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的自动排气阀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91124U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21539685.9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腐蚀的自动排气阀,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阀座,所述阀座上部有导气孔与大气相通,所述阀座下部有导向孔,所述导气孔和所述导向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导向孔里固定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端通过弹簧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且阀芯的顶端为圆锥体,所述阀座的中部有活动窗,所述阀芯的肩部卡套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连接在阀座上,另一端伸出活动窗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浮球。这种排气阀采用锥面密封,密封可靠,阀芯采用聚四氟乙烯,具有耐腐蚀、耐臭氧化的特点。

    一种具有氢能回用的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896018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333722.2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氢能回用的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由电解操作的臭氧发生单元和电池操作的氢能回用单元组成,其中臭氧发生单元由原料水箱、阳极多孔集电器、阳极多孔催化膜、阳离子交换膜、阴极多孔催化膜、阴极多孔集电器、阴极氢/水分离室构成;其中氢能回用单元由氢气室、负极多孔集电器、负极多孔催化膜、氢离子迁移膜、正极多孔催化膜、正极多孔集电器和空气室构成,所述氢气室与所述阴极氢/水分离室的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将氢能转化成电能,既解决了氢气安全问题,同时达到氢能回用的目的。

    一种柱形催化消氢装置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896017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329675.4

    申请日:2020-10-19

    Inventor: 周元全 涂晓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电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形催化消氢装置。包括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外壳下部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柱形壳体中间导入氢气引入管,柱形壳体内在氢气引入管之下有多孔固定网和承载在多孔固定网之上的多孔催化剂层,柱形壳体内在氢气引入管之上依次有多孔气体分配层、多孔催化剂层和多孔固定网,所述柱形壳体的底部为空气入口,顶部为尾气出口。柱形壳体中间有空气热交换管,所述多孔固定网、多孔催化剂层、多孔气体分配层为环状,填充在柱形壳体和空气热交换管之间。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210620955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507059.4

    申请日:2019-09-11

    Inventor: 周元全 涂晓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电解式臭氧发生器,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由膜电极组件、阴极水箱构件和阳极水箱构件组成,所述阴极水箱构件由固定连接的阴极水箱和阴极导电引流板组成,所述阳极水箱构件由固定连接的阳极水箱和阳极导电引流板组成,阴极导电引流板、膜电极组件和阳极导电引流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阴极水箱和阳极水箱通过电磁阀连通,起到平衡水位作用,所述阴极导电引流板上有通孔,连通膜电极组件和阴极水箱,所述阳极导电引流板上有通孔,连通膜电极组件和阳极水箱。本实用新型的阴/阳极水箱下部端板的气/水通孔分别垂直浸入原料水中,具有气/液分离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组装方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准零极距电解槽

    公开(公告)号:CN204643916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25766.7

    申请日:2015-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准零极距电解槽。由一个以上的电解槽单元组成,每个电解槽单元主要由电解槽槽体和嵌插在槽体内的两个以上的电极组件构成;所述电极组件由多孔阴极、隔膜框、隔膜和多孔阳极构成,所述隔膜框内框大小与隔膜尺寸相同,所述隔膜为电绝缘、透水多孔纤维膜。本实用新型电解槽,由于电极极距可以降低到多孔膜的厚度,使得极距可小于1mm,同时多孔膜在吸水后,电阻非常低,使槽压大幅减小,能耗急剧降低。该电解槽在相同处理量的情况下,可大幅度降低设备投资,减少装置占地面积。

    一种电解系统的断电装置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84473U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20340355.6

    申请日:2013-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系统的断电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由绝缘材料制作,包括一封闭的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靠近中心位置设置进液管,进液管下方有一倒伞形料斗,料斗中间隔板把料斗均匀分为左右两部分,料斗左右两部分的重心分布在进液管的两边,所述料斗的底部支撑于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水平支撑于盒体的壁面上,所述料斗可以翻转,翻转后支撑于止位装置上;还包括出液管。工作时,流入料斗的导电液体和流出料斗的导电液体总是分别处于料斗不同的部分,而料斗中间隔板是绝缘的,从而实现了导电液体通路的断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行灵活、结构紧凑、断电效果好、适用于粘度大的导电液体的断电装置。

    一种电解式臭氧发生堆

    公开(公告)号:CN203144528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113496.4

    申请日:2013-03-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式臭氧发生堆,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其由膜复合电极组件、双极板、端板、单极引流板、绝缘密封圈和螺栓构成。所述双极板的双面、单极引流板的单面上的两个对角孔洞通过凹槽连接,形成气/水沟道,凹槽里均匀分布有凸点,且双极板两面的气/水沟道方向交叉;双极板、单极引流板上的气/水沟道、孔洞和端板上的连接管9分别形成独立的阴极通道和阳极通道,且呈交叉分布。本实用新型的电解式臭氧发生堆,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产生臭氧浓度高、产量大。

    一种高活性原子氧除臭机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561231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20078010.8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活性原子氧除臭机,属于空气净化领域。主要由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反应风道和控制器组成,所述反应风道中间有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层之下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底部分布与环境气氛连通的空气进气孔,所述催化剂层之上与环境气氛连通,并安装有风机;所述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通过臭氧输出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风机和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在风机作用下,臭氧、臭气混合进入催化层中,产生高活性原子氧,最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机可在有人环境下连续或间隙运行,无氮氧化物,无残余臭氧二次污染。灭菌率达99.9%,氨气、硫化氢等臭气降解率大于98%。

    一种内循环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307493U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22094937.6

    申请日:2018-12-13

    Inventor: 周元全 涂晓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循环电解式臭氧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在阴极水箱下部设置空腔,空腔内部用作阴极室反应用,在空腔和阴极水箱之间采用内置原料水循环孔道,使之构成一个整体阴极反应组件。同样,阳极水箱下部设置空腔,空腔内部作为阳极室反应用,在空腔和阳极水箱之间采用内置原料水循环孔道,使之构成一个整体阳极反应组件。本实用新型在阴极水箱构件上部设置有离子交换树脂柱。本装置组装方便,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臭氧浓度高,运行稳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铁循环电化学芬顿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062049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746360.5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铁循环电化学芬顿水处理装置。包括一级隔膜电解槽,二级隔膜电解槽,芬顿氧化池,混合池和沉淀池;所述一级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室的进水口连接水泵来输入有机废水,一级隔膜电解槽阳极室的出水口连接二级隔膜电解槽的阳极室,二级隔膜电解槽阳极室的出水口连接混合池,所述混合池还通过污泥泵与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所述混合池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二级隔膜电解槽的阴极室连接,二级隔膜电解槽的阴极室出水口连接芬顿氧化池,所述芬顿氧化池上还有双氧水投料口,芬顿氧化池的出水口连接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部通过水泵与一级隔膜电解槽的阴极室连接。只需要在系统启动时在芬顿氧化池内添加铁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