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768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77466.8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侧弯矫形装置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器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提供躯干和脊椎骨三维模型;构建脊柱侧弯矫形器本体;构建第一凹侧端椎突出区域和第一端椎压力释放区域;构建第二凹侧端椎突出区域和第二端椎压力释放区域;构建凸侧顶椎突出区域和顶椎压力释放区域。本发明构建获得的脊柱侧弯矫形器既能个性化贴合患者皮肤表面,又能根据治疗情况随时调整矫形力度大小及方向,可以根据时间及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动态矫形,纠正施力位置,避免过度矫形及频繁更换矫形器,分区域设计还可以更具针对性的矫正椎体不同节段的畸形,通过动态的脊柱侧弯矫形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462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77464.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侧弯矫形器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脊柱侧弯矫形器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提供躯干和脊椎骨三维模型;构建背侧固定部;构建左侧贴合部;构建右侧贴合部;构建第一凹侧端椎突出区域和第一端椎压力释放区域;构建第二凹侧端椎突出区域和第二端椎压力释放区域;构建凸侧顶椎突出区域和顶椎压力释放区域。本发明所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器可以更好的贴合患者皮肤表面,达到较好的矫形效果,既能个性化贴合患者皮肤表面,又能根据治疗情况随时调整矫形力度大小及方向,可以根据时间及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动态矫形,纠正施力位置,避免过度矫形及频繁更换矫形器,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0786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82039.X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3D打印踝足矫形器。包括:踝足矫形器本体、电刺激装置、及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踝足矫形器本体由小腿支撑部、踝足固定部、及足托组成;所述小腿支撑部内侧上端对应人体腓总神经处设有预留位置,以放置所述电刺激装置;所述足托的足跟处内置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配设有数据线以供与所述电刺激装置进行连接。本申请能够达到了预防与矫正畸形,改善下肢异常步态,提高步行效率,又可加快局部血液循坏,预防肌肉缺血性萎缩,大大降低诱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19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1065703.2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节软骨疾病诊断系统。包括用于探入待检样本的红外纤维探针、固定于所述的红外纤维探针上的微型控压器、与所述红外纤维探针连接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以及与所述的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连接的自动判别模块。可随时随地在体或离体地对患者髋、膝、踝、肩、肘、腕、骶髂等关节的软骨疾病状态以近乎无创的形式进行自动化的诊断、分型和分期。并且还可以随时随地在体或离体地对再生修复软骨的修复状态以近乎无创的形式进行自动化的诊断、分型和分期。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59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32826.0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N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神经电刺激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经皮神经电刺激器,该便携式经皮神经电刺激器,在使用时将导电水凝胶贴构成的定位填充件贴附与人体目标部位,然后将单片机使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然后通过单片机发送升压信号驱动三极管不断地导通、闭合,给电容充电。单片机发送的控制信号驱动刺激释放电路中的三极管导通,释放刺激电流至由银浆薄膜构成的电极贴;采用将银浆薄膜的电极贴贴附在导电水凝胶的定位填充件的背面,使得电刺激通过由导电水凝胶构成的定位填充件作用于人体,采用将电极贴与电刺激器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89035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124380.X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B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0467 , A61B17/04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穿线的关节镜手术剪线器,所述剪线器包括功能区、内芯、套筒、连杆、轴、手柄和开关,所述功能区与内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芯设置在套筒中间;所述内芯通过连杆与移动手柄相连接,所述内芯在移动手柄的牵引下与套筒做相对运动;所述移动手柄和固定手柄通过手柄轴转动连接;所述功能区包括压线面、开口、置线槽、开口槽。本发明能够在关节镜手术剪线操作中极大地提高剪线操作的效率:在关节镜手术剪线操作前,操作者可以高效又安全地将铆钉线置入剪线器,避免了繁琐的穿线操作,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极大提高关节镜手术的效率,减少患者在全麻术中的等待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3064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1938.3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3B23/1209 , A61H1/0274 , A61H2201/1207 , A61H2201/165 , A61H2205/06 , A63B2220/24 , B25J9/0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肢外骨骼康复臂,包括肘关节运动模块、上臂调节模块、肩关节运动模块和高度调节模块,所述肘关节运动模块和上臂调节模块相连,所述肩关节运动模块分别连接上臂调节模块和高度调节模块;所述肩关节运动模块包括L型转动件、摆动驱动件、屈伸驱动件;所述L型转动件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所述摆动驱动件设置在第一直角板上,所述摆动驱动件驱动上臂调节模块,所述屈伸驱动件设置在第二直角板上,所述屈伸驱动件驱动L型转动件绕第二直角板转动。本发明各个关节运动自由度与人体关节运动自由度基本保持了同轴,仿生设计增强了机器的舒适性和可靠性,更有益于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
-
公开(公告)号:CN102204860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78620.0
申请日:2011-06-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G13/02
Abstract: 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多功能轮式移动升降关节镜训练台,包括:可活动支架、升降机构、操作平台、支撑塔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升降机构设置于可活动支架上,操作平台设置于升降机构上,支撑塔机构垂直设置于操作平台上,夹持机构穿过支撑塔机构上部并与支撑塔机构固定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调节方便、可以升降、便于移动,适用于膝、肩、踝、肘、髋关节等几乎全身主要关节的关节镜训练。
-
公开(公告)号:CN11619812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309559.1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9C64/209 , B29C64/393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原位修复的静电辅助型生物3D打印枪,包括枪体;枪体内设置有:存储装置,用于储存生物打印材料,并通过连通装置外接充气装置构成气动回路;温度调节单元,用于采集存储装置的温度信号并进行温度调节;气压调节单元,用于分别采集存储装置和连通装置的气压信号并分别调节对应气压;流速调节单元,设于枪体的枪头部位,用于采集生物打印材料的流量信号并进行流速调节;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并控制温度调节单元、气压调节单元及流速调节单元;控制单元基于温度、气压及流量信号控制3D打印枪进行原位打印。本申请通过设置温度调节单元以保证生物打印材料所需的恒温环境,并结合静电纺丝以实现对生物打印材料的精细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39304.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F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肩关节外展角度可调的固定支具,包括通过调节旋钮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包括腰部支撑架和腰托板;腰托板上设有伸缩限位器并滑动设置有限位块;腰部支撑架连接于限位块上;第二支撑部包括腋下支撑板、肘部支撑架、前臂支撑架、前臂托板和上臂托板;腋下支撑板设有一对;肘部支撑架设有一对,且肘部支撑架与腋下支撑板活动连接;肘部支撑架远离腋下支撑板的一端相交,且相交处还通过调节旋钮与前臂支撑架活动连接;前臂托板连接于前臂支撑架上,上臂托板连接于腋下支撑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肩关节外展固定支具存在受力集中、透气性差、稳定性差、笨重繁琐等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