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MIMO时域有限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6323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02063.7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13 H04B7/0417 H04B7/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的时域有限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为:首先在基站端发射训练导频后,接收端估计出时域信道状态信息。在接收端估计信道状态信息之后,我们将估计出的时域信道映射到小波基上进行稀疏变换,此时的信道具有稀疏特性。利用这种稀疏特性,构造出一种与小波基相关性很弱的降维矩阵,将高维信道矩阵投影到低维空间;最后,将低维矩阵经量化后反馈给基站端。由于时域抽头数目与子载波个数和带宽无关,因此,在大带宽的毫米波通信中使用本发明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反馈开销。

    无线局域网中的分布式时隙分配干扰协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466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279832.7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局域网分布式时隙分配干扰协调方法,属于无线局域网技术领域。采用该方法,同信道的多个接入点通过协商时域划分方法调度各自的服务时段,进而显著减低重叠区域用户间干扰。该方法的主要步骤:首先,预做新接入点的节点关联现有基本服务集的任一接入点,然后,两个接入点间协商是否同意组成分布式时隙分配干扰协调方法网络。采用该分布式时隙分配干扰协调方法,同信道的多个接入点可获得明显的性能增益,而且仅需交互少量控制信息。

    基于收发机损耗的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5958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156520.7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收发机损耗的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方法及其系统,实现方法是,首先在发射机损耗模型和接收机损耗模型基础上建立两个优化问题:最小化最差用户的均方误差或者最小化用户均方误差之和;然后利用二阶锥规划和交替迭代算法来解决优化问题,从而获得发射端最佳波束成形矩阵和接收端最佳权衡系数。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收发机理想的波束成形方法而言,极大地减小收发机损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而显著提高系统性能。

    大规模MISO多小区协同功率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085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43523.0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SO多小区波束设计和功率分配方法,实现了在大规模系统中在给定单基站功率约束下,基于相关信道的最大化最差信干噪比的目标。首先将上下行传输的对偶性引入到最大化最差信干噪比的优化问题中,得到相应的优化问题,引入与下行传输对偶的虚拟上行问题,其次通过GP优化对虚拟的上行传输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将相应的上行优化结果转化成原来的下行传输问题的解,从而解决下行多用户的功率传输和波束设计问题。本发明给出了只利用统计信道信息得出波束设计和功率分配的方法。该方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实现,而且在大规模系统下所需要的反馈量较小,在天线较多时,其性能几乎等同于获得完善信道信息反馈的算法。

    获得信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波束成形优化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4032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10086044.7

    申请日:201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信道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波束成形优化方法、装置,包括:基站接收来自用户的反馈信息;所述信息中包括信道范数及信道相位信息,所述信道相位信息为预定信道相位码本的首选相位码字的索引号;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及信道系数的空间相关矩阵,确定信道矢量函数;基站通过所述信道矢量函数实现波束成形优化。通过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现有集中式多基站协作波束成形技术中给反馈/回程链路带来的开销,并获得协作增益。

    超高速短距离无线接入系统中的有限反馈多用户分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4857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151235.1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速短距离无线接入系统中的有限反馈多用户分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预分组:以具有多用户波束成形能力的站点为研究对象,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强度对上述站点进行预分组;步骤2:粗分组:以每个预分组内站点为研究对象,根据上述站点向接入点反馈的每个流的每个子载波接收的信噪比信息,由接入点对每个预分组内的站点进行粗分组;步骤3,以每个粗分组内站点为研究对象,根据站点向接入点反馈的每个流的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右奇异值矩阵的相关性,对每个粗分组内的站点进行细分组。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IEEE802.11ACMU-MIMO的系统性能。

    一种基于3D-MIMO码本设计的多用户调度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80347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30880.7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MIMO码本设计的多用户调度传输方法,包括:基站天线采用均匀平板阵列,并采用面向3D-MIMO的直积码本,所述直积码本中水平码本选用DFT码本,垂直码本通过空间分割获取;根据直积码本中各个码字对应的基本波束方向图进行码本分组,用户根据码本分组情况和信道估计结果,计算有限反馈量,并通过反馈信道反馈给基站;基站根据用户的有限反馈量完成用户配对和调度,进行多用户传输。本发明相对于二维码本和传统的三维DFT直积码本以及他们对应的多用户传输方法,提高了系统频谱利用率和吞吐量性能。

    基于收发机损耗的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5958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56520.7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收发机损耗的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方法及其系统,实现方法是,首先在发射机损耗模型和接收机损耗模型基础上建立两个优化问题:最小化最差用户的均方误差或者最小化用户均方误差之和;然后利用二阶锥规划和交替迭代算法来解决优化问题,从而获得发射端最佳波束成形矩阵和接收端最佳权衡系数。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收发机理想的波束成形方法而言,极大地减小收发机损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而显著提高系统性能。

    一种交替优化和速率最大化多点协作波束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466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079421.9

    申请日:2012-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基站功率约束的和速率最大化多点协作波束成形和功率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和速率最大化问题转换为满足最低速率要求的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其次利用二阶锥规划优化方法求解发射功率最小化问题,获得发射波束向量和发射功率;然后将所获得的波束矢量作为常量,将和速率最大化优化问题转化成单输入单输出通信网络的和速率最大化优化问题,并利用凸近似方法和几何规划优化方法求解和速率最大化优化问题,获得给定发射波束矢量时的和速率最大化的发射功率。相比于现有和速率最大化多点协作波束成型方法,所提方法计算复杂度低,而且所提方法所得的和速率很逼近穷举方法搜索到的最优和速率。

    SDMA系统中SM用户接收多用户MIMO数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4437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00673.5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DMA系统中SM用户接收多用户MIMO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M用户在向接入点发送其处于SM功率节省状态的SM功率控制帧的同时,将其在SM状态时开启的接收链路编号反馈给接入点,接入点依据用户启用的接收链路编号对应的信道信息设计多用户预编码矩阵,然后发送包含此用户数据的多用户MIMO数据,SM用户利用其开启的接收链路解调出其需要的数据。此种方法可以获得多用户MIMO增益,提升系统吞吐量,提升了SDMA系统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