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38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27499.7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福建睿斯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成龙
IPC: A61N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多室质子束流系统,属于放射治疗领域,解决了现有质子束流系统治疗终端数量较少、不够紧凑、成本高、设备复杂程度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依次设置的加速室、若干旋转束治疗室和若干固定束治疗室;加速室内设有超导等时性回旋加速器,旋转束治疗室内设有旋转束流系统,固定束治疗室内设有固定束流系统;超导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出口通过束流输运系统连接至各旋转束流系统和各固定束流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多类型多终端束流照射,形成模块化高效能的紧凑型多室质子束流系统,利用紧凑型的束流传输设计,能够减少束流输运系统上的磁铁数量和束诊元件数量,降低设备成本和建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327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466212.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金川集团镍钴有限公司
IPC: B42F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行政管理用带有防盗功能的重要机密文件储存夹,该装置包括:底座;左右两个平行设置的移动板和前后两个平行设置的挡板组成方框体,所述方框体设置于底座上;两个相互对接成一个平面的盖板,均设置于所述方框体上;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收放框,设置于所述方框体内;其中,所述移动板底部与底座上表面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与相对应的一个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与挡板之间通过锁定机构相互固定;所述方框体内设置有文件自毁机构。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的防盗文件夹在通过外力直接对储存夹进行破坏时,也可以将储存夹内部的机密文件取出进行查看,使防盗机构无法发挥作用,导致存储夹保密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9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78934.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雨水收集再利用领域,解决了折叠式雨水收集装置无法兼顾抗风阻和收集雨水功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储水箱,在储水箱上方设有导水机构,导水机构包括固定框、多个固定导水槽和多个活动导水槽,固定框倾斜设置,固定导水槽和活动导水槽间隔布置在固定框上,固定导水槽固定连接在固定框上,固定框底部设有举升机构,活动导水槽通过举升机构活动连接在固定框上。使用方法:当刮风天气来临时,电机控制螺纹杆转动,带动各推块向对应的导向块方向移动,沿导向块的斜面推动导向块向上移动,从而将活动导水槽顶起,使得活动导水槽和固定导水槽之间错开形成缝隙,风从缝隙穿过。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5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64580.3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荣 , 侯光辉 , 张阳 , 李昌林 , 张向珍 , 王俊青 , 王世涛 , 方斌 , 姚峰 , 王俊伟 , 陈耀山 , 韩莉 , 巨建龙 , 汪红增 , 赵鑫 , 任广义 , 孙富有 , 苏江妍
IPC: C25C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铝电解槽阴极区散热的方法,铝电解槽的外壁包括电解槽熔体区、阴极区、保温区、炉底板和钢棒,在铝电解槽的外壁粘附至少一层保温层,当保温层为一层时,保温层为熔盐或熔盐与保温材料的复合体;当保温层为多层时,最内层为熔盐层;所述熔盐的熔点比铝电解槽外壁的最高允许温度低5‑10℃。在铝电解槽阴极区外壁温度达到允许最高温度范围前,粘附在铝电解槽阴极区外壁的保温层会出现部分或全部熔化脱落现象。在正常状态下对电解槽保温降低电解槽阴极区散热和能耗;在异常状态侧壁温度过高时通过融化脱落增大散热量,避免铝电解槽阴极区外壁钢板温度过高,造成电解槽外壁高温失效的风险,保障电解槽安全生产,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91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376010.X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溜井拉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巷道复测;S2、探孔;S3、布孔;S4、穿孔;S5、爆破:1)、炮孔吹洗、检查;2)、雷管延期时间选取;3)、装药;4)、炮泥填塞;5)、装药量计算;6)、网络敷设装药结束后,将所有装药孔内24发雷管用组网线连接,拉设到本水平起爆电缆终端进行连接,并再次进行网络复查,组网线要求全部挂到沿脉巷道帮,确保网络安全能够正常起爆。本发明解决了以往溜井拉槽重复性打眼爆破,该方法可一次性将溜槽拉到位,进而投入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9632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1910784503.5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焦伟
IPC: B29C4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塑机机头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丝杠,所述丝杆的上端设有螺纹结构用于连接机头,所述丝杠的下端置于支架内,所述丝杠上设有铜螺母,所述铜螺母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套接在丝杠上,所述支座的上部与铜螺母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支座之间设有垫圈并通过第三螺钉连接,所述支座的下部置于所述支架内并通过第二螺钉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在更换挤塑机机头过程中,机头调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避免了机头温度高容易烫伤的问题;提高了挤塑机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02139.9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兰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具有非天然氨基酸的低毒广谱抗菌肽,其结构为GXXYYXXYYI‑NH2,其中,X为疏水氨基酸:W(D‑色氨酸),B(L‑4,4'‑联苯基丙氨酸),N(3‑(1‑萘基)‑L‑丙氨酸),Fu(4‑(三氟甲基)‑L‑苯丙氨酸);Y为带电氨基酸氨酸:O(鸟氨酸),K(D‑赖氨酸),R(D‑精氨酸);N端的G为谷氨酸(Gly),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C端的I为(Ile),能够提供一定的活性,本发明设计的肽的C端被酰胺化以保持高的净正电荷性。其抗菌试验、溶血试验和诱导耐药试验表明所述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且低毒性的优势、安全性较高。诱导耐药实验表明,本发明的抗菌肽均具有低耐药发生性特点,在制备临床抗菌药物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有希望成为新型抗生素的候选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4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31360.5
申请日:2024-08-17
Applicant: 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 甘肃金能科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防逆流装置,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电阻补偿功率调节防逆流装置系统输出功率的大小,防止逆功率产生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光伏发电在网运行,对于短时间内负荷较小且频繁波动时,能使逆变器不用改变当前输出功率,自动调节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以匹配当前负荷,减缓频繁调节功率对逆变器的冲击,提升逆变器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7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94944.1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金川集团镍钴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级硫酸镍溶液高效萃取方法,属于湿法有色冶金萃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生产电池级硫酸镍溶液萃取时存在效率低、资源浪费成本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P204和轻质白油料同步进行钠皂和镍皂处理,洗钠后与粗制硫酸镍溶液混合进行萃取得到P204萃余液;将P204负载有机相经过洗涤、反萃和洗铁后可重复使用;将C272和轻质白油料同步进行钠皂和镍皂处理,洗钠后与P204萃余液混合进行萃取得到C272萃余液;将C272萃余液除油后得到电池级硫酸镍溶液;将C272负载有机相经过洗涤、反萃和洗铁后可重复使用。本发明实现了洗镍液和萃余液的再利用,缩短了萃取工艺流程,增加了洗镍液等资源的重复再利用,减少了设备投资,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151243.5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南雄市沃太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67/03 , C07C69/675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磺酸催化ε‑己内酯接枝丙烯酸羟乙酯类化合物的方法,以芳香磺酸作为催化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在ε‑己内酯开环的同时接枝丙烯酸羟乙酯类化合物,得到产物结构通式为:#imgabs0#其中,n的取值为ε‑己内酯与丙烯酸羟乙酯类化合物的摩尔之比,R为H或C1‑C10的烷基。本发明不需要使用溶剂,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操作安全,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化生产;反应体系无需后续处理,减少了生产的废水、废料的排放,更加绿色环保;接枝产物结合了ε‑己内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类化合物的优异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