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45441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610100981.2
申请日:2006-08-01
IPC: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12 , F02M35/02 , F02M35/10039 , F02M35/10111 , F02M35/10222 , F02M35/10229 , F02M35/10354
Abstract: 在进气歧管的壁部(24a)的内侧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处形成有隆起部分(28)。用于导入含水蒸汽的气体的气体导入孔(26)形成在该壁部(24a)的内侧表面中除了隆起部分(28)之外的另一预定位置处。用于将缓冲罐(22)内的进气负压释放到外侧的进气负压出气孔(27)形成在该隆起部分(28)中。有导向凹槽(29)形成在隆起部分(28)的隆起表面中进气负压出气孔(27)上方的区域中,该导向凹槽(28)捕获从隆起部分(28)上方的壁部(24a)的内侧表面向下滴流的水汽,并将水汽导向到远离进气负压出气孔(27)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482926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480028741.5
申请日:2004-09-21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IPC: F02B29/08 , F02M35/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321 , F02B29/083 , F02M35/02 , F02M35/10072 , F02M35/10111 , F02M35/10249 , F02M35/10255 , F02M35/10354 , F02M35/112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组件,在该进气组件中,进气管由两个分开的进气管体(1、2)构成,具有与进气管互补的进气管段。可固定在内燃机气缸盖上的第二进气管体(2)在其进气管段上各自包括一个脉冲增压阀(3)连同所属的致动器。除了脉冲增压阀外,其控制电子装置可与进气组件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72930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130856.5
申请日:2008-08-19
Applicant: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信平隆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9 , B01D46/0005 , B01D46/0041 , B01D46/10 , B01D2277/20 , B01D2279/55 , B01D2279/60 , F02M35/02 , F02M35/162 , F16H57/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滤清器、发动机单元和跨骑式车辆,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空气平滑流动的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72)设有导入外界空气的进气口(74a)、设在进气口(74a)的相对侧上的排气口(73a)和过滤器(75)。过滤器(75)设置成从进气口(74a)侧延伸至排气口(73a)侧。构成吸入侧空气室(S1)的壳体盖(74)的侧壁部(74b)设置成,使得侧壁部(74b)和过滤器(75)之间的距离从进气口(74a)向吸入侧空气室(S1)的后部逐渐减小。构成排气侧空气室(S2)的壳体体部(73)的侧壁部(73b)设置成,使得侧壁部(73b)和过滤器(75)之间的距离向排气口(73a)逐渐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349226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10131562.4
申请日:200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平贵浩
IPC: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12 , F02M35/02 , F02M35/10222 , F02M35/10229 , F02M35/10321 , F02M35/1036 , F02M35/1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内燃机的进气装置,抑制由防水结构产生的进气通道的通道阻力增加并削减制造成本,实现凹部的小型化和结构的简单化,该防水结构用于抑制水滴进入设在进气装置上的抽负压口。进气歧管的上壳体(20)和下壳体(10)相互结合而形成进气通道。下壳体在侧壁(17)的内表面(17a)的一部分上具有凹部(50)。凹部具有开设有抽负压口(42)的深处面(53),并且在凹部的上部在沿铅直方向(A0)与上壳体对置的位置处设有朝上方敞开的敞开口(51)。上壳体具有凸部(60),所述凸部朝抽负压口延伸至比配合面(10a、20a)靠下方的位置,并且穿过敞开口(52)突出至凹部内。凸部在水平方向(A1)上位于抽负压口和内表面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434336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10059777.0
申请日:2006-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55 , F02M35/02 , F02M35/10013 , F02M35/108 , F02M35/162 , F02M69/043 , F02M69/044
Abstract: 通过简单的构成,对贯通车身车架的头管附近,并且在前整流罩前端部开口的进气管道的进气通路进行转换。本发明的进气管道构造,在发动机低速运转时,进气阀门(81)在关闭从上述进气口(83)开始的主进气通路(MR)的同时,打开从下部进气口(86)开始的副进气通路(SR),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进气阀门(81)在打开主进气通路(MR)的同时,关闭副进气通路(SR),下部进气口(86)在头管(6)前方,在前整流罩(46)内侧,向斜下后方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0387821C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410073827.1
