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1581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59075.8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1215 ,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流可变除磷反应器及其废水除磷方法。反应器本体从下到上顺次设有进水区、可变反应区和沉淀区,进水区下部设有排渣口、污泥斗,进水区设置进水管、曝气管和进药管,可变反应区设有控制法兰、承托分隔网、排泥口、回流口;沉淀区设有溢流口、出水管、回流管。本发明结合絮凝、吸附、过滤、结晶除磷,兼顾除磷蓄磷;各单元功能互补,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反应区可调,操作灵活多变;以生物污泥为介体,以废治废,再利用潜能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86349.1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上海世尼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20 , C02F1/5281 , C02F3/1215 , C02F2101/30 , C02F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曝气池和沉淀池叠加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气提装置、导流筒、脱气槽、絮凝反应槽、集水槽;沉淀池设置在曝气池中部,气提装置位于曝气池中,且气提装置的气提管连接脱气槽,脱气槽的另一端连接絮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的另一端连接导流筒,且导流筒设置于沉淀池中央。将气提污泥和水在接触池充分混合,再提升至曝气池中,使其变成泥水混合液;然后通过气提装置并依次通过脱气槽、絮凝反应槽、导流筒提升至沉淀池,沉淀池底部的污泥以静压方式排出,沉淀池底部的水通过集水槽排出。本发明将曝气池和沉淀池设置在一个装置中,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动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18628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03100.X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上海同济建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02 , C02F3/1215 , C02F3/12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高负荷好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罐体,好氧罐体内底部设有射流曝气器,射流曝气器一方面经由进气管通入空气,另一方面流入好氧罐体内的污水通过好氧罐体外的射流循环泵被排入射流曝气器内,由射流曝气器对好氧罐体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在好氧罐体内还设有供微生物稳定生长的填料;在好氧罐体上部沿周向布置有沉淀区罐体。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器内上端布置生物填料,下端用射流曝气器进行曝气,污泥浓度可达到6000-8000ppm,大大降低了污泥负荷,提高COD去除率;好氧池与沉淀池一体化的形式也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分体式所需的污泥回流泵与回流管道,降低操作难度以及系统故障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8242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43295.6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浙江艾摩柯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1215 , C02F3/1263 ,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半量亚硝化反应器及其方法。反应器主体由内外两个同心圆筒组成,大圆筒扣除小圆筒后的空心圆筒用作反应系统,内设四个亚硝化单元,小圆筒用作集水系统,内设集水井。每个亚硝化单元设置布水系统、反应区、分离系统。四个亚硝化单元序批操作,轮流运行,分别以虹吸管与内圆筒沟通,共用集水井。本发明将亚硝化系统分单元集成一体,便于独立操作、联合控制;反应器径高比大,占地面积小;亚硝化单元呈气升式内循环,容积效率高;采用序批操作,泥水分离简单,亚硝化进度控制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577652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85093.6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有机物快速转移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污泥预处理池、吸附凝聚池、沉淀池和再生池。将污泥置于污泥预处理池内,通过快速搅拌产生较大的剪切力,暴露污泥絮体内层具有更高聚集性能的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预处理后的污泥进入吸附凝聚池,在慢速搅拌下与污水充分混合,使污泥快速吸附污水中有机物并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污泥絮体;含有污泥絮体的混合液进入沉淀池停留,上清液经出水口流出,沉淀污泥一部分由污泥泵送入再生池,剩余污泥排出可作为资源化的材料;再生池的污泥在曝气条件下进行好氧再生,通过污泥回流泵送入污泥预处理池。与传统的吸附?再生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的污染物吸附去除率可提高20%~30%,工艺能耗可降低30%~60%,剩余污泥有机质含量提高10%~20%。
-
