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13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1472.8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L23/53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低寄生电感多芯片并联的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中下桥臂芯片的个数与上桥臂芯片的个数相同,且各个上桥臂芯片和各个下桥臂芯片交错布局后构成多个交错并联的换流回路,相邻的换流回路路径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可以通过互感抵消降低换流回路的寄生电感;并且,各个负电极层上分别设有负电极引出端点,各个正电极引出端点与各个负电极引出端点的电流方向相反,且相邻的正电极引出端点与负电极引出端点之间相互靠近布置,这样也可以通过互感抵消降低功率端点到基板的寄生电感,进而减小开关损耗和开关时的电压尖峰,提高功率模块在高功率、高频应用场景下的开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93677.X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源型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流源型变换器,可以根据电源型变换器中滤波电容的电容电压q轴分量、滤波电容的电容值和网侧滤波电感的电感值计算d轴电流补偿值,并基于d轴电流补偿值与网侧电流d轴分量生成d轴电压参考值。以及,根据滤波电容的电容电压d轴分量、滤波电容的电容值和网侧滤波电感的电感值计算q轴电流补偿值,并基于q轴电流补偿值与网侧电流q轴分量生成q轴电压参考值。如此,可以实现dq轴解耦控制。本申请通过基于解耦后的d轴电压参考值和q轴电压参考值生成用于控制电流源型变换器总输出电流的调制信号,可以提高电流源型变换器的控制精度,并减小d轴电流与q轴电流的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169075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00290.X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阀冷控制保护系统膨胀罐液位保护功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在膨胀罐的液位与液位额定值的偏差在预置偏差范围内后获取由三个相互独立的膨胀罐液位测量传感器分别测量同一膨胀罐的液位得到的三路膨胀罐液位实测水位,并对三路膨胀罐液位实测水位执行不同数值修改操作,依次检测阀冷控制保护系统是否有执行相应的控制保护操作,最后通过各次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对阀冷控制保护系统膨胀罐液位保护功能的测试是否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阀冷控制保护系统中的膨胀罐液位保护功能的测试,方法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80860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911252860.3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及换流阀的功率模块防过压电路,换流阀的功率模块包括旁路开关、全控开关元件组合、第一储能电容、放电电阻和自取能电源,换流阀的功率模块防过压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均包括可控开关器件,旁路开关上设置有第一磁力线圈和第二磁力线圈;第二驱动模块还包括无源过压触发单元。当自取能电源或控制器故障后导致旁路开关闭合失败,采用无源过压触发单元触发导通第二驱动模块上可控开关器件以及第一储能电容存储的电能给第二磁力线圈供电驱动旁路开关闭合,避免自取能电源或控制器故障后导致旁路开关闭合失败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柔性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271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26061.2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裴星宇 , 周月宾 , 陈建福 , 徐义良 , 吴宏远 , 陈勇 , 李建标 , 杨锐雄 , 程旭 , 邹国惠 , 唐捷 , 李振聪 , 曹安瑛 , 廖鹏 , 章浅诺 , 张哲任 , 徐政 , 黄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频不控整流技术的远海风电直流送出系统过压保护绝缘配置方法,首先搭建整个直流送出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基于中频不控整流技术的直流送出系统的过电压特性;然后根据过电压仿真结果,分析评估高压直流换流站和系统的特性,考虑过电压保护方式和作用于避雷器的电流和能量,并确定避雷器布置;最后考虑仿真计算模型的局限性,选择确定性配合系数,确定配合耐受电压。本发明填补了目前对基于中频不控整流技术的直流送出系统的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方面研究的空白,能为未来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且本发明通用性强,理论上该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方案适用于多种海上风电经二极管整流单元送出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68922.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充放电模块的惯量支撑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在AC/DC变换器的直流电压控制环路将在并网点通过锁相环计算得到的频率值与设定的频率参考值的差值乘以第一增益系数再给到第一PI控制器前端,在DC/DC变换器的功率控制外环将并网点的交流功率测量值与直流输出端口的功率测量值的差值叠加上DC/DC变换器的预估损耗之后,乘以第二增益系数再给到第二PI控制器前端,即可使双向充放电模块具有惯量支撑功能,无需将并网变换器的跟网型控制策略改造成为构网型控制策略,解决了现有技术为了实现惯量支撑功能,将并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从跟网型控制策略改造为构网型控制策略,存在改造难度大和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25234.6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孤岛电网送出系统的暂时性闭锁清除直流故障方法,在受端检测到直流电流首次到零时,通过暂时性闭锁切除故障电流,并配合交流耗能装置实现送端孤岛能量平衡实现了系统直流架空线故障自清除,相比现有技术,降低了全桥子模块比例,节省了工程投资,并且可以防止直流电流在零附近反复波动,缩短直流电流熄弧时间;在检测到直流故障时,送端均将故障极的外环控制器切换为定子模块电容电压控制,单极运行时,送端还根据子模块电压大小选择是否过投入交流耗能装置,以降低故障极子模块电容过压风险,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输出负压策略需要较高比例的全桥子模块,造价较高,子模块过压跳闸风险以及直流电流熄弧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25712.3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荧光发射寿命‑温度关系的测温材料及测温系统。一种基于荧光发射寿命‑温度关系的测温材料,包括:基质和掺杂离子,所述基质的化学式为(C9H15N3)ZnBr4;以所述基质的摩尔质量计,所述掺杂离子Mn2+的摩尔百分数为0~40%;本方案的测温材料的荧光寿命对温度灵敏度高,发光效率高,并且该测温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技术推广,应用于温度检测中的,具有良好的测温精确度和优异的可测温距离,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的灵敏检测,理论测温精度可达0.05℃,测量距离达到米的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25454.9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冷式电力电子设备空气损耗测量方法及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绝热箱,所述绝热箱设置有进风管道、出风管道、加热器、容纳腔和通向容纳腔的门体,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测温器组;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侧,且进风管道的出风端和出风管道的进风端分别与容纳腔连通;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端设置有预热器和第二测温器组;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端设置有排风机和第三测温器组;所述绝热箱顶部设置有直流电源和接线端,所述直流电源与加热器电性串联;所述绝热箱还设置有控制系统和电控箱。本发明测量装置可用于测量风冷式电力电子设备的空气损耗,并能开展系统热稳定试验计算出所述测量装置的系统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2634.9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源型直流融冰电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融冰电路采用两个以上的三相六桥臂电路并联的结构,降低了对三相六桥臂电路器件的均压控制要求,采用由第一开关刀闸、第二开关刀闸和第三开关刀闸构成的开关刀闸模块,可依据覆冰导线的类型是相线还是地线而调整融冰电路的连接方式,保证了电流源型直流融冰电路的整体融冰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电流源型直流融冰电路采用三相六桥臂的电流源变换器拓扑结构,同一个桥臂中的器件为串联结构,对器件的均压控制要求较高,易因桥臂开关管不能同时开断而发生器件击穿,可靠性不高,且无法根据覆冰导线是地线还是相线调整融冰电路结构从而提高融冰电路的整体融冰效率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