申请日:2004-09-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网野秀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144 , F02M35/02 , F02M35/116 , F02M35/14 , F02M35/162
Abstract: 一种V型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支承构造,在包含空气滤清器的进气装置的一部分配设在一对气缸侧体之间的V型发动机中,可减少用于支承空气滤清器的部件数目,使空气滤清器的组装容易。配置在两气缸侧体(BF、BR)侧方的空气滤清器(32)由滤清器支承部支承着,该滤清器支承部一体地设在两气缸侧体(BF、BR)的气缸体(51F、51R)或气缸盖(35F、35R)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368618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410006987.4
申请日:2004-03-03
Applicant: 普瑞雷特飞尔特北美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洛特鲁·Q.·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024 , B01D29/012 , B01D29/016 , B01D39/1623 , B01D46/0001 , B01D46/10 , B01D46/521 , B01D2239/0622 , B01D2239/069 , B01D2239/10 , D04H1/56 , D04H1/72 , D04H3/03 , D04H3/07 , D04H3/16 , F02M35/02 , Y10S55/05 , Y10S264/48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一种利用熔吹方法来制造一种界定有尺寸在3微米到12微米之间的微孔的过滤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熔吹一种热塑性聚合物以形成熔吹纤维;将所述纤维收集到一种收集装置上,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具有三维型面轮廓的表面,其中至少有一个型面轮廓是可拆卸地附着在所述收集装置表面上的,并且所述型面轮廓至少具有一个褶曲;利用所述型面轮廓将所述纤维塑成所述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至少具有一个褶曲;和将所述过滤介质从所述型面轮廓上移走。上述过滤介质由热塑性聚合物制成,并且适用于内燃机的空气过滤器中。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用在上述熔吹方法中的型面轮廓,该型面轮廓将熔吹纤维塑成上述过滤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048216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580037354.2
申请日:2005-09-08
Applicant: 布莱克和戴克公司
Inventor: 马克·A·埃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6 , B01D46/0004 , B01D46/0005 , B01D46/008 , B01D46/10 , B01D2267/30 , B01D2275/205 , F02M35/02 , F04B35/06 , F04B41/02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100)包括至少部分地包围包括于压缩机(100)中的部件的护罩(108)。在护罩(108)中形成有适于接收至少两个尺寸不同具有相似几何形状的空气过滤器(112)的凹陷部(110)。本压缩机/过滤器系统可使用通常可购买到的、为不相关的设备设计但适用于压缩机(100)的过滤空气的空气过滤器(112)。在形成护罩(108)内的凹陷部(110)的围绕部分和包括于将空气增压到较高压力的压缩机泵(102)中的进口(106)之间延伸有连接部分(102)。如平板门(114)之类的固定机构可用来固定处于由泵(102)增压的被引入流体连接部分内的空气的通路上的单个空气过滤器(112)。
-
公开(公告)号:CN1908416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00981.2
申请日:2006-08-01
IPC: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12 , F02M35/02 , F02M35/10039 , F02M35/10111 , F02M35/10222 , F02M35/10229 , F02M35/10354
Abstract: 在进气歧管的壁部(24a)的内侧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处形成有隆起部分(28)。用于导入含水蒸气的气体的气体导入孔(26)形成在该壁部(24a)的内侧表面中除了隆起部分(28)之外的另一预定位置处。用于将缓冲罐(22)内的进气负压释放到外侧的进气负压出气孔(27)形成在该隆起部分(28)中。有导向凹槽(29)形成在隆起部分(28)的隆起表面中进气负压出气孔(27)上方的区域中,该导向凹槽(28)捕获从隆起部分(28)上方的壁部(24a)的内侧表面向下滴流的水汽,并将水汽导向到远离进气负压出气孔(27)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288035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410034781.2
申请日:2004-05-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2 , F01N13/005 , F01N13/085 , F01N2530/22 , F01N2590/021 , F02M35/02 , F02M35/04 , F02M35/10111 , F02M35/10144 , F02M35/168
Abstract: 一种舷外装马达,包括弹性密封盖(30),该弹性密封盖安装在底盖上,以便当封闭底盖的开口时在底盖和排气释放管(20)之间形成气密密封,排气释放管的出口部分(20a)从该开口向外伸出。密封盖包括管形密封部分(38),该管形密封部分(38)从密封盖的板状本体(31)的至少一个表面(31b)伸出。管形密封部分有环形密封唇缘(40c),该环形密封唇缘(40c)环绕排气释放管的外周表面(20b)安装。管形密封部分可相对于盖本体弹性变形,从而吸收或消除由于舷外装马达的相关部件的累积制造和装配公差而在排气释放管和底盖的开口之间产生的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