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流可变除磷反应器及其废水除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581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59075.8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C02F3/1215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流可变除磷反应器及其废水除磷方法。反应器本体从下到上顺次设有进水区、可变反应区和沉淀区,进水区下部设有排渣口、污泥斗,进水区设置进水管、曝气管和进药管,可变反应区设有控制法兰、承托分隔网、排泥口、回流口;沉淀区设有溢流口、出水管、回流管。本发明结合絮凝、吸附、过滤、结晶除磷,兼顾除磷蓄磷;各单元功能互补,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反应区可调,操作灵活多变;以生物污泥为介体,以废治废,再利用潜能大。

    一种曝气池和沉淀池叠加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7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86349.1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曝气池和沉淀池叠加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气提装置、导流筒、脱气槽、絮凝反应槽、集水槽;沉淀池设置在曝气池中部,气提装置位于曝气池中,且气提装置的气提管连接脱气槽,脱气槽的另一端连接絮凝反应槽,絮凝反应槽的另一端连接导流筒,且导流筒设置于沉淀池中央。将气提污泥和水在接触池充分混合,再提升至曝气池中,使其变成泥水混合液;然后通过气提装置并依次通过脱气槽、絮凝反应槽、导流筒提升至沉淀池,沉淀池底部的污泥以静压方式排出,沉淀池底部的水通过集水槽排出。本发明将曝气池和沉淀池设置在一个装置中,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动力消耗。

    一体化高负荷好氧反应器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8628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03100.X

    申请日:2016-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C02F3/02 C02F3/1215 C02F3/12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高负荷好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罐体,好氧罐体内底部设有射流曝气器,射流曝气器一方面经由进气管通入空气,另一方面流入好氧罐体内的污水通过好氧罐体外的射流循环泵被排入射流曝气器内,由射流曝气器对好氧罐体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在好氧罐体内还设有供微生物稳定生长的填料;在好氧罐体上部沿周向布置有沉淀区罐体。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器内上端布置生物填料,下端用射流曝气器进行曝气,污泥浓度可达到6000-8000ppm,大大降低了污泥负荷,提高COD去除率;好氧池与沉淀池一体化的形式也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分体式所需的污泥回流泵与回流管道,降低操作难度以及系统故障率。

    高效半量亚硝化反应器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242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43295.6

    申请日:2016-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C02F3/1215 C02F3/1263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半量亚硝化反应器及其方法。反应器主体由内外两个同心圆筒组成,大圆筒扣除小圆筒后的空心圆筒用作反应系统,内设四个亚硝化单元,小圆筒用作集水系统,内设集水井。每个亚硝化单元设置布水系统、反应区、分离系统。四个亚硝化单元序批操作,轮流运行,分别以虹吸管与内圆筒沟通,共用集水井。本发明将亚硝化系统分单元集成一体,便于独立操作、联合控制;反应器径高比大,占地面积小;亚硝化单元呈气升式内循环,容积效率高;采用序批操作,泥水分离简单,亚硝化进度控制容易。

    强化有机物快速转移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652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85093.6

    申请日:2016-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C02F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有机物快速转移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污泥预处理池、吸附凝聚池、沉淀池和再生池。将污泥置于污泥预处理池内,通过快速搅拌产生较大的剪切力,暴露污泥絮体内层具有更高聚集性能的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预处理后的污泥进入吸附凝聚池,在慢速搅拌下与污水充分混合,使污泥快速吸附污水中有机物并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污泥絮体;含有污泥絮体的混合液进入沉淀池停留,上清液经出水口流出,沉淀污泥一部分由污泥泵送入再生池,剩余污泥排出可作为资源化的材料;再生池的污泥在曝气条件下进行好氧再生,通过污泥回流泵送入污泥预处理池。与传统的吸附?再生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的污染物吸附去除率可提高20%~30%,工艺能耗可降低30%~60%,剩余污泥有机质含量提高10%~20%。

    废水处理方法、系统及污染物降解活性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8695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80020900.7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入江镣三

    Inventor: 入江镣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活性污泥处理微生物群的活性降低的现象并大幅提高其处理能力以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使剩余污泥减量化的方法。本发明的废水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原水(1a)进行活性污泥处理时,实施第一污泥返送工序(Va),该第一污泥返送工序(Va)是将在带曝气和搅拌的第一剩余污泥槽或污泥贮留槽(12a)中进行了曝气和搅拌的污泥返送至处理槽、分批槽或厌氧槽的工序和/或将在带曝气和搅拌的第二剩余污泥槽或浓缩污泥贮留槽(13a)中进行了曝气和搅拌的污泥返送至处理槽、分批槽或厌氧槽的工序,并且在将返送该污泥的处理槽中、分批槽中或厌氧槽中的芽孢杆菌属细菌数维持在2.0×105~22.5×105cfu/mL的同时进行活性污泥处理。藉此,具有如下所述的极优良的效果:能处理的废水量的大幅增加、剩余污泥的产生量的令人震惊的减量化、悬浮物质〔SS〕的除去率的显著增大、经曝气和贮藏的剩余污泥的离心分离所需的电量的大幅削减、排放水的水质的大幅提高、处理设备周边的恶臭产生的大幅减少。

Patent Agency Ranking