公开(公告)号:CN10558522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25677.7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云南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3/104 , C02F3/1215 , C02F3/1221 , C02F3/28 , C02F2209/005 , C02F2209/08 , C02F2209/14 , C02F2209/15 , C02F2209/18 , C02F22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在线控制的AAONAO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深度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该装置主要包括厌氧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快速曝气池、一级沉降池、曝气生物滤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快速曝气池、二级沉降池、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控制系统、溶解氧测定控制系统和曝气子系统。该装置基于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原理,基于在线控制技术,将厌氧释磷、污泥的二次沉降、二次反硝化吸磷、二次好氧吸磷、二次反硝化脱氮、低氧低氨氮硝化液的控制和污泥混合液回流反硝化等脱氮除磷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当进水碳氮比为6.5-14时,碳磷比大于50,在不外加有机碳源的条件下,稳定地实现对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4类以上标准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55636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71484.3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1215 , C02F3/1226 , C02F2101/16
Abstract: 一种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向废水水体中投入粉末活性炭,废水水体中粉末活性碳的加入量为10~30mg/L;②进行活性污泥法处理。本发明效果十分明显,显著降低运行成本,活性炭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使得粉末活性炭可以自行再生,减少了再生装置。有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石化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最高可达83.32%,氨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5.94%。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737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38016.8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 Y02E50/30 , Y02E50/343 , Y02W10/23 , C02F11/02 , C02F3/1215 , C02F11/04 , C02F11/12 , C02F2303/06 , C10L3/103 , C10L5/46
Abstract: 一种能源输出型污水污泥处理方法,采用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加厌氧发酵干化污泥处理方法,采取以下步骤:(1)污水进入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进入二沉池后获得含水率95.5-97%污泥进入污泥储存池,通过螺杆泵输送至厌氧发酵罐;(2)污泥在厌氧发酵罐中通过泵送压力和沼气自搅拌作用进行搅拌,不采用机械动力;(3)污泥通过厌氧发酵作用产生沼气、沼渣、沼液,沼气通过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净化处理后储存在沼气罐中;沼液直接排入调节池中,增加进水营养成分,促进微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58695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80020900.7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入江镣三
Inventor: 入江镣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0 , C02F1/5245 , C02F3/1215 , C02F3/1221 , C02F3/1263 , C02F3/1284 , C02F3/34 , C02F3/341 , C02F3/343 , C02F3/347 , C02F3/348 , C02F2101/32 , C02F2101/34 , C02F2103/06 , C02F2103/20 , C02F2103/32 , C02F2203/00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活性污泥处理微生物群的活性降低的现象并大幅提高其处理能力以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使剩余污泥减量化的方法。本发明的废水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原水(1a)进行活性污泥处理时,实施第一污泥返送工序(Va),该第一污泥返送工序(Va)是将在带曝气和搅拌的第一剩余污泥槽或污泥贮留槽(12a)中进行了曝气和搅拌的污泥返送至处理槽、分批槽或厌氧槽的工序和/或将在带曝气和搅拌的第二剩余污泥槽或浓缩污泥贮留槽(13a)中进行了曝气和搅拌的污泥返送至处理槽、分批槽或厌氧槽的工序,并且在将返送该污泥的处理槽中、分批槽中或厌氧槽中的芽孢杆菌属细菌数维持在2.0×105~22.5×105cfu/mL的同时进行活性污泥处理。藉此,具有如下所述的极优良的效果:能处理的废水量的大幅增加、剩余污泥的产生量的令人震惊的减量化、悬浮物质〔SS〕的除去率的显著增大、经曝气和贮藏的剩余污泥的离心分离所需的电量的大幅削减、排放水的水质的大幅提高、处理设备周边的恶臭产生的大幅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66384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23274.5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克存 , 杜龙弟 , 邵正宏 , 陈刚 , 李嘉平 , 刘小健 , 陈福霞 , 王薇 , 王桂芝 , 王斯晗 , 陈连谱 , 阚双 , 刘红岩 , 刘永和 , 马建英 , 郭丽娜 , 刘忠恩 , 曾化勇
IPC: C02F9/14 , C02F1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52 , C02F1/5245 , C02F1/722 , C02F3/1215 , C02F2103/38 , C02F2305/026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腈及其聚合废水的处理方法;首先,对聚合废水直接进行混凝预处理,混凝剂和絮凝剂分别为聚合氯化铝铁和聚丙烯酰胺;接着,将混凝澄清的聚合废水与丙烯腈废水混合,直接对其进行好氧生物预处理;然后,对好氧生物预处理出水进行Fenton氧化预处理,双氧水和硫酸亚铁分3~5批次投加,并对氧化出水进行中和、絮凝处理,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最后,对絮凝澄清的氧化出水进行二级生物综合处理并实现达标排放;该方法节省了混凝、好氧生物预处理pH调节用碱,同时也减少了Fenton氧化的药剂用量,降低了总处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