有机物,从而更容易的清洗附着有机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24327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04281.8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2/04 , C08F218/08 , C08F226/06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高凝稠油流动性能的多元共聚物,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该多元共聚物由单体富马酸酐、2-乙烯吡啶和乙酸乙烯酯按照摩尔比为1∶0.1~10∶0.5~6的比例共聚而成,分子量4000~40000g/mol。本发明的多元共聚物耐盐性能好,耐矿化度达200000mg/L;同时降凝降粘效果好,在高凝稠油凝固点温度和用量为100ppm条件下,可使粘度大于50000mPa·s的稠油粘度降低95%以上,使凝固点为60~70℃的高凝稠油凝固点降低8℃以上。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凝高粘稠油井的降凝降粘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6729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669409.2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采稠油油藏过程中氮气泡沫的整体调剖工艺,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固定站、氮气泡沫发生器、氮气泡沫重复发生器、氮气泡沫分配器、氮气泡沫计量装置。所述固定站包括氮气车组、蒸汽锅炉及泡沫剂注入撬装,所述氮气车组、蒸汽锅炉及泡沫剂注入撬装均与氮气泡沫发生器连接,所述氮气泡沫计量装置至少设置一个并且与对应的井口连接。本发明解决了蒸汽驱氮气泡沫调剖工艺操作复杂,无法实现整体调剖的问题,实现了蒸汽驱区块的联动调剖,改善稠油蒸汽驱的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488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201658.4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开发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效果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向地层中注入耐高温缓速转向酸,解决低渗透高温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酸化的难点,然后,向储层中注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发挥其降粘、降阻、增能等多重作用提高稠油的开发效率,最后,向储层注入蒸汽热采,进一步降低稠油的粘度,增加原油流动性,提高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提高低渗透碳酸盐岩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单井周期可增油400t左右,提高油汽比超过0.2,在储量极大的碳酸盐岩稠油油田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57323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55158.4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强敏感性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利用高温粘土稳定剂、缓释酸液体系、高效驱油剂和二氧化碳在敏感性稠油油藏开发中组合应用,改善单井开发效果,提高敏感性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新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首先利用温敏缓释酸液体系对近井地带污染进行处理,接下来注入液态二氧化碳,注汽前利用高温粘土稳定剂对油层进行保护,注汽过程中伴注高温驱油剂体系。然后经过关井焖井、开井放喷后,在井内下入泵进行连续采油。经现场试验表明,直井平均周期油汽比达到0.4,水平井平均周期油汽比达到0.6,周期产油量超过1000t,室内实验表明,在敏感性稠油油藏开展该项发明涉及工艺,油藏最终采收率可以达到3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54170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37707.5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特超稠油蒸汽驱采收率的方法,该提高特超稠油蒸汽驱采收率的方法包括:由注入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汽或示踪剂;当根据生产井见该蒸汽或该示踪剂的出现时间和方向决定进行热采堵调时,进行蒸汽驱井组的整体堵调;在注入蒸汽之前或伴蒸汽注入一定量的纳米催化剂;以及进行焖井,并在焖井后限量生产。该提高特超稠油蒸汽驱采收率的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特超稠油在油藏中的粘度,改善特超稠油在油藏中的流动能力,能高效地将原油驱向注蒸汽井周围的生产井。
-
公开(公告)号:CN10354170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37683.3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提高深层特超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蒸汽吞吐和蒸汽驱过程中,注入水溶性纳米催化剂,使特超稠油在油藏条件下粘度大幅度降低,改善特超稠油在油藏条件下的流动性,有效弥补深层特超稠油油藏注汽压力高、井底蒸汽干度低的不足,而且又能减少蒸汽注入量,从而达到经济高效开发深层特超稠油油藏的目的。该方法是在蒸汽吞吐或蒸汽驱的基础上,能够降低原油粘度80%以上,提高采出程度15%左右,提高吞吐井周期油汽比0.15。
-
公开(公告)号:CN10352716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226837.9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采水平井堵水调剖的方法,该热采水平井堵水调剖的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热采水平井微差井温测试技术结合油藏地质情况确定出水层段;步骤2,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蒸汽注入量及温度场分布,确定注入方案,优化凝胶和堵剂的注入量以及顶替段塞大小;以及步骤3,根据确定的该注入方案及优化的该凝胶和该堵剂的注入量,将该凝胶和该堵剂注入该出水层段后,注入该顶替段塞,最后注蒸汽。该热采水平井堵水调剖的方法利用温度场选择性封堵高渗透层,使蒸汽进入未动用油层,改善储层的吸汽剖面,从而达到经济高效开发高含水热采水平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23948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111494476.1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7C229/12 , C07C227/18 , C07C213/06 , C07C219/08 , C09K8/584 , C09K8/60 ,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胺基多羧基两性兼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其结构式为:#imgabs0#单胺基多羧基两性兼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加入烯基琥珀酸酐、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加热搅拌得到混合液;(2)、向混合液中缓慢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升温反应后得到反应液;(3)、向反应液中加入氯乙酸,反应后得到反应液;(4)、反应液蒸干得到固体粗产物;(5)固体粗产物抽滤、洗涤多次、真空干燥后即得到单胺基多羧基两性兼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上述单胺基多羧基两性兼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作为驱油剂的应用。上述单胺基多羧基两性兼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作为压裂液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316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677705.2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地面注入压力的注气管柱及方法,包括连接在油管上的封隔器、筛管、丝堵,所述丝堵安装在油管的最下端,所述筛管位于封隔器下方,还包括: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连接在油管上,且气水分离器位于封隔器上方;高压喷射泵,所述高压喷射泵连接在油管上,且高压喷射泵位于气水分离器上方。本发明有效的控制地面注气压力的前提下减少注入水对地层的伤害,降低了注入能耗,提高了现场的注气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