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0018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127994.7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顾低温腐蚀与余热利用的烟气综合节能减排系统,烟气管道内,烟气经由SCR催化剂层依次进入空气预热器及除尘器,SCR催化剂层前的水平烟道内设有喷嘴系统,喷嘴系统与碳酸钠溶液供给系统相连;SCR催化剂层后侧与除尘器前侧之间通过旁路烟道连接,旁路烟道内设有换热器,烟气出SCR催化剂层后,大部分烟气经由主烟道进入空气预热器,剩余的小部分烟气进入旁路烟道经由换热器降温,出旁路烟道的烟气与出空气预热器的烟气混合后进入除尘器;除尘器之后的烟道内设有低温省煤器,低温省煤器与前置暖风器相连。本系统可降低锅炉尾部受热面结垢堵塞和低温腐蚀现象,提高烟气余热的利用效率,实现烟气综合节能减排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6981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70727.6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壁温在线检测方法,根据垂直水冷壁结构参数和机组运行参数信息,通过分段计算及数据拟合的方法计算垂直水冷壁壁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壁温在线检测系统,由计算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站点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厂级监控装置组成,Web站点服务器和客户端浏览器连接,数据库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连接,数据库服务器访问厂级监控装置,实现与锅炉DCS系统连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可有效避免垂直水冷壁部分管段的长期超温运行,延长垂直水冷壁的使用寿命,提高锅炉的安全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5391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20895.2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2D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脱硝设备全程投运的脱硝换热可调式省煤器系统,包括原给水管路、下降管、省煤器和省煤器出口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省煤器的蛇形管组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蛇形管组之间连接一个中间集箱,在中间集箱和原给水管路之间设有一条旁路,这条旁路与原给水管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本发明通过省煤器分级的方式改变实际进入下部省煤器的给水流量,通过对流量调节系统的控制,改变省煤器的吸热量,达到调节入口烟气温度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58894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422901.6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锅炉受热面氧化皮状态综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步骤1、每间隔一时间段读取一次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在线监测数据并在线计算氧化皮厚度;步骤2、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依据该模型对每个测点的氧化皮状态进行模糊综合评估,将结果实时显示和/或保存至本地数据库中。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氧化皮综合状态的快速在线实时评估最终实现在线监视与控制,通过综合评估结果可以直观的掌握高温受热面管内氧化状况,为运行人员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了切实依据,保证了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在服役期内安全运行,达到了延长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0527.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F23N5/00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因子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燃煤锅炉的当前运行数据,从数据集中确定目标数据子集,数据集包括若干个数据子集,每个运行数据均包括锅炉效率和至少两个运行因子;根据当前运行数据的锅炉效率和目标数据子集的对标运行数据的锅炉效率,计算效率偏差;若效率偏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获取目标数据子集对应的效率预测模型,并根据目标数据子集对应的效率预测模型分别确定当前运行数据的每个运行因子对燃煤锅炉的效率影响参数;根据效率影响参数,确定分析因子。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准确、快速地确定出对燃煤锅炉的锅炉效率影响程度较大的运行因子,为优化燃煤锅炉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45139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74221.3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热解耦合燃煤机组发电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燃煤机组单元和生物质热解单元,前者包括燃煤锅炉、省煤器、气体预热器、气固分离器和汽轮机,后者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质储料设备、干燥设备和热解炉;所述省煤器的烟气出入口与热解炉相连,再返回到气体预热器的入口,热解炉的出口与燃煤锅炉相连,气体预热器的烟气出入口与干燥设备相连,再返回到烟气管路。本发明通过生物质热解和燃煤机组单元的耦合,将热解产物通入燃煤锅炉燃烧生产蒸汽,还将不同阶段烟气采出作为生物质不同阶段的热源,实现系统内热量梯级利用,并得到高品质生物炭,生物质综合利用效率高;所述装置结构改进简单,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645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5363.1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协同处置污泥发电系统,包括:燃煤在线称重仪设置在燃煤运送装置上,控制器用于控制燃煤在线称重仪检测燃煤的上料量并通过燃煤运送装置将第一目标上料量的燃煤运送至燃煤锅炉内部,燃煤的第一目标上料量根据燃煤的第一含水率确定;污泥在线称重仪设置在污泥运送装置上,控制器用于控制污泥在线称重仪检测污泥的上料量,并通过污泥运送装置将第二目标上料量的污泥运送至燃煤锅炉内部,污泥的第二目标上料量根据污泥的第二含水率、燃煤的第一含水率和燃煤的第一目标上料量确定;燃煤锅炉用于掺烧污泥和燃煤,发电装置与燃煤锅炉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可以可靠计量污泥的第二含水率,实现污泥大比例安全掺烧。
-
公开(公告)号:CN1119920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07355.X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燃煤机组烟气的补充型资源化协同控制系统,包括烟道、臭氧供应单元、设置在烟道中且与臭氧供应单元相连的臭氧喷嘴、补充洗涤塔、具有液氨溶液箱的液氨溶液供应单元、设置在补充洗涤塔内且与液氨溶液箱相连的液氨喷嘴、以及副产物回收单元,副产物回收单元包括风机、设置在液氨溶液箱内的补充加氧管道、输送泵、以及干燥器。本申请能够高效脱除燃煤机组尾部烟气中残余的SOx和NOx,补充燃煤机组脱硫脱硝除尘净化,达到进一步烟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目的;采用氧化脱硝,而氧化脱硝反应对温度没有明显的要求,实现低温脱硝,故本申请对系统温度适应性强;脱硫脱硝后得到的副产物可做氨肥回收利用,实现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的协同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092503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21172.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喷水减温蒸汽供热系统,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喷水减温器、表面式减温水加热器、加热抽汽管、减温水进水管、减温水出水管、供热抽汽管、对外供热管和回汽管。在常规火力发电机组抽汽供热的基础上增加喷水预加热系统;增加的表面式减温水加热器利用机组抽汽将减温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减温水再利用喷水减温器对供热抽汽进行调温再对外供热。本发明减温蒸汽供热系统结构合理,系统可靠,锅炉综合运行效率高,调节灵活,能级梯度利用更为合理,节能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0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21171.1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热蒸汽联合中排蒸汽加热给水供热系统,包括纯凝汽轮火力发电机组和组合式供热系统;纯凝汽轮火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高压加热器、除氧器、低压加热器、凝汽器、给水前置泵、汽动给水泵;组合式供热系统主要包括一级表面式给水加热器、蒸汽发生器、二级表面式蒸汽加热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热蒸汽联合中排蒸汽加热给水供热方法。本发明利用了中排蒸汽的过热度,机组排汽量更小,冷端损失更小,机组效率更高,能级梯度利用更为合理;利用蒸发器代替直接喷水换热,供热参数更稳定,波动小。系统结构合理,系统可靠,负荷适应性好,主机安全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