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0430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80076212.7

    申请日:2012-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7/00 F25B40/04 F25B41/043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冻装置具备高温侧制冷剂回路(A)、低温侧制冷剂回路(B)、级联冷凝件(13)和送风机;该高温侧制冷剂回路(A)依次用配管连接高温侧压缩机(1)、高温侧冷凝器(2)、高温侧膨胀阀(3)及高温侧蒸发器4,制冷剂在其中循环;该低温侧制冷剂回路(B)依次用配管连接低温侧压缩机(7)、中间冷却器(8)、低温侧冷凝器(9)、低温侧膨胀阀(16)及低温侧蒸发器17,制冷剂在其中循环;该级联冷凝件(13)由高温侧蒸发器(4)和低温侧冷凝器(9)构成,流过高温侧蒸发器(4)的制冷剂与流过低温侧冷凝器(9)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该送风机向高温侧冷凝器(2)及中间冷却器(8)供给空气;高温侧冷凝器(2)的至少一部分及中间冷却器(8)由传热翅片(42)被一体化的一体型的热交换器构成。

    冷冻装置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576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80071900.X

    申请日:2011-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冷冻装置,备有高温侧循环回路(10)、低温侧循环回路(20)、级联冷凝器(30)和控制机构(40)。高温侧循环回路(10)用配管把排出能力可变、排出碳双重键合分子构造的高温侧制冷剂的高温侧压缩机(11)、高温侧冷凝器(12)、高温侧节流装置(13)、和高温侧蒸发器(14)连接起来,形成为使高温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低温侧循环回路(20)用配管把排出含二氧化碳的低温制冷剂的低温侧压缩机(21)、低温侧冷凝器(22)、低温侧节流装置(23)和低温侧蒸发器(24)连接起来,形成为使低温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级联冷凝器(30)由高温侧蒸发器(14)和低温侧冷凝器(22)构成,进行高温侧制冷剂与低温侧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控制机构(40)根据压力检测机构的检测压力,控制高温蒸发器(14)中的高温侧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使得高温侧循环回路内的压力相对于回路外的压力不成为负压。

    二元制冷装置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15641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772061.0

    申请日:2013-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二元制冷装置具有:高元制冷循环,其通过配管连接高元侧压缩机、高元侧冷凝器、高元侧节流装置及高元侧蒸发器,而使制冷剂循环;低元制冷循环,其通过配管串联地连接低元侧压缩机、辅助散热器、低元侧冷凝器、低元侧节流装置及低元侧蒸发器,而使制冷剂循环;级联冷凝器(C),其具有高元侧蒸发器及低元侧冷凝器,并进行在高元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和在低元制冷循环中流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控制装置构成为将二元运转和单段运转切换到这些运转中的COP高的一方来运转,二元运转使高元制冷循环及低元制冷循环双方运转,单段运转使高元制冷循环停止,使低元制冷循环运转。低元制冷循环和高元制冷循环所使用的制冷剂相互不同。

    制冷循环装置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55994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90001366.4

    申请日:2014-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7/00 F25B2700/2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循环装置,为了维持制冷循环的压力低下,不需要高元侧制冷循环的冷却能力,并且不需要蓄热槽等高成本设备,而同时实现节能性与经济性。双制冷循环构成为利用低元侧冷凝器与高元侧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当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辅助散热器(15))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源的热源温度、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低元侧蒸发器(14))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利用侧热源的利用温度的任一个比规定温度低时,促进比规定温度低的温度侧的热交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