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627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9400.7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厂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电厂C‑14排放源项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压水堆核电厂中C‑14的产生和排放途径,计算核电厂每年C‑14总排放量;(2)根据已运行核电厂的气、液态C‑14排放量的实测数据,按照统计规律将步骤(1)得到的C‑14总排放量分配为气态C‑14排放量和液态C‑14排放量。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方法,针对性强,易于操作,计算结果比较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996694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84531.X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物质容器用筒体,筒体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和外筒之间由内到外分别设置贫铀层及铅屏蔽层两层屏蔽层。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有效屏蔽射线,屏蔽效果好,体积小,操作方便,具有较佳的社会经济价值,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0245087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20657956.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庆 , 姚琳 , 谢亮 , 张洪军 , 卢可可 , 唐兴贵 , 王晓江 , 李宁 , 吴明 , 盛锋 , 王世民 , 毛亚蔚 , 易璇 , 汪俊 , 王炳衡 , 左树春 , 崔岚 , 郑越 , 郭利峰 , 董安 , 胡忠全 , 王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品运输、贮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多层盖结构的多用途乏燃料组件用容器,用于乏燃料组件的运输或贮存,包括容器筒体、吊篮和多层容器盖;容器筒体为多层腔体结构;吊篮放置于容器筒体内部,用于装载乏燃料组件;多层容器盖包括容器内盖和容器外盖,容器内盖包括容器内盖和容器内盖盖板焊接形成的封闭腔体及腔体内部填充的第二中子屏蔽层;在容器内盖与容器筒体之间设有两道第一密封圈,在容器外盖与容器筒体之间设有一道第二密封圈。多层容器盖以容器外盖、容器内盖分开安装的形式提高了容器的充气、排水、抽真空以及充氦等作业的操作效率,同时对容器的开口保持严格的密封和辐射屏蔽,提高了操作和贮存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1765850U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20532890.8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洪军 , 姚琳 , 王庆 , 唐兴贵 , 吴明 , 谢亮 , 弓振邦 , 汪俊 , 王炳衡 , 欧阳立华 , 左民 , 章日俊 , 胡四光 , 奚群 , 孙雷 , 毛亚蔚 , 薛娜 , 刘树斌 , 张双旺 , 盛锋 , 王世民 , 元一单 , 陶诗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钴调节棒转运容器,由本体、顶盖、屏蔽门、翻转机构及起吊机构组成;本体屏蔽层内设有一自本体外壁贯穿至本体顶面上的导绳管;顶盖及屏蔽门内均设有屏蔽层,分别装设于本体的上部和底部,顶盖内装设一定滑轮;翻转机构及起吊机构分别安装在本体的外壁上,翻转机构一端枢设于本体中部,另一端固定于本体下部,通过进给螺杆组件对本体进行0-90°的翻转;起吊机构由滑轮组/卷筒及导绳组成,导绳沿着滑轮组运行,自导绳管穿入本体,绕过顶盖定滑轮进入本体内筒。本实用新型可远程控制钴调节棒的转运,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佳的社会经济价值,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352976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0738198.2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9/0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解核电厂严重事故后堆外蒸汽爆炸后果的能量吸收装置,包括作为内层的低密度泡沫铝层和作为外层的高密度泡沫铝层;所述外层的形状与反应堆堆坑墙壁的几何形状相吻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安装在反应堆堆坑墙体上,采用板状夹层结构,泡沫铝材料设置双层密度不同的泡沫铝结构,能够呈阶级性吸收蒸汽爆炸时产生的能量,缓解核电厂严重事故后堆外蒸汽爆炸对安全壳结构造成的冲击,吸收装置的形状与反应堆堆坑墙壁形状匹配,能够快速吸收蒸汽爆炸产生的能量,有效防止由于蒸汽爆炸导致的安全壳结构损伤及进一步导致的大量放射性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203950556U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20268428.X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堆共用的燃料转运通道屏蔽,包括燃料厂房与安全壳之间的屏蔽结构、安全壳与换料水池之间的屏蔽结构、安全壳内外壳之间的屏蔽结构,在燃料转运管位于安全壳外侧与燃料厂房之间的部分,上下两侧由所在楼层的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作为屏蔽层,水平两侧采用迷宫式屏蔽体;在燃料转运管位于安全壳内侧与换料水池之间的部分,上下两侧由所在楼层的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作为屏蔽层,水平两侧中相对狭窄的一侧采用屏蔽体完全封堵,相对宽敞的一侧采用迷宫式屏蔽体;在燃料转运管位于安全壳内外壳之间的部分,四侧均采用迷宫式屏蔽体。本实用新型易于实施,工程造价较低,屏蔽效果较好,能够为其周围的人员、设备提供有效的辐射安全保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