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内空气降温与调湿的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4926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110275472.4

    申请日:2011-09-16

    Inventor: 翁国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6/12 F24F2006/143 F28D21/0015

    Abstract: 一种建筑物内空气降温与调湿的装置与方法,用于建筑物内的空气调节领域,该装置包含有一送风单元、一高压空气产生单元、一低压空气产生单元与一雾化器,送风单元包含若干喷气口及与喷气口连通的一高压气室与一低压气室;高压空气产生单元连通高压气室,用以可产生高压空气而输送至高压气室;低压空气产生单元连通低压气室,用以可产生低压空气而输送至低压气室;雾化器连通高压气室,用以可将水雾化而混合于高压空气中;该方法系使喷气口喷出的气体带动周围的空气流动,再将雾化水气输送至喷气口,使喷气口可喷出混合空气的雾化水气至欲降温的空间,藉由流动的空气吹拂与雾化水气吸收空间中空气的热量,可使空间的空气自然进行热交换而降温。

    用于热交换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803886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80014335.3

    申请日:2011-02-24

    Abstract: 提供了热传递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热传递装置具有:热传递构件,该热传递构件限定热交换面,热传输介质在使用时与该热交换面接触并且热可通过该热交换面在所述热传输介质与工作介质之间传递;以及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用于容纳所述热传输介质。所述装置的主体限定第一室(11)、第二室(12)和第三室(13),该第一室(11)、第二室(12)和第三室(13)为流体可连通关系。所述主体构造成允许所述热传输介质从第二室(12)传到第一室(11)然后传到第三室(13),或者从第三室(13)传到第一室(11)然后传到第二室(12),并且在所述主体中第二室(12)被夹在或位于第一室(11)和第二室(12)之间。

    吸附式热泵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5285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80068404.4

    申请日:2010-08-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进一步提高热效率的吸附式热泵。吸附式热泵具有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用于冷凝制冷剂的蒸气的冷凝器、以及两个配置有吸附剂的吸附剂换热器。吸附剂换热器具有由入口侧歧管(31)、出口侧歧管(32)、以及多根将入口侧歧管(31)和出口侧歧管(32)之间连接起来的支管(33)形成的导热管道。在支管(33)间配置有使多张吸附剂片(24a)重叠而成的吸附部件(24)、按压板(36)、以及双金属片(37)。在再生(干燥)吸附部件(24)时温度高的载热体在支管(33)内流动,因此双金属片(37)变形而经由按压板(36)按压吸附部件(24)。由此,吸附部件(24)被压缩,从而吸附剂片(24a)彼此密集地接触,加快吸附剂片(24a)间的导热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