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461310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20162573.3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特高压换流站控制楼的电缆夹层,包括电缆夹层顶板和电缆夹层底板,电缆夹层顶板和电缆夹层底板布置在控制楼基础与一层框架楼板之间,电缆夹层顶板和电缆夹层底板之间形成用于敷设电缆的电缆夹层,在设备及屏柜下的框架楼板上开设有穿电缆孔,连接设备和屏柜的电缆通过穿电缆孔进入电缆夹层;有效避免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可能引起的电气屏柜倾斜,弥补了钢支撑+抗静电活动地板稳定性差的不足;与电缆沟相比,电缆夹层内安装操作空间大,敷设电缆方便,提高了电缆敷设的安装进度,节约了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206099039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0999308.6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T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风致振动破坏的变电站避雷针,避雷针针体通过双层法兰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肋板布置在两法兰板之间,双层法兰外部套有套筒,套筒与法兰之间进行灌浆处理;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受力合理,更为坚固可靠,能有效防止避雷针疲劳断裂,法兰上下表面不需布置肋板,有利于螺栓的安装施工也有利于密布螺栓;法兰外部灌浆能够加固连接并且防止螺栓锈蚀。
-
公开(公告)号:CN219261100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20621606.1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7/44 , E02D27/01 , E02D29/045 , E03F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内GIS室基础、GIS设备基础与电缆隧道一体化结构,筏板基础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上伸短柱,用作户内GIS室框架基础;筏板基础上两侧的上伸短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上伸板墙和GIS设备基础,上伸板墙为冂形,上伸板墙与筏板基础之间形成半封闭空间,上伸板墙与筏板基础之间的空洞为电缆隧道。本实用新型缩短了GIS室横向柱距,通过调整基础的布置方案,缩短了GIS室横向柱距,满足了户内GIS设备布置与电缆出线的要求,实现了在不增加GIS室的横向柱距前提下,不增加围墙内占地面积,优化基础平面布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户内GIS室及GIS设备基础共同沉降,防止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218406775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043747.8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事故油池的扩容油池,包括按照原有事故油池的贮油容积扩大的扩容池体,所述扩容池体与原有事故油池相连通;所述扩容池体的池顶与原有事故油池的池顶平齐,且扩容池体的贮油高度等于原有事故油池的贮油高度,扩容池体的池底标高高于原有事故油池的最低运行保证水位;所述扩容池体的池底向与原有事故油池连通方向放坡,扩容池体的池底积液能够依靠重力流入到原有事故油池中。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事故油池的侧翼增补一个新的并联补偿油池,即不补偿贮水容积,只补偿贮油容积,施工本实用新型扩容油池时,原有事故油池仍然具备完整的贮油、油水分离的正常消防功能,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老电厂和老变电站的消防提升及改建与扩建。
-
公开(公告)号:CN217760327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2002678.6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设有避雷针的变电站主变进线构架,包括两个构架柱以及水平支撑在两个构架柱之间的格构梁,所述两个构架柱上均设置有构架柱顶板,所述格构梁通过格构梁支座安装在构架柱顶板上;所述构架柱顶板上还安装有格构式避雷针,所述格构式避雷针从格构梁的间隙穿出。本实用新型采用“π”型构架,在不增加独立避雷针的情况下,调整局部杆件,使格构式避雷针生根于构架柱顶板,形成了一种设有避雷针的变电站主变进线“π”型构架,实现了三相挂线,达到了46m高的防雷保护,解决了变电站内采用常规门型构架与独立避雷针结合,而造成增加围墙内占地面积的问题,而且节省了钢结构用量,经济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216999133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21370308.7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场地的封闭层,属于输变电领域。一种用于变电站场地的封闭层,包括位于底层的场平后场地,场平后场地上设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上设有由碎石组成的顶层;所述中间层由场地土和水泥混合而成。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变电站场地的封闭层,包括三个层,通过底层、中间层和顶层的设置,顶层主要起到避免变电站场地飞尘的作用;中间层的作用阻挡站区雨水渗透,引起变电站场地变形。水泥土较常规的灰土比较具有采购、操作方便的优势。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变电站场地的封闭层,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防水效果,原料获取方便,廉价,能够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3115694U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21742706.2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宁夏宁电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宁夏电力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承受重载的钢管人字柱构架,属于电力建设领域。一种适用于承受重载的人字柱构架,钢管人字柱由两个柱肢呈A字型倾斜设置;柱肢顶部的对称面处设有连接剪力板,连接剪力板两侧的柱肢上分别设有一个人字柱头连接耳板,所述人字柱头连接耳板与连接剪力板平行设置,且沿连接剪力板对称分布;人字柱头连接耳板底部分别连接有两个端撑柱头连接耳板且其位于端撑柱头连接耳板之间;端撑柱头连接耳板的底部连接有端撑柱。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承受重载的钢管人字柱构架,增加了连接耳板的数量,由多道贯通式连接耳板共同承担端撑轴力,销轴剪切面由两道增加至四道,增大了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9760904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21341540.6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蔡德峰 , 张明勋 , 周全 , 王赞 , 习学农 , 李彬 , 刘军建 , 孙树双 , 邢丙师 , 闻潜 , 王黎彦 , 周春雨 , 史光媛 , 贾鹏 , 张玉明 , 应捷 , 顾群
IPC: E04H5/04
Abstract: 一种高原地区变电站主控楼的富氧环境布置结构,包括富氧机房,富氧机房内的富氧设备通过输送管道将制备得到的氧气输送至主控楼内需要氧气的各个房间,房间内设置有供氧终端控制系统,供氧终端控制系统包括氧气浓度监测装置和电磁阀,电磁阀能够控制输送管道的氧气出口开启或关闭,当房间内的氧气浓度达到设定值时供氧终端控制系统控制输送管道停止供氧,低于设定的氧气浓度时开启供氧。富氧设备包括空气压缩机以及通过管路依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的冷干机和制氧机,空气压缩机与冷干机以及冷干机与制氧机之间的管路上均设有过滤器,制氧机的氧气出口连接氧气储罐及输送管道。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06693477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305782.9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型换流站空冷器保温室屋顶结构,所述屋顶采用卷帘模块拼装而成,每个卷帘模块设置有一个开启装置,所述开启装置位于屋脊处,所述开启装置包括电动机以及电机箱,所述电动机设置于卷帘模块的卷轴内部、且与屋顶的卷帘平行,所述电机箱位于屋脊处且覆盖卷轴以及电动机,所述卷轴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检修电动机的检修口,所述屋脊下方设置有检修步道。本实用新型将屋面卷帘门传动电动机放置于卷帘的卷轴内部,从而减小屋面电机箱凸起,使得建筑立面更为美观,也更有利于卷轴盒密封处理,而且本实用新型将屋面卷帘门电机检修口布置于卷轴正下方,进而可提升空冷器保温室高度,保证室内净高。
-
公开(公告)号:CN205249698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1127826.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流站阀厅降温系统,包括设置在阀厅外部的阀厅空调,与阀厅空调连通的送风管从阀厅外部进入阀厅布置在阀厅地面下,送风口设置在换流站阀塔正下方,回风管布置在阀厅屋架上方,回风口布置在阀塔正上方,回风管出阀厅后与阀厅空调连通;送风管布置在地面下,可以直接把冷风送到阀塔正下方,避免风管与电气专业安全距离限制,同时避免风管截面、支吊架与结构专业梁柱限制;阀厅内气流组织为下送上回,气流根据空气密度变化循环,符合气流组织形式,冷却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