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883024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697295.2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2B7/1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用弹性连接胀套,其中,端面垫上设有中心连接螺孔和多个均匀设于中心连接螺孔周围的芯轴通孔,端面垫的第一端与膨胀套的第一端连接,膨胀套的外径略小于大口径反射镜的连接沉孔的直径,膨胀套的内壁表面为内锥面,膨胀套的圆周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轴向槽;芯轴置于膨胀套的中心通孔内,芯轴为实心柱体且其外周面为与内锥面配合的外锥面,多个芯轴螺钉分别穿过端面垫的多个芯轴通孔后与多个设于芯轴第一端端面的内沉的芯轴螺孔一一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大口径反射镜用弹性连接胀套结构简单、受力均衡、牢固可靠、便于装拆、易于检修、维护或更换,安装时无需调整,可以精确定位安装大口径镜片,保证了安装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188863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613676.3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用背部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大口径反射镜、镜片背板、转轴组件、调节连接组件、调节杆组件、夹持块、支撑板、螺柱,转轴组件作为大口径反射镜的转轴支点,采用标准件的球面关节轴承作为转动主结构,其功能与球铰功能相同,约束反射镜的三个平动自由度,手动旋转螺旋驱动器驱动调节连接组件,推动大口径反射镜实现俯仰和偏转运动,调节完毕后,锁紧调整螺母限制反射镜的两个转动自由度,大口径反射镜的面内旋转自由度由调节杆组件约束。本实用新型具有亚微米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各种使用角度,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实现在线和离线两种状态的俯仰和偏转两维精确调整,减低了设计、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4129308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613650.9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2B7/19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用背部柔性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大口径反射镜、镜片背板、支撑板、转接板、螺杆、柔铰支链、滑动柔铰支座、柔铰连杆、驱动系统。三个柔铰支链与转接板一起构成的组合铰链约束了大口径反射镜的三个平动自由度,滑动柔铰支座的柔铰块与驱动系统一起实现大口径反射镜的俯仰和偏转运动,锁紧驱动系统时,约束大口径反射镜的两个转动自由度,柔性连杆约束大口径反射镜的面内旋转自由度。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铰链结构作为大口径反射镜的支撑定位机构,具有纳米级的定位精度,通过对其柔度和运动精度的匹配设计,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精度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动平稳、无摩擦、无间隙、无需润滑、运动灵敏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059898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642124.3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1C19/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微小型集成化原子气室,包括充气管、气室基体、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组成,气室基体为梯形台结构,其开设有中心通孔,其底面开设有导流槽和过渡槽,气室基体的四个倾斜侧面均为反射面,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均为矩形板,气室基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密封连接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中心通孔由气室顶板和气室底板封堵并构成气室腔体;气室底板开设有与充气管连接的导气孔,充气管、导气孔、过渡槽、导流槽和气室腔体依次连通。该原子室有利于核磁共振陀螺仪的小型化,组成件数量少,可将壁厚做的更厚,而且密封连接面也更大,提高了原子气室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核磁共振陀螺仪能够实现双光路探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756173U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20655084.1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1C19/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气室核自旋陀螺仪,包括第一磁屏蔽外壳、第一气室、第一泵浦线圈、第一主磁场线圈、第一激光探测器、第二磁屏蔽外壳、第二气室、第二泵浦线圈、第二主磁场线圈、第二激光探测器、激光器、磁场发生器和信号处理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一分为二后分别穿过第二泵浦线圈和第一泵浦线圈