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48375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32375.2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级粒子和包括该二级粒子的锂电池,其中所述二级粒子包括多个初级粒子,且每个所述初级粒子包含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的n个多环纳米片。所述多环纳米片包括六个碳原子相互连接的六边形环,其中第一碳和第二碳在它们之间具有距离L1。L2为第三碳和第四碳之间的距离,且排列多环纳米片使L1≥L2。所述二级粒子在锂电池中用作负极活性材料,且所述二级粒子包含孔,从而使锂离子有效地嵌入二级粒子和从二级粒子解嵌以提供改善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399144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212974.0
申请日:2008-09-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304 , H01J1/316 , H01J9/025 , H01J29/467 , H01J63/02 , H01J2201/30453 , H01J2201/316 , H01J2203/0236 , H01J2329/0444 , H01J2329/0486 , H01J2329/46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子发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发光设备。该电子发射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在基板上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分隔;第二电极,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之间交错,并且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电子发射器和第二电子发射器分别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侧表面上。在第一电子发射器和第二电子发射器之间形成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1181990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67147.X
申请日:2007-10-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俄罗斯科学院洛菲物理技术协会
Inventor: 金润珍 , 张东植 , 金载明 , 文希诚 , 加布杜林·P·加里福维科 , 戴维多夫·S·尼科莱维科 , 科拉布利夫·V·瓦西利维科 , 克拉夫奇克·A·埃菲莫维科 , 索科洛夫·V·瓦西利维科 , 库库什基纳·Y·亚历山德罗夫纳 , 特雷什琴科·G·费多罗维科
Abstract: 提供了得自碳化物的碳,其通过热化学反应碳化物化合物和含卤族元素的气体并提取除了碳原子之外的碳化物化合物的全部原子制备,其中当使用拉曼峰分析法分析该得自碳化物的碳时,在1590cm-1的石墨G波段与在1350cm-1的无序引发的D波段的强度比为0.3至5,其中该得自碳化物的碳的BET表面积是1000m2/g或更大,其中当使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该得自碳化物的碳时,在2θ=25°观察到石墨(002)面的弱峰或宽单峰,以及其中当使用电子显微法分析该得自碳化物的碳时,得自碳化物的碳的电子衍射图是代表无定形碳的晕图案。该发射体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长寿命。可以使用比用于生产常规碳纳米管的方法更廉价的方法制备发射体。
-
公开(公告)号:CN1670112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510050918.8
申请日:2005-01-1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82Y10/00 , C08K3/04 , C08K3/041 , C08K3/045 , C08K2201/011 , H01J1/304 , H01J2201/30446 , H01J2201/30469 , C08L3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电子发射装置中电子发射源的组合物,以及由其制备的电子发射源。该组合物包括有机粘合剂树脂、碳基材料、溶剂和硅烷基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形成电子发射源的光敏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有机粘合剂树脂、碳基材料、溶剂、选自光敏单体、光敏齐聚体和光敏聚合物的光敏组分、光引发剂和通式R′-SiR3所示的硅烷基化合物,其中R选自烷氧基、烷基、氯、氟和溴,并且R′选自乙烯基、环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氨基、巯基和2-(3,4-环氧环己基)乙基。该组合物具有强粘合力,由此能够增加有效辐射面积,并提高电子发射装置的电子发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202740.5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包括Si纳米颗粒和非晶碳,具有约0.7或更大的球形度(长径比)和10m2/g或更小的BET比表面积。
-
-
-
公开(公告)号:CN103199222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210510212.5
申请日:2012-12-0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制备该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及包括该负极活性材料的可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SiOx(0.5≤x≤1.5)复合物和SiCy(0.5≤y≤1.5)复合物,SiOx(0.5≤x≤1.5)复合物包括结晶Si,SiCy(0.5≤y≤1.5)复合物包括结晶碳。该负极活性材料可以用在可充电锂电池中,以实现高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479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116880.X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活性材料、含其的负极和锂电池、及该材料的制法。在一个方面中,提供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可包括核,其包括具有约0.35nm或更大的点阵间距d002的基于结晶碳的材料和基于钛的氧化物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3107335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210375760.1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负极活性物质和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电池。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一次粒子,所述一次粒子各自包括:结晶碳质核,该结晶碳质核具有其上设置基于硅的纳米线的表面;和无定形碳质包覆层,其包覆在所述结晶碳质核上以使所述基于硅的纳米线的至少一部分不暴露。由于包括所述一次粒子,膨胀比是受控的和提供导电性,且因此,形成的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电池可具有改善的充电-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