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1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55146.0
申请日:2023-07-28
IPC: G06F16/11 , G06F16/172 , G06F16/18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文件管理方法及系统,可应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存储节点获取第一文件、第一标识号集合和第二标识号,其中,所述第一存储节点为所述第一存储节点环中的任意一个存储节点,所述第一标识号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文件的任意部分属性的标识号和全部属性的标识号,所述第二标识号为所述第一属性的标识号,所述第一文件和所述第一文件的属性均携带于用户的存储请求;所述第一存储节点在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号集合中存在所述第二标识号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文件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节点环中的第一目标存储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存储节点的标识号与所述第一文件的全部属性的标识号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846713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689237.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9/48 , G06F9/54 , G06F12/02 , G06F12/122 , G06F12/123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语言模型稀疏推理的计算与存储方法、系统与装置,包括:步骤S1:根据大语言模型推理的计算图,将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计算过程划分为多个细粒度的计算任务;步骤S2:编排大语言模型参数的存储格式;步骤S3:缓存大语言模型的参数,并且发出I/O请求,将对应的模型参数读入至内存;步骤S4:使用计算队列和I/O队列分别记录大语言模型参数已在缓存的计算任务、未在缓存的计算任务;执行计算队列中的计算任务;步骤S5:将完成的计算任务,从计算队列移除。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语言模型稀疏推理的计算与存储框架,该框架通过协同计算与存储加载的过程,最大化设备处理器和存储传输的利用率,提高了大语言模型的推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71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638160.2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平头哥(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的内存访问权限的确定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应用于输入输出物理内存保护IOPMP单元,可以包括:获取设备的内存访问请求,且确定设备在IOPMP单元中匹配的至少一IOPMP条目,其中,内存访问请求用于使设备请求访问IOPMP单元对应的内存地址中存储的数据,IOPMP条目用于表示IOPMP单元的数据结构;将内存访问请求,在至少一IOPMP条目中进行验证,得到至少一验证结果,其中,验证结果用于表示设备在对应的IOPMP条目中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基于验证结果,生成内存访问请求对应的访问权限结果,其中,访问权限结果用于表示是否允许设备访问内存地址中存储的数据。本申请解决了无法有效确定设备的内存访问权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06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678455.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6/901 , G06F16/903 , G06F16/9032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大规模时序RDF图数据的查询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采用键‑值存储方式将五元组格式的时序RDF图数据均匀地加载和存储到多台机器的内存中;步骤S2:在每台机器上创建若干个客户端线程和若干个工作线程;步骤S3:客户端线程接收用户的查询请求,并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查询请求发送至相应机器的工作线程;步骤S4:工作线程执行查询任务得到最终查询结果;步骤S5:工作线程将查询结果返回至客户端线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8607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515138.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6/22 , G06F16/2455 , G06F16/28 , G06F16/24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结构索引的关系型数据连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一种能够保存关系型数据之间关系的图结构索引,通过这种图结构索引进行匹配数据的筛选以及数据的定位,完成连接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减少连接操作筛选过程中的复杂操作和数据读取,提升连接操作性能,同时图结构索引的使用开销和构建开销相比现有连接方法中的索引有所减少。本发明基于图结构索引的连接方法,相比原来的索引结构,更能表达数据之间的关系,提高连接过程中筛选效率,减少无用数据的读取,达到服务高效的目的;在图结构索引使用过程中,相比树状索引和哈希索引避免复杂的计算操作,只需要对图结构索引进行读取,额外的时间成本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132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36024.0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序超图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方法及系统,所述时序超图中包含顶点和时序超边,所述时序超边为连接任意数量顶点且具有类型和有效时间区间标注的边,所述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时序超边的原始数据,包括时序超边在所述时序超图中连接的顶点、时序超边类型和有效时间区间;为各顶点、时序超边和时序超边类型编号;依据所述时序超边的原始数据构造键值对和时序超边元数据;将所述键值对逐一存入分布式键值存储中;将所述时序超边元数据分别按照有效时间区间的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升序排序后,分别存入时序超边元数据存储一和时序超边元数据存储二。
-
公开(公告)号:CN111949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0767635.X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图形处理器的可信执行环境构建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根据GPU可信执行环境创建控制信息,创建GPU可信执行环境创建,获取GPU可信执行环境创建控制信息;步骤S2:根据GPU提交控制信息、GPU执行任务控制信息,进行GPU提交和执行任务,获取GPU提交和执行任务结果信息;根据GPU检查控制信息、GPU启动控制信息,进行GPU任务在可信执行环境中检查和启动,获取GPU提交和执行任务结果信息;步骤S3:获取面向图形处理器的可信执行环境构建结果信息。本发明利用IOMMU的虚拟化支持,为不同GPU进程分配不同的PASID,从而实现每个GPU可信执行环境间的内存隔离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632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62595.3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可信执行环境的虚拟机错误恢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在应用正常运行过程中收集应用的系统调用的参数和返回值,并将其整理为系统调用日志的形式,日志中仅包含会修改状态的系统调用。然后虚拟机监视器通过使用心跳包探测的方式监控虚拟机是否正常运行。如果虚拟机监视器发现在一定时间内虚拟机没有响应心跳包探测,则认为虚拟机的执行出现了异常,并立即启动错误恢复过程。在错误恢复过程中,运行在可信执行环境内的恢复模块和虚拟机监视器协同工作,通过重放日志的方式,将新的虚拟机重构为与应用一致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安全、高效、成功率高和易于部署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92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67289.5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递加密内存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发起方建立和接收方的通信信道;设定共同的密钥,作为完整性保护树的根密钥;发起方将数据大小告知接收方,接收方分配接收缓存;发起方将数据对应的完整性保护树的状态设置为只读并设置根密钥,接收方将接收缓存对应完整性保护树的状态设置为等待并设置相同的根密钥;发起方将完整性保护树的根节点用密钥加密后传递给接收方;发起方将加密内存和所有的完整性保护树的中间节点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收到所有数据后,返回ACK信号给发起方。本发明提出并设计实现了高效的远端加密内存传递方式,减少了冗余的软件加密,从而极大的提升了加密数据传递的效率,减少了一次传输所需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77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456182.9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ISC‑V指令架构的物理内存隔离方法,是一种在RISC‑V指令架构现有的Machine mode可配置的物理内存隔离技术PMP的基础之上,增加了Supervisor mode可配置的物理内存隔离技术sPMP;所述物理内存隔离技术sPMP:依赖于只有Machine mode程序和Supervisor mode程序可以读写的几组sPMP寄存器。本发明突破了现有基于PMP寄存器组的TEE系统的安全应用数量的限制,并且能够提供高效安全应用启动,高效安全应用间通信,细粒度安全应用内存资源分配等特性。本系统对于现有TEE设计在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上均有极大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