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3204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170805.5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激光装置光路快速建模方法,包括:预先根据元件的形状和功能建立多个光学元件模板;构建几何尺寸表、元件坐标表和通光口径数据表;根据任一所述元件的几何形状调用不同的所述光学元件模板,利用所述几何尺寸表和所述元件坐标表对任一所述光学元件模板进行编辑,生成具有空间位置的光学元件模板;从所述通光口径数据表调取任两个相邻元件通光口径信息,并从所述几何尺寸表中调取任一所述相邻元件的形状,根据所述相邻元件的形状和元件通光口径信息生成所述相邻元件的光束轮廓;将所述光束轮廓和所述光学元件模板进行关联组装生成光学元件三维光路模型。本发明有效地提高建立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光路模型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12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722204.X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英玻璃光纤折射率参数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材料分析领域。在获取光纤材料各组分材料及其含量后,通过预设算法根据各组分的摩尔浓度得到该掺杂区的折射率,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光纤材料的研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同时掺杂有铝和磷元素时,调整预设算法中的系数从而对同时掺杂有铝和磷元素的芯区进行折射率计算,实现了铝和磷元素同时存在时一般算法无法精确得到折射率的问题,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581122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80295.9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6708 , H01S3/06716 , H01S3/2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超连续谱激光产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超连续谱激光器,与所述多个超连续谱激光器数量相同的多个单模光纤以及光纤合束器,所述多个超连续谱激光器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单模光纤输入端耦合,所述多个单模光纤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光纤合束器的输入端耦合。所述装置,将多个超连续谱激光器产生的激光,采用与所述多个超连续谱激光器数量相同的单模光纤进行传输,能够保证光束的质量,再将所述激光输入所述光纤合束器中实现激光的合束,最终通过少模光纤输出,能够实现高耦合效率,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连续谱激光产生装置产生的超连续谱激光功率相对于光子晶体光纤中产生的激光具有更高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073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82537.8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子晶体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所述包层设置有多个空气孔,多个所述空气孔组成正多边形,所述纤芯设置于所述正多边形的中央,所述包层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50微米。通过改善包层的结构,将包层的直径设置的更大,并且在包层设置多个空气孔,可以增加包层的表面积,增加散热面积后,可实现高功率超连续谱激光的输出,结构简单,可拓展性强,可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581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62712.2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 G01N21/6456 , G01N2201/06113 , G01N2201/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连续谱光源的多色荧光成像系统,包括:依次耦合的超连续谱激光发生装置、激光波长选择装置和成像装置。所述超连续谱激光发生装置发出超连续谱激光光束至所述激光波长选择装置,所述激光波长选择装置按照预设规则依次选通所获取的所述超连续谱激光光束中不同波长的单波长激光光束,所述成像装置依次获取所述待测物经多个所述单波长激光光束激发后发出的多个单色荧光,根据所获取的多个所述单色荧光生成多个单色荧光图像,将多个所述单色荧光图像叠加以获得所述待测物的多色荧光图像。能够减少待测物内不同的荧光团被照射的频率和时间,有效减少光热损伤和光漂白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72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51248.X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及其激光放大方法,包括至少1个反射镜和至少3组激光放大系统,所述激光放大系统共同排列为多边形,所述激光放大系统包括放大器、空间滤波器、电光开关、控制电路、偏振透反镜和变形镜,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光开关连接,按照激光的传播路径依次排列为:放大器、空间滤波器、电光开关、偏振透反镜、变形镜和下一组激光放大系统的放大器,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变形镜位于所述偏振透反镜的不同侧;种子激光通过反射镜导入放大光路后,在环形的光路中多程放大,需要输出时,向电光开关施加电压,激光通过反射镜射出,本发明有效提高增益介质中储能的提取率,提高驱动器整体的能量利用率,明显降低资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732042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70805.5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激光装置光路快速建模方法,包括:预先根据元件的形状和功能建立多个光学元件模板;构建几何尺寸表、元件坐标表和通光口径数据表;根据任一所述元件的几何形状调用不同的所述光学元件模板,利用所述几何尺寸表和所述元件坐标表对任一所述光学元件模板进行编辑,生成具有空间位置的光学元件模型;从所述通光口径数据表调取任两个相邻元件通光口径信息,并从所述几何尺寸信息表中调取任一所述相邻元件的形状,根据所述相邻元件的形状和元件通光口径信息生成所述相邻元件的光束轮廓;将所述光束轮廓和所述光学元件模型进行关联组装生成光学元件三维光路模型。本发明有效地提高建立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光路模型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3883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24766.8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李富全 , 王芳 , 韩伟 , 王伟 , 李平 , 冯斌 , 向勇 , 张小民 , 魏晓峰 , 景峰 , 粟敬钦 , 赵润昌 , 周丽丹 , 王礼权 , 朱启华 , 郑奎兴 , 胡东霞
IPC: H01S3/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倍频激光终端光学系统,组成包括:二倍频晶体、基频吸收玻璃、聚焦透镜、真空窗口、四倍频晶体和屏蔽片。本发明利用了非临界相位匹配技术对光束发散角不敏感的特点,将四倍频晶体放在聚焦透镜后,不仅保证四倍频激光的转换效率不受影响,而且能够减少紫外段光学元件的数量和厚度,缓解紫外段光学元件的严重损伤。该系统输出的二倍频激光与四倍频激光严格共焦,可以提供两种波长激光的混合打靶,并提高基频激光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44352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156968.X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S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脉冲激光放大方法。短脉冲激光第一次经过光栅组被负色散展宽,成为具有负啁啾的长脉冲,利用啁啾反转单元将此负啁啾脉冲变为正啁啾脉冲,再经过能量放大后第二次通过光栅组,通过光栅组提供的负色散使脉冲得到压缩,从而提高输出功率。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脉冲展宽和压缩过程用同一组光栅来实现,免去了传统大型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结构复杂的正色散展宽器,实现了短脉冲激光的能量放大及功率提升,有助于减化整个激光系统的结构、降低激光器的调节难度,并提高激光脉冲的光束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69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11512527.7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增益结构及激光器,所述激光增益结构包括用于在泵浦源的作用下提高光束能量的增益管,所述增益管内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增益管外侧包裹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与所述增益管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用于通过冷却介质,以使所述增益管外侧与所述增益管内侧的温度趋于一致;所述增益管外侧还包裹有用于使光束发生全反射的反光面。本实施例所述激光增益结构用于提高激光能量时,能够使得激光光束在传播过程中的衍射损耗更小,增益管冷却效果好,储能更高,从而能够实现更高能量的输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