后再穿过第二气室和第一气室,然后经第二激光探测器和第一激光探测器检测后传输给信号处理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气室方案,能够控制每个气室的极化-FID过程交替进行,这样计算陀螺信号时都在每个气室的FID过程启动后的前一小段时间进行,FID信号强度较高,信噪比得到很好改善,灵敏度高,相比单气室方案能够获得连续的角位移信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551874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708758.1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2B7/19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支承的快速反射镜系统,所述快速反射镜系统中的反射镜组件包括反射镜、粘接块、柔性镜框;驱动组件包括柔性连接头、音圈电机;传感器组件包括位移传感器、套筒和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支承能够为反射镜组件提供支承和绕X轴、Y轴的两维旋转自由度并限制其他方向的自由度,并具有大的角度转动范围;柔性镜框能够减小温度、振动等对反射镜面型和位置的影响;采用三个驱动组件联动调节,增加了结构的对称性和稳定性;驱动组件和传感器组件对称交错布置,减小了系统结构尺寸;柔性连接头能够补偿驱动位移的微小偏量;音圈电机能够保证反射镜具有较大的角度调整范围;位移传感器对反射镜转角实时测量以提高角度调整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517883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587642.3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H01S5/0239 , H01S5/02325 , H01S5/065 , H01S5/068 , H01S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频和稳光强双压电陶瓷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包括激光二极管模块、准直器、光强稳定模块、闪耀光栅、输出反射镜、输出偏振分光模块、二维调整模块、柔性调整平台、压电陶瓷a、压电陶瓷b、频率稳定模块、底板、弹性阻尼器、罩壳。本申请采用双压电陶瓷驱动柔性调整平台实现闪耀光栅转动和平移,能够在调整光栅角度时调整外腔长度,使外腔中保持一个固定的纵模,从而实现宽频无跳模调谐;本申请在需要进行原子吸收光谱特性分析时,可采用频率调谐模式,在需要稳定的激光束时可采用稳光强和稳频模式;输出反射镜和闪耀光栅一起放置于柔性调整平台上,调谐过程中输出光束不发生偏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79699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20203144.6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支撑形式大口径反射镜支撑结构,包括光学镜片、相互平行的筋板和背板,筋板与背板之间设置有三爪柔铰、圆盘柔铰Ⅰ和圆盘柔铰Ⅱ,背板安装有防转柔铰、四个保护片和两个驱动组件;光学镜片背面开设有三个带精密胀套的盲孔,三个精密胀套均与筋板固定连接;三爪柔铰的前部与筋板连接且后部与背板连接;圆盘柔铰Ⅰ和圆盘柔铰Ⅱ的一端与两个驱动组件一一对应并通过转接件连接,圆盘柔铰Ⅰ的另一端和圆盘柔铰Ⅱ的另一端均与筋板连接,防转柔铰与圆盘柔铰Ⅱ的侧面连接;四个保护片均通过吊环螺钉连接在背板上,光学镜片位于四个保护片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单、运动平稳、无摩擦、无间隙、无需润滑、运动灵敏度高、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718992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528522.3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G01C19/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气室,所述的核磁共振陀螺仪气室中的微型气室由下封装玻璃、气室基板、上封装玻璃、工作介质组成;微型反射器由四块外形和尺寸均相同的微型反射镜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型核磁共振陀螺气室,通过微细加工方法可以实现毫米级或者亚毫米级尺度的微型气室;采用微型反射器能够引导探测光线,实现核磁共振陀螺仪中泵浦光源与光电探测器在气室同侧布置,以利于整个仪器的小型化。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气室具有体积微小、结构紧凑,不存在内壁镀膜困难和膜层材料选择受限的问题,气室制备方法与工艺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604451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426508.2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球面排布大口径光学元件的金属框架,包括由穹顶式结构的内层金属框架和外层金属框架,内层金属框架和外层金属框架通过若干框架间联接杆刚性联接为一体,内层金属框架和外层金属框架均由若干根弧形立柱和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圈形梁焊接而成,内层金属框架的弧形立柱和外层金属框架的弧形立柱上均安装有若干光学元件模块支撑单元,内层金属框架的光学元件模块支撑单元与外层金属框架的光学元件模块支撑单元的安装方向相反,外层金属框架的下圈形梁设置有若干具有防震功能的横向支撑结构,每根弧形立柱的柱脚处均设置有固定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整个结构利于大口径光学元件分段安装及运行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