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装置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68552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10120475.5

    申请日:2005-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各自发光色不同的多个LED的LED装置,即可以用简单的结构驱动的LED装置。在LED装置(10)中具有:一端相互连接、各自发光色不同的LED(1B、1G、1R),以及各自的一端连接到各LED的另一端,另一端相互连接的MOS晶体管(2B、2G、2R)。MOS晶体管(2B、2G、2R)构成电流镜电路。从外部提供的驱动电流以对应于各MOS晶体管的尺寸的比的电流比被分配给各LED。

    半透射型液晶显示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755461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105625.5

    申请日:2005-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07 G02F1/134336 G02F1/136213 G02F1/1393

    Abstract: 一种半透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在由矩阵状设置的信号线及扫描线划分出的各个位置上具有:第1基板(11),形成有反射部和由具有缝隙(17)的像素电极(15)构成的透射部;第2基板(19),形成有滤色片(21)、共用电极(22)及突起(23、41);取向膜(24),进行了在第1、第2基板(11、19)上层压的垂直取向处理;设置在第1、第2基板间电容率各向异性为负的液晶层(25)。未向液晶层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垂直排列;向液晶层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按照前述缝隙及突起所控制的方向倾倒,并水平排列,在该半透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中,缝隙设置在透射部像素电极的中心部,突起设置在透射部像素电极的周围及反射部的中心部。

    液晶显示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2814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106332.9

    申请日:2005-09-22

    Inventor: 早野聪 岸秀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10),在分别向表里两面导出光的导光板(11)的一面配置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5),在另一面配置比上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尺寸小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0),并进行层叠,使具有和该导光板(11)几乎同样大小且具有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0)的显示面同样大小的开口(26)的薄板状的补强框架(25)介于上述导光板和上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0)之间,并用具有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对应的开口(42)的壳(40)覆盖,用上述金属板框架和壳夹住并固定上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由此,可以提供一种既保持所规定的机械强度又能实现薄型化并且使组装变得简单的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17618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480001638.1

    申请日:2004-01-29

    Abstract: 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具有规定的形状、背面侧被金属制背面外壳覆盖的液晶模块;在前述液晶模块的一侧端缘处电连接、从该侧端缘向中央部在规定的长度范围内延伸的、在其侧端附近安装有电连接器并载置于金属制背面外壳上的液晶驱动电路基板;以及,覆盖液晶驱动电路基板的金属罩,该金属罩开设有露出电连接器的大小的切口部。同时,在切口部的侧端缘上设置接地端子,在用金属罩覆盖液晶驱动电路基板时,使接地端子与设置在液晶驱动电路基板的一个面上的接地接点弹性接触。通过制成这样的结构,可以用简单的机械加工,获得在显示装置内形成稳定的接地线、消除噪音障碍的液晶显示装置。

    光盘装置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0316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10048832.7

    申请日:1997-07-28

    Abstract: 为了使信号从具有两个信号记录面的双层光盘再生,需要进行焦点转移,使物镜的调焦点迅速地从一个信号记录面移动到另一个信号记录面上。在该光盘装置中,当从拾波器(60、70)获得的聚焦误差信号(FE)的电平达到了预定的阈值(Vcomp)时,将使物镜(42)减速用的减速信号供给调节机构(47)。最好分阶段地降低减速脉冲的电压。另外,根据对聚焦误差信号(FE)微分后的微分聚焦误差信号(DFE)的最大值(DFEmax),确定减速脉冲的电压。最好与进行焦点转移的同时进行寻址。另外,根据预先测定的层间距离进行焦点转移。另外,用具有可控制的焦距的透镜(143)进行焦点转移。最好根据反射光量来识别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另外,从开始进行焦点转移算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即使未获得来自另一层的聚焦误差信号(FE)时,也会使物镜(42)向相反方向移动。

    液晶模块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17024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410094698.4

    申请日:2004-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08 G02F1/133615 G02F2201/5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以实现下述内容为课题的,即在侧光型的液晶模块中,通过简单的装置,且不对导向液晶面板的光带来任何影响地,防止遭到冲击等时候的线状光源的损坏。灯管支架(41)安装在配置在导光板(20)的侧方上的线状光源(30)的两端上,在形成该灯管支架(41)的弹性构件(42)的一部分上,形成沿着线状光源(30)的圆周的平面为凹状的凹处,并且安装环状的硬质构件(43)使其与该凹处配合。由此,该硬质构件(43)成为施加到线状光源(30)上的冲击的支撑,防止线状光源(30)的破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