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09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220653.5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极、包括该电极的锂电池以及电极制造方法,该电极包括:电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电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电极集流体,在电极活性物质层的一个表面上或者在电极活性物质层的两个表面之间;以及中间层,定位在电极活性物质层与电极集流体之间,其中,电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电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电极活性物质并且接触中间层;以及第二电极活性物质层,布置在第一电极活性物质层上并且包括第二电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765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651386.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4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极、包括该电极的锂电池以及制造该电极的方法。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电极活性物质和粘合剂;电极集流体,设置在电极活性物质层的一个表面上或在电极活性物质层的相对的表面之间;以及中间层,设置在电极活性物质层与电极集流体之间,其中,当通过表面和界面切割分析系统(SAICAS)测量电极活性物质层时,相对于电极活性物质层的总厚度,距电极活性物质层的背离电极集流体的表面5%的第一点与距电极集流体的表面5%的第二点之间的竖直相对力(FVR)的变化率为300%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024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780073797.X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包括:基板;和形成在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包含石墨的活性物质层,其中,在活性物质层中,相对邻近于基板的内层和相对远离基板的表面层具有由下式1定义的发散度(DD),并且表面层的DD值是内层的DD值的6%至50%。[式1]DD(发散度)=(Ia/I总)×100(在式1中,Ia是用CuKα线测量XRD时,在非平面角处出现的峰强度的总和,并且I总是用CuKα线测量XRD时,在各角处出现的峰强度的总和)。
-
公开(公告)号:CN1137113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80030569.6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包括集流体以及形成在集流体上并且包括碳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三个层或更多个层的多层结构,并且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至少一个层是发散度(DD)为19或更大的取向层,DD由下式1定义:[式1]发散度(DD)=(Ia/I总)×100(在式1中,Ia是使用CuKα射线通过XRD测量的非平面角度处的峰强度的总和,I总是使用CuKα射线通过XRD测量的所有角度处的峰强度的总和)。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3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303137.7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包括集电器以及设置在集电器上并包括碳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由等式1定义的DD(发散度)值大于或等于约24且电极密度为约1.0g/cc至约1.5g/cc。[等式1]DD(发散度)=(Ia/I总)*100在等式1中,Ia为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RD测量的非平面角处的峰值强度的总和,以及I总为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RD测量的全部角处的峰值强度的总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