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尘空气处理器及空气滤尘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4602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10302247.8

    申请日:2009-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滤尘空气处理器:包括塔体、集水盆、填料、喷淋水系统和收水器,其特征在于:筒形塔体的底部安装有一个集水盆,集水盆出水口开在外壁的切线方向,出水口下方是除尘板,除尘板下方有沉降腔,沉降腔底部有排污管;筒形塔体的上方连接小于塔径的小筒体,小筒体的内部下方安装有收水器,收水器上方是轴流风机。非常有益的是,解决了过滤空气中水分含量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水效率高的螺旋除水方法和装置;解决了喷淋水尘水分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螺旋除尘的方法和装置,减少了喷淋水的使用量,同时有效降低了水滴冲击液面的噪音。

    横流式冷却塔塑料填料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9645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10126294.8

    申请日:2006-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横流式冷却塔塑料填料。单片淋水片由辅助区和冷却区组成,冷却区的截面设有不同的二级波纹,冷却区的主波纹成正弦波纹,冷却区的正弦波面上设有“V”形次波纹,在“V”波面上设有斜波。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不易阻塞等特点,尤其是为散热效率高,填料强度好,热力性能和阻力性能都较好。

    横流式冷却塔塑料填料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3599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610126294.8

    申请日:2006-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横流式冷却塔塑料填料。单片淋水片由辅助区和冷却区组成,冷却区的截面设有不同的二级波纹。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不易阻塞等特点,尤其是为散热效率高,填料强度好,热力性能和阻力性能都较好。

    新型变流量逆流冷却塔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4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01114.4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冷却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新型变流量逆流冷却塔,其包括塔体,塔体内位于填料的上方设置有多根大流量喷淋管和多根小流量喷淋管,每根大流量喷淋管水平方向两侧各紧贴一根小流量喷淋管,且小流量喷淋管与大流量喷淋管相互平行,形成子母管,子母管下部有两个安装在大流量喷淋管与小流量喷淋管之间的导风板以减小风阻,小流量喷淋管连接有上水分管,大流量喷淋管连接有上水主管,上水分管从上水主管上分支而出,上水主管位于上水分管的上游安装有压力继电器,上水分管上装有管道加压泵,上水主管与上水分管上分别有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本申请解决了逆流式冷却塔在小流量工况下循环水洒水不均匀的问题。

    一种冷却塔变流量多塔均匀进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30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93438.0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塔变流量多塔均匀进水系统及方法,其包括进水主管、多个进水支管、多个冷却塔以及多个电动步进调节阀,塔群的进水主管接收待冷却的循环水,每个进水支管一端与进水主管相连,另一端与每个冷却塔连通,每个电动步进调节阀安装于每个进水支管上,每个进水支管上安装有检测件,检测件连接有基准压力源,基准压力源为系统提供基准压力,检测件电连接有控制器,检测件测量各进水支管电动步进调节阀下游压力与基准压力源之间的压差并输出压差信号,控制器接收压差信号,控制电动步进调节阀,将多个进水支管的进水压力调节至相等,以实现总流量变化时多塔始终均匀进水。

    串级式间接蒸发冷凝冷却器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08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35621.6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串级式间接蒸发冷凝冷却器,基本构型为两级间接蒸发冷串联,首级的冲击翅板间接蒸发冷却式冷风器用来预冷环境空气,翅板上的冲击翅强化传热效果好,冷风器的冷流道淋水过风直接蒸发成为冷源,相邻热流道的环境空气间接吸收蒸发产冷量,等湿冷却,湿球温度降低成为预冷风,然后横向流出冷风器,自下而上进入主冷器,即末级的管束间接蒸发冷凝(冷却)器,以获得比环境风直接进入主冷器更好的冷凝(冷却)效果。管束间接蒸发主冷器若用于冷凝蒸汽,则蒸汽下行;若用于冷却无相变的热流体,则热流体上行。吸热升温后的喷淋水落入下方填料,向冷风蒸发放热,温度降低,再泵送至喷淋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